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2-04-21赵冲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

赵冲

摘要:大学新一轮的课程思政在新课改中被各个高校引入,它突出了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的作用。然而,从实践中发现,体育课程思政课实施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评估体系不合理,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长期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公众体育课的思想意识不够全面、意识不清。体育自身具有道德教育的作用,但是在大学公共体育的长期教育实践中,却未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开发。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思想;融合机制

引言:

许多的现实证明,在当今的大学生中,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而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点毋庸置疑引起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大众体育课担负着培养健康、身心协调、品行良好的当代大学生的任务,把课程思政思想融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之中,充分发掘学校体育的思想资源,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是实现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关键。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的基础

我国的高校要从观念上进行变革,不断地进行改革,积极地进行创新,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政素质。同时,在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层面上,通过学科的渗透,通过思政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从而实现全面的教学目标。公共体育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作,与思政在许多领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育课程具有自然的道德资源,它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1]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学生要面对许多身心的挑战,他们的精神素质要经受更大的考验。竞技体育的竞技能力,尤其是团队合作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荣誉感、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引导效果。另外,体育运动通常都有明确的规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竞技体育中的公正竞争与严谨的竞技礼节是制约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平性的关键因素。

2、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机理与实践路径的研究

2.1受试者

本论文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10个班级的500人进行了调查。男生320人,平均18-20岁(SD1.72),女生180人,平均18-20(SD值1.24),女生180人,平均18-20(SD值1.24)。

2.2调查方法

本研究运用「自我组织运动参加状况问卷法」,总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共16个题项,主要涉及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以及锻炼耐力等。

2.3调查程序

本课题采取现场试验法,结合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交适应性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课程以五个班级为实验班级,五个班级为控制班级。在普通体育课上,实验班采取了大众体育课的思维方式,而控制类班级采取了一年的常规教学方式。最后,运用 SPSS19.0对各测试结果进行 T检验,并对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

2.4调查的成果

试验组和控制组的测试前后的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和社交适应性的平均差和标准差没有明显的差别。在一年级末,分别进行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身体素质评估。[2]研究发现,在体育活动方面,实验组的得分明显比控制组高, T测试的 T测试结果明显优于控制组,而体质健康方面,实验组和控制组的 T测试分别 P为0.136,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

3、研讨

公共体育课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教育目标、内部结构、教学方式、评估体系等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

第一,实施心理健康、意志品质、社会意识、集体主义等育德目标的教学目标,充实和强化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增強了体育课的内涵,实现了体育课与思政课在目标上的统一性,确保了《纲要》中提到的所有学科目标都得以实施。

第二,与思想政治教学相比,公共体育课是一门重要的必修科目,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更受欢迎,它更容易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对学生的感情激励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品德的全面的培养,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观。

第三,体育教学的具体特点是鲜明的,氛围是鲜明的,富有感染力,易于引发群体情感的爆发,让每一个人都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真正的亲切感和亲密无间的道义。

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的公立体育课与思政教育中,可以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逐步地推动,从而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整个公共体育的整个过程,在评估上,本研究所发现,以体育技术与体能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单一评估体系,有很大的可能性被扩展到「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等教育效能评估。同时,体育学科思政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也反映出,在体育专业技能、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考核指标中,增加了对学生的立德树人能力的评估,其主要内容有思政水平、态度和效果。同时,本文还发现,体育教师要把思政观的价值需求纳入体育教学,强调其引导和驱动作用,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探索。

另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将思政理念与大众体育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思政教育真正地根植于课堂的主渠道。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上实施课程思政,必须要在以思为本为指导的基础上,制定目标最优、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中,应充分发挥体育的目标与德育的目标,以体育课程为载体,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为核心,从人文道德、价值观等精神层次入手,从身体、心理、思想、社会发展三个维度入手,培养大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思想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在实施大众体育教学目标时,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上述的教学手段,使学校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有效地渗透到学校的教学中去,使学校的课堂活动更加具有娱乐性和活跃性,从而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原来的沉闷、单调的讲授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观。[3]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的标的的分析,得出结论:只有促使体育教师改变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思政育人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身心投入,方能实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总要求,把体育与德育相结合,让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驾齐驱,让教师具有全面的教学素质。

结语:

研究发现,实施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可以使大学的体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思政是把高校德育的宗旨与公共体育课的内容相结合,使其成为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体现了高校德育的连续性、覆盖性和系统性,是高校德育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
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
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结合
职业学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