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做笃行不怠的“兰花痴”
—— 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根发

2022-04-20文/皋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蝴蝶兰兰花产学研

◎ 文/皋 山

他对花卉研究情有独钟,笃行不怠,成果耀眼,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产学研之路。

他主要从事花卉资源、育种、生物技术、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产品开发,在热带兰、国兰研究上颇有建树,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60 余项,带领团队选育具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149 个,其中101 个通过国际兰花新品种登录、40 个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评)定、8 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5 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 项、二等奖2 项,获2021 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7 件,主持制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蝴蝶兰DUS 测试指南》1 项。

他以蝴蝶兰、墨兰为重点,以新品种培育和现代生物技术为突破口,“1+N”发展,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和服务产业面,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全国性主流媒体报道。

他就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所长、博士、二级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并担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锚定重点研究方向攻关,取得突破性成果

花卉研究是一种美学,涉及领域很多,如何在品种繁杂的花卉世界里开辟出独一无二的研发之路,朱根发经过深邃地思考后,把自己研究的方向锚定在热带兰、国兰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培育新品种,很快实现了心中的愿望。

朱根发表示,国兰市场正经历小众精品市场向产业化的过渡期,培育容易快速繁殖的品种,是产业的重要突破点。“洋兰国产化、国兰世界化”,正是他追求的目标。

“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于2010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朱根发主持联合5 家单位产学研合作完成的这一成果,收集蝴蝶兰品种资源421 份,建立了蝴蝶兰的杂交育种体系,完善了蝴蝶兰无菌播种技术、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和一套蝴蝶兰栽培、病虫害防治与应春节开花的花期调控技术,通过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和成品花的开发,带动全国乃至世界蝴蝶兰产业的迅速发展。

朱根发主持完成的“大花蕙兰和兜兰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成果于2018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该成果经过9 家单位11 年协作研发,共收集小株型大花蕙兰和兜兰品种资源323 份,率先构建了大花蕙兰×墨兰、兜兰×兜兰的育种体系,填补了大陆地区大花蕙兰、兜兰杂交育种空白,突破了应春节开花和香味品种选育难题;制定了省地方标准2 项,推动小株型大花蕙兰和兜兰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广东特色花卉产业及全国优势产业之一,显著丰富了全国花卉市场品种种类。

“兰花是我一生的追求。这些年来,国兰产业化有了很大起色,但还需要培育新品种、新亮点来带动市场发展。”谈到兰花未来的发展,朱根发的目光有神且坚定。

朱根发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创新点,攻克了相关技术难关,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在花卉行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由此,他担任了更多的社会职务,如兼任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兰花协会会长、广东花卉产业联盟理事长,并兼任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以及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的硕士生导师。这是他在花卉世界里努力研发、取得成功的有力证明。

甘做一名“兰花痴”,推进产学研走上国际舞台

作为一名“兰花痴”,朱根发和兰花结缘已有28 年。1993 年,25 岁的他研究生毕业,进入广东省农科院环艺所工作,开启了和兰花的“情缘”。那时候,科研条件十分简陋,仪器设备仅有几个做组培的超净工作台和两个天平。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坚持开展实验,培育种苗,并很快成为研究室的负责人。

在他的带领下,兰花研究室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兰花新品种149 个,还斩获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成为兰花行业的领跑者,也被誉为中国兰花的科研先锋。

就是这位科研先锋,凭着丰富的培育兰花技术和经验,被广东省聘为农村科技特派员。面对重任,他矢志不辱使命,先后与30 多家花卉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助力10 多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或成功上市。

谈到产学研合作,朱根发娓娓而谈。那年,他担任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院长,帮助翁源兰花产业园获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主持和协助研究院获得省、市、县等政府资助产学研项目6 项,建立了2000 多平方米的组培生产工厂和育苗温室,收集了兰花种质资源200 多份,生产兰花40 多万盆200 多万株,培育了“翁山仙子兰”和“翁山胭脂兰”两个杂交兰花新品种。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他帮助广东远东国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多项省级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资助,帮助其成功在新三板上市。他指导公司选育兰花新品种,采用野生驯化、杂交育种等多种育种手段,合作选育并通过省级审(评)定了7 个国兰品种,包括“翠玉牡丹建兰”“岭南奇蝶建兰”“琥珀白墨墨兰”“金凤蝶墨兰”“迎春素墨兰”“四季花墨兰”和“银边富山奇蝶建兰”,建立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还指导公司建立组培苗繁殖生产工厂,完善20 多种国兰的种苗工厂化培育技术,生产的种苗推广到省内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

他联合佛山三水阳特园艺有限公司和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共同申报立项广东省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现代花卉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创新发展联盟建设”,助力企业建立育繁推一体化;与佛山三水阳特园艺有限公司通过合作成立园林植物联合开发实验室,建立了紧密的产研合作关系。2019 年,他通过合作选育“小苹果蔓绿绒”“绿公主蔓绿绒”和“小火神粗肋草”等观叶植物新品种7 个,成为公司当家品种,种苗推广到省内外并出口。经他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的河源市源城区坪围村成功发展蝴蝶兰产业,使该村先后获得2020 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2021 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面向未来,他着力提升团队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突出团队资源和育种优势,把眼光投向国外,进一步拓宽国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马来西亚金马仑花业工会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关系,在马来西亚金马仑建立花卉技术转移中心。多年来,他的团队成员多次受邀在国际园艺学大会、亚洲园艺学大会、世界兰花大会、亚太兰花大会上并作特邀或口头报告,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并获得2022 年国际园艺学会兰花学术研讨会的承办权。

朱根发教授研发的兰花,已经打出国际品牌,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内兰花品种打入国际市场开创了先河,挖掘了国内外潜在市场。笃行不怠、孜孜以求的“兰花痴”精神,将伴随他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成果。

猜你喜欢

蝴蝶兰兰花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那簇绽放的蝴蝶兰
兰花开
《室内蝴蝶兰落尽又放》
我爱你兰花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美丽的蝴蝶兰
寂寞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