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苦与乐
2022-04-20刘道玉
刘道玉
在人类的历史上,文字、印刷术和书籍的发明,对于传承知识、技术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在学校诞生以前,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都是限于家庭或部落之中。最早的学校诞生于约三千五百年前两河流域的“泥版书屋”。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学习场所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各级和各类学校。
自从近代学校出现以后,就也有了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教师,以及以读书为目的的学生。鲁迅曾经说过,读书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如学生为升学,获得相应的毕业文凭;教师为讲授备课而读书。二是嗜好的读书,如为兴趣读书,为了从事某种学术研究或写作而读书。就主观能动性来看,第一种读书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而第二种全凭自觉性,因而也就不觉得读书是苦差事,一个有价值的学者无论何时何地,只知道一往情深读下去。
孔子没有上过学校,其学问都是自学而来的,他堪为嗜好读书的最典型代表,因而成为至圣先师。这就如管子所说:“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孔子在《论语》首篇第一句就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意思是说,学习了时常温习是很快乐的事。他甚至极而言之,“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一种学习的极境,把学习掌握了真理与死亡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们也都勤奋好学。有学生问道:孰人好学?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在这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环境中,才涌现出了弟子三千和七十二贤人的群星灿烂的景观!
但是,随着教育的功利化,世俗名利诱惑的增多,教育中的惩罚或变相惩罚现象日趋严重,随之也就出现了读书苦与乐的分野。翁森曾经写过一首长诗《四时读书乐》,以春、夏、秋、冬为背景,描写了读书的心境与乐趣。他在最后一句写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是一首高雅的劝学诗篇,以梅花寓意读书,在刺骨北风的呼啸下,寒梅傲雪凛霜怒放,真是梅花点点,沁人心脾。数九寒冬是最冷的时节,一个读书人不觉其苦,反而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这是读书的高境界。一颗玉心,兼容天下,胸中才情,尽在书中。
极具讽刺的是,在《四时读书乐》的同时,民间也流行一首《四时不读书调》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收拾书包好过年。”很显然,这是怕苦的人发出的哀叹。读书的苦与乐的区别在于,不读书的人是在混,而爱读书的人以苦为乐,他们重在从书中吸取精华。著名学者杨玉清在《论读书》一文中写道:“以读书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读书人呢?我认为,一个懂得知识的价值,身体力行地践行“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前者是在于应用,而后者是在于创造和发现真理。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的绝妙之处在于,他从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三首词中,各撷取一个妙句,遂组成了“境界说“。其实,《四时读书乐》与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一致的,无论读书还是做学问,都是一种心灵活动,绝对需要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以苦为乐的精神,否则将一事无成。
元朝作家白朴在《喜春来》曲词中有两句词是:“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这既是瓜果生长的自然规律,也蕴含着读书由苦到甜的过程。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读书到苦方觉甜”,发表在2011年2月15日《人民日报》上,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这是我切身的体会,我的一生经历就是一个“苦”字,自幼在农村受苦,十年寒窗苦读,工作中是埋头苦干。我经常勉励自己,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苦、苦、苦,不苦何以有幸福?孟子也教导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宿丧其父”,由母亲教育成才,这是他成为亚圣的真切体会和真实写照!
我对读书的苦乐观是,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是互相转化的,先苦后甜,苦尽甘来,这是普遍的规律。那么,读书苦在何处呢?阅读、分析、归纳和记忆,这些都是艰苦的思维活动,自然是苦其心志的。读书的乐趣又是什么呢?我曾经有一句自律的信条:苦读知书味,创造乐无穷。知识的背后是智慧,而智慧是灵感的源泉。所以,智慧、灵感和创造是逻辑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人获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并且能够造福于民众,这岂不是非常快樂的事情?同时,古人也反复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都是形容一个读书人的素养,当你欣赏到知识的价值和美的时候,难道不感到快慰吗?
苦与甜是相互转化的,不仅有正向转换,也有逆向的变化。在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有两句劝学的歌词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词表明,万物盛衰有时,江河东流不再归,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自然规律,以此来劝导青少年要珍惜青春韶华,努力学习,建功立业。否则,到了老年,将一事无成,即使悲伤又有何益呢?在现实的生活中,这种正反面的例子,难道我们还见得少吗?前车之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我国古代被称为“书香之邦”,可是现在,中国人阅读书籍平均只有四点三五本,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我国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即使考不上一本大学,上个二本、三本或民办大学,几乎不受门槛的限制。于是,就出现了大批混文凭的学生,这类人很难学到真正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一个人立志永远不会嫌晚,立志如山,通达如水。曾有一位老妇人八十岁开始写作,果然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作家。一个老人能够做到,难道我们年轻人做不到吗?立志从读书开始,书籍既能够励志,又是青年人走上成功的阶梯。因此,我奉劝年轻人,振作起来,参加到祖国的建设中来,既成为国家建设的一分子,又创建出体现自身价值的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