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的异质性研究

2022-04-20张晓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开发区异质性效应

□张晓宇 缪 言 赵 进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现代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设立开发区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引导区域内要素资源集聚、拉动地方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区域经济战略举措。开发区作为地方技术、创新、人才、资金等多种战略要素资源聚集地及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持续吸引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发挥着区域政策的乘数效应,已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规模双轮发展的重要引擎[1]。然而,经济学界对开发区这种基于区域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褒贬不一。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的开发区政策由于违反了本国比较优势因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产生了负面效应[2]。但是基于我国数据的研究却得出了近乎统一的结论,即开发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创新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历来是各级政府积极推动高端制造、发展“智造强国”的战略重点和中心工作,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有研究发现,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和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支持措施,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资金投入和未来创新发展意愿。对此我国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和高新企业技术认定政策释放了创新活力,设立开发区营造了公平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了创新软环境。但是,各企业所面临的创新发展压力有较大差异,对政策措施的敏感性也有诸多不同,如开发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与开发区所属级别、企业生命周期以及行业要素资源密集度的异质性有关[3]。如何能够精准施策让开发区的创新赋能效应普惠各类企业成为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的边际贡献可能为:充分考虑到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对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的释放具有一定的影响,运用计量模型对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对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二、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说

设立开发区是基于地域优势的产业政策,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和推出相关优惠政策等非市场的力量,引导目标区内企业在外部地理上的集中,为形成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各企业间的关联性促进集聚经济的自我完善优化,进而促进开发区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开发区设立对微观企业创新绩效层面的影响,相应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通过提升政务效率,提供硬件设施,创优融资环境,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给予开发区内企业优质的外部资源,全面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即存在“政策效应”[4];另一方面,开发区的设立为区域内产业的集聚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开发区内产业的集聚为企业提供了熟练的人力资源、便捷的优势互补、充分的产业配套、低廉的信息集散、广阔的市场需求等有利条件,同时开发区内企业之间的创新溢出可以提升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即存在“集聚效应”。

要充分发挥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必须确立能够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事实上,现阶段我国开发区的建立和运行并不是“完美无瑕”,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政府很难获得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部有效信息,而且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行业的创新难易程度差异明显,所以开发区创新赋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H1:开发区的设立对企业具有创新赋能效应。

H2: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的释放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区域异质性。

H3: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的释放由于各行业创新难易程度的差异,存在行业异质性。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本文研究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首先研究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具体依赖关系,其次分别研究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变化。为了确定本文研究所用模型,对变量进行了BP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均拒绝原假设,综上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基于前文机制分析,构建如下模型:

IP=α0+β1DA+β2Controls+ε

被解释变量IP(innovation performance)表示创新绩效,包括创新投入(R&D)和创新产出(Pat)。解释变量DA(development area)表示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代理变量。Controls 为控制变量合集。ε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选取与测度。

1.被解释变量:企业的创新绩效。从国家层面,开发区设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创新,但是不同条件下,企业对开发区创新赋能的获得感有很大的差异,集中体现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变化。因此,本文选取研发投入占比(R&D)和专利授权数(Pat)测度企业的创新绩效。

2.解释变量: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代理变量(Dum)。若某企业的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开发区,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开发区主要包括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特定区域。本文所述开发区认定标准来源于,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

3.控制变量。一是企业年龄(Age)。年龄越大的企业,拥有更加成熟的生产流程和更加稳定的销售收入,但是也存在着创新动力不足的弊端;与之相比,年轻的企业,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创新意愿更强,但是创新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经营绩效下滑的概率也会增加。二是企业规模(Size)。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企业会增加研发创新力度,从而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三是财务杠杆(Lev)。财务杠杆会影响企业息税后利润,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其次财务杠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是否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四是盈利能力(EPS)。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五是资金利用效率(ROA)。资金利用效率可以反映企业投资带来的收益。六是决策效率(Smtms)。通常情况下,大股东出于长远利益考虑,承担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的意愿更强,然而以往的研究呈现出了不一致的结论。七是市场化程度(MI)。在近40多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经济特殊背景下,体制性转变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本文实证部分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2018年国泰安CSMAR数据库的上市民营企业数据,部分财务指标由Resset数据库、同花顺数据库、Wind数据库予以匹配并补充。其中研发费用相关数据通过搜集上市企业年报、招股说明书等予以获取。样本选取2003~2018年上市民营企业,观测样本共26,851个。解释变量通过公司注册地址来确定,而公司注册地址在存续期内发生变更的企业,通常伴随借壳上市和主营业务变更等问题,因此予以剔除。本文相关数据处理主要通过Excel和STATA15.0进行。为降低极端值的影响,避免极端值引起的伪因果,对连续变量在1%和99%百分位上进行winsorize处理。

(二)实证结果和分析。

1.全样本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区对企业创新具有赋能效应,且对研发投入占比和专利授权数的赋能效应显著。

2.区域异质性分析。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将地区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划分,进行分组回归。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开发区对东部地区的专利授权数的激励效果显著,且系数估计值为24.919远高于中部和西部,但是对研发投入占比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整体创新发展水平较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近乎达到所需最大值,额外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对研发投入边际效用较低,因此开发区的创新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集中体现为提升创新效率。开发区的创新激励效果对中部地区综合分析最为显著,不仅对研发投入占比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而且对专利授权数有显著的促进效果。西部地区整体企业数量较少,且多为资源依赖型企业,因此虽然开发区的设立有益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但是对企业用专利授权数衡量的创新产出的正向激励效果并不显著。

表1 区域异质性回归结果

3.行业异质性分析。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创新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区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创新赋能效应,将企业分为非制造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相应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开发区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赋能正向激励效果显著优于非制造企业。开发区的创新赋能对非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但是对专利授权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位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对非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提升水平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非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仅通过专利授权数衡量并不全面,有很多管理运营方式上的创新会通过经营绩效的提高体现,但是不会展现为专利授权数的提高。开发区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赋能效应体现为对研发投入占比和专利授权数两方面的正向激励作用,且创新效率有显著提高。

表2 行业异质性回归结果

五、结语

本文选取2003~2018年上市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分析了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所具有的异质性。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为明显和全面,而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只有创新产出或创新投入单方面的影响;第二,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对制造业企业的正向激励效果显著优于非制造业企业。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出如下启示:第一,基于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的区域异质性,不同区域在进行开发区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区位优势。例如,西部地区在进行开发区规划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和实地调研,否则,可能产生政策扭曲。第二,基于开发区创新赋能效应的行业异质性,在对非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区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非制造业的行业特点,特别要将非专利技术无形资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考虑在内。

猜你喜欢

开发区异质性效应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懒马效应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