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2-04-20林燕妮
【摘要】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要达成的目标是确保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确保具有条理性、逻辑性,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学生而言,这两种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必须要寻找到可行的途径来达成培养目的。在小学阶段,习作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受到的约束是较少的,切实完成好教学工作能使学生将个人的想法、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对习作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是较多的,在展开教学时必须要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保证出现的问题能切实解决。不少专家、教师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关注的重点放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要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大幅提升,使小学习作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能切实解决。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104-03
【本文著录格式】林燕妮.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22,21(07):104-106.
展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时,要重点关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将个人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要保证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对他人想法有正确的理解。要保证这个目标顺利达成,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写作学习。保证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能顺利达成,习作教学必须予以加强,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指导作用,针对习作教学予以优化,重点针对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广大教师必须对此有清晰认知,确保教学工作能顺利展开。
在对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将其融入习作教学中保证教学效果更为理想。随着社会前行脚步逐渐加快,语文教学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当前必须将课程改革工作做到位,将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关注重点,尤其是要保证学生思维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保证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合理应用。
(一)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时代前行的脚步持续加快,保证社会发展更稳健,必须对新需求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完成好语文课程改革工作。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深入展开,效果是明显的。变化节奏太快会导致问题出现。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对知识讲解的重视程度是较高的,但基础能力提高并未得到重视,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够全面,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教师在组织习作教学时,对习作能力、习作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较为传统,将关注点放在了分数上,使学生的习作大致相同,个人的情感无法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这对习作思维进行培养的效果达不到预期,学生参与学习的意愿会变得较为低下。保证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大幅提高,必须要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予以消除,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针对教学实践展开深入探析,从取得的结果来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关注重点。在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选择的教学模式是最合理的,确保习作教学中不会将关注点完全放在知识传授上,更重要的是对思维体系、情感模式加以构建,确保学生拥有的基础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在更大的空间发展自我,最终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展开小学习作教学时,要将核心素养培养纳入课堂,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评价方式予以革新。为保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能顺利达成,教师要寻找到可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突显出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获得更丰富的体验,能主动将个人的想法、情感表达出来,面对问题时可以有效应对、处理,学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各方面的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保证习作教学呈现出多元特征,要针对习作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确保整个教学更具灵活性,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提升语文教师素养
保证小学习作教学、语文核心素养能真正融合,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保证教学能力有大幅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完成好行为、思想模式的改革。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可通过教材学习知识,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在与教师相处的過程中也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厘清思路,并针对教学行为进行管理,保证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对教师素养予以提升所要达成的目标是确保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对教学行为予以改进,确保选择的教学模式是最为合适的,确保学生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内心不会产生陌生感。教师要对终身学习予以重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研讨、交流等获取更多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习作技巧予以总结,并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关注的重点,教师要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如此方可使学生拥有的语言交流、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有大幅提升,而且自我认知也会更加全面。对小学习作教学来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应纳入其中,确保学生能积极投入习作练习,保证学生能力大幅提高。现阶段,评价标准有明显的变化,要求教师寻找到可行的途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并对教学进度加以控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总结、反思,主动投入习作学习,并将个人的想法、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学生的习作会与生活紧密相关,“假大空”现象自然能消除。教师在对习作教学方案予以制定的过程中,读写能力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保证习作教学顺利展开的基础,对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一)作文缺少真实感情表达
我国的新课改工作正在深入展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出现明显的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具体的文字展现出来。从习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作文在可读性方面是有明显欠缺的,情感未能通过文字展现出来,教学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学生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文章立意的受重视程度是较低的,未能寻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在面对命题文章时会出现手足无措之感,尤其是个人情感难以真正展现。
(二)作文呈现模板化趋势
教师在对学生的习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依旧将关注重点放在成绩上,对日常教学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想要保证学生能获得理想的分数,会依据考试要求展开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显得过于刻板,学生的个性特点难以通过具体的文字展现出来,写作方法、写作内容没有创新性,真情实感要真正表达出来是难度较大的。
(一)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习作思维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认知能力较为薄弱,而且生活体验也不够丰富,教师在对习作任务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必须要寻找到合适的突破点,不可只从成人角度思考问题。有些事物对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却是不够了解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切实增强,并能将个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保证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达成。比如,在展开《家乡的景物》教学时,从字面意思对作文题目进行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并不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习俗等,要求教师对多媒体加以充分利用,使文化古迹、风景名胜能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阅读与家乡相关的文章,促使其内心生发出自豪感,通过语言文字来对家乡美景予以介绍,在此过程中,学生习作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教师展开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强化启发、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对习作的目的、要求等有清晰的认知,这样就能保证作文内容更具可读性。
(二)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为了使作文内容能将情感展现出来,最关键的是要保证学生将个人的生活体验融入作文中,只有作文内容真正具有真情实感,其感染力才会展现出来。在展开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内容必须要和生活实际是相贴近的,并要保证生活场景能真正融入课堂,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切实提高,想象力也会变得更丰富。教师对作文任务进行布置时,可先对作文内容予以模拟,确保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模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这为发散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为了使学生完成“拔河”文章的写作,可先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拔河比赛,保证学生对拔河带来的愉悦感有切身体会,能获得一些其他的体验,学生的写作自然可获得坚实的基础,作文内容更加真实,呈现良好的可读性。
(三)放大细节,激发学生想象思维
小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细节描写不到位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导致此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观察不够细致,而且想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学生对写作材料的认知不够立体、连续、动态,即使能寻找到大量文字进行描述的话,也会显得平淡无奇。若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要对细节描写的指导予以加强,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确保作文内容能真正细化,保证作文内容更具可读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有大幅提升。比如,展开《童年趣事》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回忆。有学生想要对“穿衣比赛”进行介绍,所写的作文却显得非常笼统,寥寥数语就将游戏描述出来,作文质量较为低下,无法让阅读者产生共鸣。为了使学生能展开更丰富的想象,作文内容可以更加翔实,并具有趣味性,教师应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对某个细节予以放大处理,尤其是要将游戏带来的趣味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先让全班学生都想象“穿衣游戏”的场景,再邀请几名学生现场玩一玩穿衣游戏,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有趣的比赛中选出一名穿衣速度最快且穿得最整齐的学生、一名穿衣速度最慢还闹出笑话的学生,以及一名还想再参加穿衣比赛的学生,通过添加这三个细节,学生很集中、很细致地观察游戏全程,增强习作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还利用多媒体设备录制学生的游戏过程,让学生据此大胆想象、著手创造,丰富习作内容,为习作注入更多活力。教师再现有趣场景,让学生有想象的附着点,写出内容丰富、细节有趣的作文。
当前我国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活动,教师要在确保学生能力提高的情况下,也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使其能在愉悦的环境下获取知识。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与核心素养,让学生逐渐爱上习作,是值得教师不断思考和反思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在核心素养下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习作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习作思维,注意放大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与热情,巩固并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季露燕.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
[2]阙朝乾.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3).
[3]郭红梅.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A5).
[4]邓春艳.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明日,2018(46).
[5]陈晓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2).
[6]陈海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
作者简介:林燕妮,女,1984年生,广东中山人,本科,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