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比较法在高校国际学生国情教育中的应用
2022-04-20李凡婕汪正君李雄涛
李凡婕 汪正君 李雄涛
摘要:比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方法。在高校国际学生国情教育中运用比较法,基于客观性、全面性、发展性和矛盾性的原则,恰当应用于国际学生课程教学及“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中,通过多维度的比较,展现教育内容的客观性,增强其说服力,从而使国际学生真实准确地了解到中国国情全貌,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其知华友华爱华情感。
关键词:比较法;国际学生;国情教育
国际学生国情教育是来华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是否能够为党和国家培养未来在各自专业领域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往、与中国人民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整体形象,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抓手,是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前我们开展国际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比较法应用的意义
著名的科学家乌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法就是在一定的可比条件下,将两个及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帮助人们了解事物的异同点及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质及其特点的一种方法。
由于历史、语言等原因,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舆论环境通常充满了对中国的曲解。在这样的舆论环境成长起来的国际学生,不可避免的对中国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和误会。即便是同一事实,由于文化背景、成长环境、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国际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也会存在巨大的不同。在这种中外文化差异显著、客观事实曲解的背景之下,合理运用比较法,引导国际学生认识和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则变得尤为重要且有意义。
既然是来华留学,国际学生身处中国,就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和接触中国。因此,在开展国际学生国情教育的过程中,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国际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现状、历史进步、客观制度,从而将国际学生真正看到的中国和西方媒体描绘的中国进行比较,能有效拆穿西方舆论界的谎言,破解国际学生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改善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观感,使其对中国真正产生兴趣和友好情感。
二、比较法应用的原则
1、客观性与全面性
在国际学生国情教育中使用比较法,首先要确保客观性与全面性。一是信息搜集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往往是由于他们既往经历中获取的不客观信息,才容易导致他们对中国产生不客观的评价。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各种各样,信息本身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我们在搜集信息时一定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素材的客观准确;要优化信息获取渠道,全方位、多维度筛选过滤。二是信息传递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在国情教育的过程中,着眼事实、摒弃偏见,对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行全面辩证地分析,准确、正面地传递,不夸张、不臆断,不片面、不狭隘。
正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贯彻不传谣、不信谣的态度,坚持科学防疫,整个过程中传递的客观信息带来的有效防疫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就影响了国际学生对新冠疫情、中国疫情防控、中国态度的客观评价,国际学生对中国肃然起敬的同时,也让西方关于中国防控政策的谣言不攻自破,甚至激发国际学生自发地发出国际声音、粉碎谣言。因此,坚持信息的客观性、全面性,不用刻意烘托渲染,但可以重点选择国际学生感兴趣、对比性强、渠道可靠的信息作为比较的素材,帮助国際学生了解事实真相,并在持续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意识以及理性分析的思维方式,客观全面地认识、分析问题。
2、发展性与矛盾性
其次要坚持比较的发展性与矛盾性。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环境中,比较的事物与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当我国处于不同发展环境时,我们会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会存在不同的发展矛盾和内在力量。因此,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内生动力,把握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变”与“不变”,有助于把握国际教育的比较规律,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才能更好地向国际学生说明诸如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为什么中国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什么中国要进行脱贫攻坚,为什么中国要实施乡村振兴,为什么中国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
三、比较法的具体应用
1、比较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汉语学习和中国概况等通识教育课程。语言学习是不少国际学生来华后面临的首要挑战,而语言的学习对于国际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认知能力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相互作用。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将会对即将学习的第二外语产生影响。汉语是国际学生在母语系统已经牢固树立的情况下建立的其他语言体系,当他们在用汉语进行交流时,会试图借助母语体系的表达习惯来进行表达。因此,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语音学习上,可以借助其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影响,将汉语和英语的发音进行对比学习,启发学生记住其表达中的异同点,借助其对英语的发音习惯帮助其学习汉语的发音;在语境和语法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汉语和其母语体系的差异,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体系的表达方式和使用习惯,让学生体会中外文化差异,总结出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概况等通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巧用横向比较法,通过将不同国家、不同洲际、不同文明之间的地理概况、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状况、学术科技等方面进行整体比较,使其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及优越性,感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带领下,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历经百年奋斗,实现中国民族全面小康的奋斗故事。也可以将中国国内的各省份进行局部对比,使国际学生感受到我国的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感受不同地区人民表现在社交、饮食、习俗等不同文化要素上的差异,使其加强文化适应的同时,能直接、真切的认识我国的地域文化,并由此了解中华文化的全貌。
2、比较法在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除“第一课堂”的灌输式学习之外,形成以学校、社会,任课老师、辅导员、职能部门等紧密联系的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满足国际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第二课堂”,对高校中国国情教育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高校举办的各类国际文化节,通过服装、美食等多元方式在校内展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对比表现形式,让国际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不同文化。各类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国际学生现场感受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承,从而通过切实感受环境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体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魅力。此外,在国际学生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活动中,运用纵向对比法,例如在参观中国农村的过程中,使其对比经过“改革开放”、“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政策的中国农村在短短几十年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深入中国社区进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给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带来的改变,让国际学生在实际的见闻中真正了解、感知中国政策的成效、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民生的改善,由此更加理解当代中国的价值内核。
国际学生文化体验活动通常以校园活动、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为核心,结合文体活动、学术论坛、节日体验、学生社团等方式,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体现中国同其他国家、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以国际文化节为例,国际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摆出自己国家的文化小窗口,展现本国文化特色,不同的国家在同一个空间内共同展示,通过不同文化的碰撞、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仅能加深国际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更是能够增强他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进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带领国际学生实地参观、现场考察的方式,通过切身见闻,体验中国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名人轶事、方言美食等,体现“真实中国”与“评价中的中国”的比较。“百闻不如一见”,带领国际学生走访学校所在的城市及周边城市,更能感知地域文化的魅力,展现真实的中国风貌。同时,也可以巧妙利用时间节点,实现同空间中的时间比较。在这方面,位于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一些成熟的经验。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国际学生参观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在参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极速建成的全过程中,回望武汉一年以来的复苏之路,感受“英雄之城”的涅槃重生,引导国际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抗疫成果的来之不易。同时,学校还鼓励国际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社会调研,走访社区、企业,深入感受中国发展,通过对“曾经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例如学校带领学生参观了“中国建筑科技博物馆”,在古代至现代的中国建筑模型陈列中,感受中国建筑的发展演变、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民的智慧力量;赴华为武汉研究所,了解华为公司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概况,感受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国际学生“连心桥”志愿服务队深入學校社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在走访中国社区、感受中国社会和民生发展、服务社区老人的同时,了解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活动都较好地促进了国际学生对中国国情的学习和理解。
四、结语
在高校国际学生国情教育中合理运用比较法,基于客观、全面、发展、矛盾的原则,不仅能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课程知识,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了解、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它不仅可以帮助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还能引导国际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这样,从而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向他们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只有引导国际学生建立理性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接纳并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加强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制度的认可,从而达到培养国际学生知华友华情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雅姗.新时代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基于本科学历生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8):33-35.
[2]胡清国,张雪.对话理论视域下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教学探析[J].海外华文教育,2020(03):11-19.
[3]孙望舟,王倩.“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在留学生培养教育中的作用[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8(04):57-61.
[4]韩英.比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06):163-164.
[5]徐希云.坚持比较学在国情教育中的正确运用[J].文教资料,2017(31):133-134.
[6]李雄涛,刘建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来华留学生“走进中国”品牌活动为例[J].科教导刊,2020(6):58-59.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思政教育研究与高教管理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国情教育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51211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