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富达:“真正体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2022-04-2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委员

“大陆人民很热爱台湾同胞,把我们当作自家兄弟,让我们选自己的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田富达(1929- ),高山族,台湾新竹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届至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国家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台湾民主政治同盟(简称“台盟”)总部第一届理事,台盟第二、三届副主席等职。

他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1949年与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为数极少的健在者之一;他是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唯一一位高山族台湾籍代表;他不仅是第一届至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是第一届至第八届连续44年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是目前全国人大历史上专门委员会委员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就是田富达。

刚满20岁的他参加了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

1929年,原名尤明·巴都的田富达出生在台湾新竹县关西镇,祖祖辈辈都是居住于此的泰雅人。以狩猎为生的泰雅人是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的一支,剽悍尚武,在日据时期多次举起刀枪反抗压迫,因而屡受镇压,生活困苦。

1945年11月,田富达被国民党骗去当兵,他和近万名高山族子弟被押往祖国大陆,随国民党军队转战福建、浙江等地。1947年1月9日,被困山东鱼台的国民党军队投诚,田富达从此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那天,衣衫褴褛、鞋底洞穿的田富达,从人民军队手中接过崭新厚实的棉衣、棉鞋,“是共产党,是毛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留在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里,随后跟随第二野战军辗转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参加了8次战斗,两个大战役。在二野渡黄河南下作战前夕,刘伯承、邓小平亲自作出指示,安排二野的高山族战士到晋冀鲁豫军政大学(1948年3月后更名为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8年10月,田富达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9月,刚满20岁的田富达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他是参会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田富达说:“台湾人,不论在日本侵占时期,还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从来都是‘二等公民’,高山族更是‘三等公民’。但中国共产党很重视提高台湾人民的地位。台盟一个地方性的组织能作为一个党派单位参加新政协;我一个高山族青年能作为本民族的代表,参加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业盛会,并参与国家大事的协商,这在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1949年10月1日,作为唯一的高山族代表,田富达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开国大典那一天,第一届政协委员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大约有600多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30多万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汇集成人的海洋。下午3时整,我们站在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宋庆龄、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身后,亲耳聆听毛泽东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的洪亮声音。”

当听到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田富达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大陆人民很热爱台湾同胞,我很感动,也体会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1953年,田富达听说国家要选举产生乡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十分激动:“选举人大代表,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恐怕对于我们民族来说,也都是第一次。高山族祖祖辈辈以打猎为生,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犯比较频繁。尤其是日本占领的50年间,高山族的地位很低。日本人把高山族赶到山里,用铁丝网隔离起来,我们到外面买食盐、生活用品和工具等,都要开路条,日本警察批准了才能下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我们才能选举自己的代表,才真正体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这一年,田富达被选为福建省的全国人大代表。紧接着1954年夏天,福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田富达正式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田富达说:“我被选为人大代表以后,觉得责任很重。我是第一届政协的代表,参加过第一届政协会议。但全国人大代表是一层层选举出来的,人民选举出来的,当然觉得责任更重大,也更光荣。同时,我又是台湾少数民族的代表,大陆人民很热爱台湾同胞,把我们当作自家兄弟,让我们选自己的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以,我很感动,也体会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令田富达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的开幕词:“毛主席提到了‘四项任务’:第一是制定宪法;第二是制定各種重要的法律,像全国人大组织法、法院和检察院组织法等;第三是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第四是选举国家领导人。除此之外,毛主席还特别提到,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田富达回忆:

第一届全国人大共有3个台湾籍代表名额。一个是在天津代表团的大公报社长李纯青,还有福建代表团的谢雪红和我。他们两个都是汉族,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只有我是高山族。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那年我25岁。1954年开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福建代表团住在北京饭店。家在北京的代表一般不驻会,开会期间每天都专门有车接送。开会地址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全团会时福建代表团是在全国工商联的一个会议室。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20多名人大代表中,包括了我国各民族和各阶层人民的代表。其中少数民族的代表共有178名。由于我们国家有50多个少数民族,各自语言不同。开第一届人代会的时候,即使壮族的代表懂汉语的也都配专人坐旁边当翻译。那时,少数民族的人大代表大部分是能听懂汉语的,但是像新疆唐古拉山底下的柯尔克孜族代表,由于地处偏僻,他们对汉语是一句都听不懂,大会为他们配了一对一的翻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少数民族代表服务的工作人员有很多。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根据主席团提名,会议通过了80多人的第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名单。因为第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的委员人数较多,每个民族至少有一个民族委员会的委员,有的民族还有好几个委员,这些委员又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民族委员会的全体会议一般都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开,或者接着开。开完第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一次会议后,我就从国家民委调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当时民委有35个工作人员,下设三个办公室:一个秘书组,管行政与干部,还负责后勤工作;一个法案组,专门负责民族立法,当时有一个任务就是围绕民族自治法开展调查研究,起草民族自治法;还有一个调查研究组,我在调研组任副组长。

在第一届人大期间,每年都要到下面搞一两次调研,去了很多地方。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广西、西藏。1955至1956年,四川甘孜藏区、广西、云南等很多地方还不通车,没有公路,只能骑马和步行。那时条件很艰苦,我们下去搞调研都是背着背包,自己带着被子、水壶,一般住在老乡家里。藏族地区我是在1956年以后去的,在甘孜搞土地改革试点。

“第四届全国人大的时候,正式成立了台湾团,表明全国人大对台湾工作更加重视”

田富达对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们有很深的印象:“吴传玉是游泳运动员,是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1953年在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夺得100米仰泳冠军,为新中国首次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那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比赛场上升起……刘永生是位老红军,闽西的抗日根据地游击队司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他在福建省任军区副司令员和副省长。他为人非常爽快,没有一点架子。因为我会说客家话,容易沟通,所以我们经常一起聊天……”

1975年之前,田富达都是福建省的全国人大代表。田富达说:“那时候因为高山族在大陆的人数不多,大部分都在福建,所以台湾的代表都安排在了福建代表团。直到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的时候,正式成立了台湾团。台湾代表直接组团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天大的喜事,大家议论纷纷。组建台湾团,表明全国人大对台湾更加重视,我作为高山族人,感觉自己的担子更重了,更要积极参与这些事,心情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单独找我了解情况。他问:‘你们高山族干部文化水平怎么样?’我说:‘很低。’周总理说:‘得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于是,我写了一个关于加强高山族干部学习的報告交给中央统战部。后来听说,这个建议很起作用,中央民族学院里专门成立了高山族政治班,培养了50多个人而且形成了惯例,最终为高山族培养了130多名干部。”

田富达在全国人大民委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走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感受很深:“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与成立前相比,人身权利、经济条件、生活质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在参加民主改革实践的工作当中,深深体会到劳动人民要求解放自己,要求改变地位、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而且逐步得到了实现,我内心非常高兴。”

(责编/张超 责校/李希萌、陈小婷 来源/《寻访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田富达》,夏莉娜/文,《中国人大》2008年第22期;《白了少年头的半世纪回乡路——访台盟中央原副主席田富达》,佚名/文,《新华日报》2017年11月29日等)

猜你喜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委员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看望委员、代表
全国人大会议
目击
目击
代表、委员风采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