APP下载

如何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2022-04-21唐云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唐云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富强的精神食粮。小学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最好基地。作为中华文化精髓传承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与融合;策略

前言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一种软实力的体现,更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传和精神符号。其以儒学为中心,吸收、融合儒、道、法、墨、释等诸家的思想,蕴含着极其浓厚的哲理和人本。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智慧之光贯穿古今,思维价值观穿越时间和空间”,不仅可以为民族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更可以发挥出东方的独特魅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小学阶段,语文既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基础课,又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媒介,它把优秀的传统教育融入到小学的教学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引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意义应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唯有进行有效的融合,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精神和语文素养。

二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新事物、外来文化层出不穷,充斥着小学生的生活。在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多元环境中,民族精神、意识、文化才能健康、积极地发展。

三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要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大潮中调整了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和民族精神,成为国家发展的可靠建设者和社会进步的引路人。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结合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和融合。

二、用中华汉字去点缀中华文化,渗透中华文化

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深奥的文字,就是汉字,是中华民族一点一滴的光辉历史。通过汉字来传递和获取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被每一个人所认识和深刻。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汉字的文化色彩很浓。通过对汉字的每个单词进行知识的传授,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汉字的结构与形式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美,从而更好地把握汉字的每一个字。

例如,学“颜色”一词时,问学生们看到了什么颜色。同学们自己回答后,老师会象征性地混合绿、红、紫三色,告诉学生们颜色可以混合,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颜色。但是,作为小学生,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教材教学设施不足。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他们也感受到中国的美,坚定地走下去。

由于计算机和手机的不断升级,人们忘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学生的字体是否端正,板书是否整洁等。这都是每一位老师需要去教授的。一般的小学生,大多不接触书法。所以,我们应该安排书法进入课堂。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讲解书法,教汉字,要求每个学生在汉字书写上做到规范。

可以在每个学期给学生布置一本书法练习,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练习书法的习惯,从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的精髓,让汉字的传统文化精神感染学生,将文化与学生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汉字就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这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

三、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渗透传统文化

历史积淀着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华文明。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文化,无论何时何地,都影响着每一个中国孩子。结合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组织一些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踐中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事件、景物等,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互相交流,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好利用语文广泛而又全面的学习优势,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可增加课堂上的寓言,古诗和谚语。用寓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邀请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每一个学生的感受都不同。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激励,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基于这一点,让我们以此为本,写一则与寓言故事相关的格言,铭记于心。使同学们了解这个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和作用。积攒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生活中和身边的传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来强化传统文化力量。

古代诗歌也是我国有代表性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古诗词。作为载体,古代诗歌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财富。唯有用它,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人文景象,从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和美德,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师在讲解古诗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做到两全其美,让学生既能读古诗,又能学到传统文化。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古诗文。老师讲授这些古诗文时,应积极引导学生领悟其精华与真谛,感受其中凝聚的文化精华。透过古诗文《游子》,让学生懂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爱父母;再从《明日歌》中,让学生知道,珍惜当下每一刻,做自己想做的事。由《过零丁洋》出发,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古诗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它经常提醒我们,教导我们生活的哲学。学好古诗文,要把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四、小学语文教材为载体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语就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基础教育教材包含知识、文化和学生综合素质。为此,教师应从教材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把不同的传统文化观念渗透到学生之中。要结合中国小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文化渗透。用教材作为基本支撑,实现传统文化的良好融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习,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举例来说,《大禹治水》教学中,要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身上,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意识。明白了文字的内容,知道了大禹是远古传说中的英雄,感受了大禹不屈的意志和奉献。下节课,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历史人物,他们有这样的贡献。例如把大禹治水就和类似的无私的人联系在一起,他们被伟人的优良品质所感染,逐渐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三观。

五、创建语文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也需要教师的实践活动。良好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实践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也使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和灵活。教师组织中秋节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和他们所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六、拓展语文第二课堂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第二课堂语文教学是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加强语文运用的平台。在第二节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比如书籍,节目,讲座,传统文化系列视频欣赏,学习书法,历史剧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积淀传统的文化材料,让他们吸取其中的精髓为自己所用。这种活动方式既可以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又可以推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七、加强语文教师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教育他人时,德才兼备。因此,语文教师个体的文化素养与教育的成败呈正相关,也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第一,老师应该善于教学。通过教学实践,要注意掌握基本发音、句子、情感、节奏。要注重从文化、思想、情感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激发学生对文本实施的深入思考、分析和运用,使学生摆脱文本内容的诸多局限,探知知识的带来的文化精神。读书和谈话不一样。既要求吐字准确、句子停顿、语速准确,又要求准确还原阅读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探索传统文化精华的融合。掌握教育的目的。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语文教师应该关注语文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寻找与语文教育的契合点,并依托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八、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这个节庆时期,进行一些传统的宣传活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特别是现在西方节庆盛行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会更加有效。举例来说,在这一天,人们会对同学们进行有关的活动,比如: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书中就反映了这种风俗习惯;在中秋期间,我们会举办一场中秋晚会,让同学们一起过中秋佳节,同时还会吟唱李白《月下独酌》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词,对他们进行诗歌和文学的影响;在端午期间,带领同学们查阅有关端午的相关材料,学习屈原和伍子胥的故事,通过各种趣味的游戏,使同学们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他们的影响。

九、拓展语文第二课堂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第二语文课堂是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加强语文运用的平台。在第二语文教课堂中,老师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如:书籍、节目、讲座、传统文化系列视频欣赏、书法、历史剧表演等,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积淀传统的文化材料,让他们吸取其中的精髓为自己所用。这种活动方式既可以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又可以推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语

小学阶段,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模式需要创新发展,形成先进模式。要努力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品德。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心灵,将其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先贤精神,传承文化思想。所以,我们应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形成良好的品格。现在是创新时代。要充分把握好时机,落实好政策。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传统民族美德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马婷.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9,(33):296.

[2]刘海燕.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语文课内外,2019,(33):275.

[3]唐玉琼。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读与写,2019,16(36):89.

[4]章黎。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雅教师的塑造[J].语文课内外,2019,(35):383.

[5]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6]王麗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7]任金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J].决策探索(下),2019(06):93.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