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22-04-20王伟浩江友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师资市场营销校企

□陈 海 王伟浩 江友农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新时代背景下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营销人才注重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但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已达不到当前用人单位和营销岗位的能力要求,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资源配置都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发展,从课程实践、师资培训、校企合作等角度,阐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营销专业实践教学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均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和顶岗实习环节,但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实战。营销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真实实践为基础,但当前大部分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都是在实训室和机房完成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要求,学生的技能提升有限。

2.师资力量单薄。市场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仍有待提高,教师在企业的实践经验也要跟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补充更新;但大部分教师恰恰最缺乏的就是对当前企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分析和了解,以及岗位能力的需求分析。

3.企业资源不足。市场营销专业,大部分院校以理论课程为主,所以对于校企合作、企业资源开发是存在明显不足的,有待加强。

4.思想认识不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发布以来,明确提出要培养应用型的大国工匠,但教师对于方案改革的认识有待加强,存在对于落实“三教”改革的任务不明确的现象。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意义。新时代,数字经济和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对于营销类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新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趋势下,需要具有创新能力、掌握新媒体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岗位需求和技能点为出发点,针对性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资培训制度,深度挖掘校企合作资源,为服务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新型营销人才。

二、课程改革

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市场变化和岗位需求就业为导向,当前新媒体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因此应当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1+X职业技能有机结合等层面开展改革。

(一)课程内容建设。随着短视频和5G技术的发展,营销类岗位对内容创作和图像视频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招聘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对营销类岗位的能力需求的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营销类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由图1中可以分析得出,当前营销类岗位最注重应聘者视频编辑处理、文案编辑、交流沟通能力,因此课程内容选取应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如《图像处理》《新媒体营销》《视觉营销》等课程。

(二)课堂实践教学改革。营销类课程理论性较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大部分教师在课堂实训环节中,偏向于生活的案例和一些经典案例,甚至将五年前的案例搬到课堂,传统的案例因为跟现代“00后”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年龄差距,也难以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以涉及当前新媒体、自媒体和融媒体平台的案例和任务为策划起点,以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为基础,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和实践,在课堂实践中锻炼基本技能,提升专业能力。比如《市场营销》课程促销环节,对于人员推销章节内容,可以结合当前大范围推广的网红直播带货来进行实训,既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提前接触直播环节中的人员推销准备、产品准备、话术设计等内容,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三)课后实践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生重在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因此课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课后实践的开展依托于课后实践作业、协会活动开展等形式。对于课后实践活动,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然后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过程,完成实训作业。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如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要求作业的呈现形式是Word文档或者PPT形式,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的营销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机会已经很多了,因此,作业的呈现形式可以是网页、视频、动画、图形等,以实训为契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协会作为学生的自发组织,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成为学生实践锻炼的平台。如很多学校有营销策划协会,营销策划协会往往只会开展一些现场展示活动或者宣传活动等,与互联网和新媒体接触较少。如果将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开通自媒体平台,让他们去运营管理,组织大家举办新媒体营销大赛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

三、师资培训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营销类专业教学来说,教学重点在于实践教学过程,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师资培训。

(一)1+X职业技能证书。紧跟职教改革步伐,借助1+X提升师资培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将持续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师资培训,因此教师可以借助1+X证书培训,提升职业技能。与营销专业相关的证书有已经公布的“新媒体营销”“数字营销技术应用”“数据营销”“新媒体运营”“自媒体运营”等等,这些证书涉及了新媒体营销和大数据营销等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1+X证书的开展提升师资水平。

(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学校对现代化信息教学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会开展各类教学说课比赛,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也开展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能够迅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企业实践。教育部已经发文,要求职业院校招聘教师需具有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这表明对教师的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已经越来越重视了。学校也给教师提升实践技能提供了企业实践的机会,大部分院校提供了脱产实践和半脱产实践两种,一般是半年至一年,教师参加此类实践有助于了解市场最新技术和发展现状,为学生带来最新的市场信息,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校企合作

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重在实践,实践的根本在于过程,过程的实施又依赖于企业和相关社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营销实践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校企合作。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校企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等多种形式,学校的建设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深度挖掘企业资源,建立长久有效、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既能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锻炼技能,同时也不至于给企业增加负担。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营销类专业实践教学要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从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和校企合作等三方面进行改革,并重点在于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出发,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才能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师资市场营销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