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幼儿秩序感研究综述
2022-04-20姜晓丽
姜晓丽
摘要: 良好的秩序感是儿童道德成长中的重要情感资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近年来秩序感的研究主要针对秩序感的概念界定,秩序感的内容(表现形式,发展特点及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研究在最后也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幼儿秩序感;秩序认知;秩序特点
幼儿期是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存在8大敏感期,其中之一便是秩序的敏感期。她认为孩子对事物的秩序有着强烈的需求,对秩序的渴求有一种自然的天赋力量。本文就2000-2020年发表的论文、专著进行以下综述。
一、幼儿秩序感概念研究
(一)秩序感概念的界定
蒙台梭利[1]、易晓明[2]认为,所谓的秩序感,是人对秩序的感受和追求,一方面表现为由和谐、有序所带来的愉悦、兴奋和舒适;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当处于混乱、无序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等情绪体验。杜召荣认为,秩序感是指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3]王双宏、刘庭羽认为秩序感有两种不同内涵,一是指事物运行的秩序导致人适应过程中产生的身心体验,属于情绪情感范畴,可称为情绪性秩序感;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当处于无序、混乱环境时所产生的不安、恐惧、焦虑等情绪体验。”[4]赵琳认为从幼儿的发展来看,秩序感应该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者统一。[5]
综上可知,笔者认为,对幼儿秩序感的界定,从强调秩序感的某一方面、一种感受、一种情绪体验、一种社会适应性到主观感受情绪体验和外在社会行为相结合,即生命体内部秩序的外在体现。
(二)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1.秩序感与完整感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与秩序感相类似的概念还有完整感,訾非与马敏认为完整感是完美感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形式,表现在对事物、玩具、衣物、文具的的完整要求方面,当相关物体出现缺陷、痕迹时,幼儿容易表现出焦虑情绪。[6]
可见,秩序感与完整感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秩序感着重强调顺序性,完整感着重强调对事物的完整要求。
2.秩序行为与规则
刘娟,龚燕,认为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7]贾乐也认为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持自然秩序、社会秩序而人为制定的一种章程,以秩序为基础,它是秩序的一种外化形式。[8]。所以秩序行为与规则行为不一样,她不是完全由后天教育而形成,它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
二、幼儿秩序感内容研究
(一)幼儿秩序感的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秩序感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由向内的秩序感转向外在的秩序感,甚至出现秩序完美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感受更深刻。1-3岁的幼儿强烈的追求对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在这些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在3-4岁,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敏感期。4岁以后儿童的秩序感已由对身边事物间规则关系的感受逐渐扩展到对一些简单自然规律的把握。到了5岁之后,幼儿会对时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价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别关注。
(二)幼儿秩序感的发展特点
1.幼儿秩序感发展特点的性别研究
有研究表明,幼儿的秩序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孩的秩序行为明显多于男孩。但也有研究表明,幼儿秩序行为的发展与幼儿性别出现差异性,但并未见其显著性,说明性别的差异性未影响幼儿秩序行为的发展。关于秩序行为的发展有没有性别差异,目前尚无定论,有待进行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2.幼儿秩序感发展特点的年龄研究
对于幼儿秩序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贾乐的研究结果表明,2-6 岁幼儿秩序行为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年龄差异显著;赵琳指出,幼儿秩序行为的发展从小班到大班有着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且小班到中班的发展速度要明显比中班到大班发展迅速。
(三)幼儿秩序感的的培养策略
1.合理创设“有序”的空间秩序坏境
陈超男、朱海燕认为,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幼儿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的坏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坏境。[9]王雪梅认为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10]
2.重视自然感性教育和艺术教育
培养儿童秩序感的最直接方式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中最鲜明、最集中地体现了秩序的形式——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谐等,而且人们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也是追求秩序的过程。易晓明认为可以进行独立的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性,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李妮娜认为,可以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11]
三、幼儿秩序感研究展望
(一)研究对象上,加强开设蒙台梭利班或蒙台梭利课普通幼儿园秩序感培养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蒙台梭利教学活动中十分注重对幼儿秩序感的渗透,而普通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秩序感教育的渗透情况却很少。笔者认为,既然引进了蒙氏教学理念与方法,那它具体实施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通过调查,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
(二)研究内容上,加强秩序感对幼儿发展的关注
在研究内容上,以往的研究偏重于对生活中的经验交流与案例描述,以阐述幼儿秩序感发展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成人往往采取强硬的手段,制止幼儿的异常情绪波动,无论是哪种对待方式,都只是为了引起对教育方式的思考,却忽略了对幼儿秩序感本身发展特点的关注。虽然秩序感的发展特点与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是统一的整体,但是对幼儿发展的关注应该是主要问题。
(三)研究方法上,加强实证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家长为交流育儿经验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幼儿的秩序行为进行语言描述,主观性很强,缺少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对幼儿秩序行为发展特点的探究。通常以杂志、网络等形式表现出来,目的在于分享教育技巧。虽然近几年来开始运用实验法对幼儿秩序感的的发展特点和秩序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探索与研究,但研究成果较少。
參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易晓明.秩序感是儿童道德成长中的重要情感资源[J].学前教育研究.2002,2.14-16
[3]杜召荣.解析儿童的秩序感[J].教育教学研究.2009,1.40-41.
[4]王双宏、刘庭羽.基于幼儿“自发性”学习方式的秩序感培养[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6.83-86
[5]赵琳.3-6岁幼儿秩序感的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2011.
[6]訾非.幼儿的不完整焦虑及其应对方法[J].教育导刊.2008.45
[7]刘娟,龚燕.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 2009.62
[8]贾乐.2-6岁幼儿秩序行为发展特点及其关键期的培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9]陈超男.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J].幼教与成才.2014.12.63
[10]王雪梅.浅谈对小班幼儿秩序感的培养[J].学前教育.2011.6.241-242
[11]李妮娜.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J].幼儿教育科学.20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