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口述细节
2022-04-20
1954年9月,中南海怀仁堂迎来了一千多名意气风发的“新中国的主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们中有93岁的齐白石,也有19岁的郝建秀;有工业劳模王崇伦,也有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农民申纪兰。本专题选取13位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讲述他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故事。
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为了顺利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3年4月起,人口普查、选民登记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掀起了规模空前的选举热潮。对长期饱受封建专制压迫、从未真正行使过选举权的老百姓来说,这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各地投票之日就像盛大节日,选民们穿上整洁的衣服,兴高采烈地来到选举站,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经过一年多普选、逐级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选出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千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六亿人的嘱托,以主人翁的身份来到北京。
《人民日报》刊登的《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这样写道: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放下鎬头,放下笔杆、圆规……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量着国家的大事。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对人民革命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有很多是各个民主党派、各个民主阶层的代表者,他们是六亿人民的共同意志的表达者。
值得一提的是,1226名来自全国的代表中有少数民族代表178名。这些少数民族代表中,很多是当时所称“上层人士”,即地方首领或者世袭贵族。有的还是在历史上曾得到中央王朝册封的掌印土司,土司代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带着地方的责任感赶赴北京,他们从旧社会的“主人”转变为新社会的主人,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代表们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一些代表的进京路曲折艰难:申纪兰是骑着毛驴出发的;李桂英在进京途中坠马受伤;傣族代表召存信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时,从西双版纳到昆明要翻山越岭,走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途中还常有小股国民党残匪和土匪出没,他每次到昆明都有6名护卫同行。
路途遥远没有削弱代表们参会的热情,他们期待着见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期待着行使民主权利。开幕式上,毛泽东讲话后,掌声经久不停,很多代表拍红了手掌、湿了眼眶;为了真正能够代表人民,他们深入群众中,了解民情;还有很多女性代表在怀孕生子的特殊阶段坚持参会……
第一次当全国人大代表,他们也忐忑、生疏,但在党中央和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成果显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讨论和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和通过了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已经胜利召开,回首68年前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仍有太多值得铭记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