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2022-04-21刘风
刘风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鉴赏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说:“音乐教学的基本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音乐人才。”在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大纲的基础上,中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活动,使其完全沉浸于音乐的氛围之中,从而使其情绪得到升华、开窍。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能力;情境创设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情境,丰富情感体验,实施创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一、培养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必须掌握音乐鉴赏能力,若是对于所学或所听的音乐,学生不会鉴赏其好坏,这样的高中音乐教学便不能算成功的教学。大部分高中生都很喜欢听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但学生若是缺少音乐鉴赏能力,他们对所听的音乐就只有感性认识,只知道音乐好不好听,但却说不出好听或不好听的原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鉴赏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教学方式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学习。
2.促进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了解音乐历史文化、音乐情感感知、音乐的实践性、学生对音乐的需要等方面。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通过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增强,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美好的感受,在音乐鉴赏中促进自身音乐感性思维的提高,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的历史文化。而通过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予以培养,不仅有助于其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对学生音乐特长方面的良好发展极为有利。
二、培养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
1.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可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给学生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营造音乐教学氛围,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兴趣,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先以鉴赏的音乐内容为基础,搜集相关视频与图片等资料,之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象地体验音乐,使其感受到鉴赏音乐的美好,情感体验得到充分激发,使其可以融入到音乐之中,体验音乐的价值。
以“高亢的西北腔”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关资料,以便于学生全面了解这节课的音乐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像资料《黄土高坡》,之后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猜:“这首歌只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流传?它叫什么名字?”当学生听完歌曲后,组织其积极展开交流探讨,最后相互分享自己的感受。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乐和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脑海里面会自动形成歌曲的内容,有效激活学生的感性思维,激发学生的音乐本能,如此便能让学生深刻记忆鉴赏音乐,有效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音乐鉴赏充满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音乐创作欲,促进学生音乐特长的良好发展。
2.感情融入,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
在表达情感方面,音乐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其对人们情感的交流极为有利。与此同时,其也将人和人、人和物之间原始且真诚的感情体现了出来。音乐是借助感情进行鉴赏的。因此,必须立足于情感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音乐,为学生提供帮助,加深他们对音乐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的了解,从而和音乐产生情感共鸣。
以《第六交响曲》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本首乐曲的时候,可以先从音乐的主要环境入手,讲述当时沙皇俄国的政治背景,充分了解当时广大百姓的哀苦生活以及统治阶级的腐败;同时讲解作者的苦闷心理和生活经历,之后再让学生认真聆听这首乐曲。教师可以让学生闭眼聆听,聆听音乐中的压抑情感,充分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感情,如此才能加深对旋律中所蕴含情景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感受音乐鉴赏。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美,借助音乐节奏、色彩和旋律等,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又如教师可以借助讲故事、填歌词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一首乐曲,以便于学生有意识地对充满感情的音乐进行深刻感悟。
3.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实现,要想只通过为数不多的几次音乐欣赏课程就达到理想效果无疑是不切实际的。首先,教师需多提供机会给学生,让其对优秀乐曲进行鉴赏。优秀作品不仅经典,且具有深远内涵,主旋律通常很容易引发人的情感共鸣。比如二胡名作《月夜》、小提琴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只欣赏一次,很难领悟到这些名曲中蕴含的深刻含义,需要反复欣赏学生才能全面、充分地了解和认知作品。其次,教师要对欣赏素材进行精心准备。如果想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应引导其欣赏各种优秀音乐作品。对此,教师应按照下述规律选择作品:
第一,作品的题材最好是历史故事,又或是以民间传说为主。通常来说,此类作品是立足于故事的背景对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情感进行分析。第二,音乐作品的风格最好带有民族特征。通常,这类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且地域特征也十分鲜明。第三,选择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作品,如《空山鸟语》《月光曲》等,此类作品的自然色彩十分濃厚。
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审美价值的培养而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要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与感受。与此同时,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借助灵活、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