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初中生肥胖与饮食及体力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2022-04-20陈伟彭长锦张宇
陈伟 彭长锦 张宇
摘 要:为了解目前吉首市初中生肥胖、饮食、体力活动现状,本文分析了吉首市初中生肥胖、饮食、体力活动之间的差异性,提出预防初中生肥胖的对策难。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和雅溪中学(两所初中)初中生共547名,对学生参与学校体育锻炼情况、饮食生活方式、身高体重数值做了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檢验进行分析,得出吉首市初中生超重和肥胖的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早餐来源上女生比男生似乎更喜欢购买早餐店的早餐,在上体育课的积极度上,体质正常学生比偏瘦的学生高等。并采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可能影响吉首市青少年BMI的性别、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性别预测值达到了14.8%,所以与性别呈负相关,肥胖与合理的饮食和体力活动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吉首市;初中生;肥胖与饮食;体力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3-0037-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吉首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湘西地区中学生肥胖与饮食和体力活动的相关性及干预对策研究”(20SKY94)
我国人口众多,青少年肥胖基数较大,肥胖也是我国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1]。青少年肥胖可造成认知功能下降,显著增加成年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2]。2021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中指出,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进行体育干预,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分别进行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3]。吉首市是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初中生占大多数。笔者了解目前吉首市初中生肥胖、饮食、体力活动现状,分析肥胖、饮食、体力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找到肥胖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初中生肥胖的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和雅溪中学的学生。从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抽取学生257名(男生109名,女生148名),从雅溪中学抽取初中学生290名(男生160名,女生130名),共547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一是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自制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后修订而成,内容主要有学生参与学校体育锻炼情况、饮食习惯、体力活动。问卷信度检验经过重复测量,Pearson系数为0.839(P<0.05),用专家评判法进行问卷的效度检验,94%的专家认为问卷效度达到较高水平。问卷由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发放与回收、匿名方式填写,保证调查内容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问卷发放数量600份,有效收回547份,回收率为91.11%。二是数理统计法。根据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计算出BMI值。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4],利用SPSS25.0统计出超重和肥胖的学生数量和各年级的分布状况,对不同性别超重和肥胖趋势进行差异分析,从饮食行为、身体活动状况进行BMI回归分析,探究吉首市青少年肥胖与饮食、体力活动的相关性。
二、结果
(一)总体情况
被调查的547名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和雅溪中学学生中,营养正常203人,检出率为37.1%;偏瘦的学生206人,检出率为37.7%;超重和肥胖138名,检出率为25.2%。
(二)不同组别青少年体重情况
从表1可知,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33.5%,女生为17.3%,男生超重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且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p<0.001)。初一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28.3%)高于初二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23.0%)和初三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25.6%),并且初三高于初二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2.6%)差异并不显著;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21.4%,雅溪为28.6%。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低于雅溪中学超重或肥胖检出率(7.2%)。
(三)初中生饮食习惯与肥胖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在摄入水果上肥胖的初中生摄入次数比正常和偏瘦的初中生要少,在摄入蔬菜上肥胖的初中生摄入次数比正常和偏瘦的初中生也较少。但在摄入鱼类正常和偏瘦的初中生要比肥胖的初中生摄入次数要多,并且差异性显著(p<0.05)。摄入鱼类每周1次或更少的总计达到71.5%,有21.4%每周3次及以上,有6%每周1次或更少,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从表3可以得出,在早餐来源上女生似乎更喜欢购买早餐店的早餐,占比为22.9%,男生占比为14.1%,p(0.001)≤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四)初中生体力活动与肥胖的关系
在参加体育课的积极度上,体质正常学生比偏瘦的高(25.7%),比体重超重和肥胖的要高(19.8%),放学后体力活动的次数超重和肥胖要比体质正常的要少(9.4%)。在放学后活动次数上,0次偏瘦的初中生达到60人(11.0%),比正常和肥胖的要多,这很有可能是偏瘦的原因之一。
(五)饮食行为、身体活动情况对BMI的回归分析
主要采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可能影响吉首市青少年BMI的性别、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性别对BNI的预测具有贡献作用[5],预测值达到14.8%。
三、讨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33.5%,女生为17.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且两者之间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01)。近几年男性青少年体重一直处于较快增长状态,女性青少年的体重比较平稳,但也存在上升趋势[5]。处于偏瘦和肥胖的初中生在体育课上积极性比正常体重初中生总体上人数要少,喜欢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营养状况较好于不喜欢、不积极的学生。
摄入水果上肥胖的初中生摄入次数比正常和偏瘦的初中生要少、在摄入蔬菜上肥胖的初中生摄入次数比正常和偏瘦的初中生也较少,在摄入鱼类上正常和偏瘦的初中生要比肥胖的初中生摄入次数多,并且差异性显著(p<0.05)。摄入鱼类每周1次或更少的总计达到71.5%。豆制品、鱼类及其他水产品的摄入频率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高曦等学者的研究中,豆制品摄入频率越高,超重肥胖率越高,鱼类摄入频率越高,超重肥胖率越高[6],与本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地域和气候的影响,鱼类所含的脂肪比其他肉类低。
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学生占72.6%,有6%每周1次或更少。但在早餐来源上女生似乎更喜欢购买早餐店的早餐,占22.9%,男生占14.1%,p(0.001)≤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吃或很少吃早餐的学生肥胖率最高,每天吃零食的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较高,每天临睡前加餐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超重率和肥胖率。
处于偏瘦和肥胖的初中生在体育课积极度上要比正常体重初中生总体上人数少,上体育课的积极度总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X2=5.602,p=0.935,在午休活动量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坐着休息,但处于偏瘦和肥胖的初中生在午休活动量上要比正常体重初中生总体上少。在放学后活动次数上0次偏瘦的初中生达到60人(11.0%)比正常和肥胖的要多,这很有可能是导致其偏瘦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BMI的因子不同,性别对学生体重的预测具有贡献作用,是否讨厌某种食物以及低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对学生的体重具有预测作用[2]。性别、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对BMI的预测都具有贡献作用,其中性别预测值达到了14.8%,所以肥胖与性别呈负相关,肥胖与合理的饮食和体力活动呈显著正相关。
参考文献:
[1]邹筱雨.武汉市中学生肥胖现状及其部分致胖行为的关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20.
[2]张福兰,张天成,陆盛华.1985~2014年我国土家族和苗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变化趋势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4):113-118.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10-15.
[4]周艳杰,等.郑州市惠济区青少年体力活动、饮食习惯与体重关系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0(5):61-63.
[5]張福兰,张天成,文理中.湘西州土家族苗族中学生营养状况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89-90.
[6]高曦,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相关的膳食模式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12):19.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