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装配式盖板涵洞通道设计
2022-04-19蒋云飞
蒋云飞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30)
0 引言
装配式盖板涵洞具有结构合理、受力稳定、质量可控、经济、美观等多重应用优势。工程设计人员应高度重视装配式盖板涵洞,做好设计工作,切实提高设计水平,以充分发挥出该类结构的优势。
1 标准化装配式盖板涵洞通道的应用优势
(1)结构承载性能良好,通行效率与过水效率均较高。
(2)结构的施工方法合理,采用整体现浇法,可根据现场的地基特点灵活优化施工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
(3)遵循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便于构件制作、安装,施工的标准化程度较高。
(4)普遍采用薄壁结构,具有轻质化的特点,有利于材料的回填与压实。
2 标准化装配式盖板涵洞通道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标准化装配式盖板集4部分构件于一体,具体如图1所示。此类结构形式有如下特点:
图1 台背填土摩擦力示意图
(1)结构长度可调,即可根据需求灵活组合不同长度的节段,提升施工的灵活性。
(2)各结构标准节段的组成合理,包含顶板、底板及两处侧墙。按照设计图纸组装成型后,先浇下部底板,然后再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上部顶板,结构兼具稳定与灵活的双重特性。
(3)可根据需求灵活调节侧墙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建筑高度要求,解决了施工限制过多的问题。
(4)顶板、侧墙结构均采取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方法,建立流程化施工模式。一方面,标准化的方法可保证顶板、侧墙的质量;另一方面,各道工序紧密衔接,可高效推进施工进程,提高施工效率。
3 标准化装配式盖板涵洞通道的结构计算
(1)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工况,在此条件下分别展开计算与验算,确保桥涵结构的可靠性。
(2)在施工阶段,标准节段侧墙按悬臂压弯结构计算;结构成型过程中对关键部分进行连接处理,即上端与顶板铰接、下端与基础底板固结,将此时构成的结构作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由此展开计算。
(3)对于构件的尺度、受力条件及断面配筋,在计算时除考虑基础的受力要求外,还要兼顾多类条件,如设计规范、环境标准,由此确定特定场景下的保护层厚度、最小配筋率等相关参数。
4 标准化装配式盖板涵洞通道的结构设计思路及方法
4.1 基本设计思路
(1)盖板通道、涵洞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此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设计安全等级均为一级。
(2)结构所处环境主要为温暖或寒冷两类,现场的土壤、水不会侵蚀结构。对此,在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中,考虑强度等级至少为C25的混凝土,抗冻等级F250级,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75kg/m3。对于普通钢筋,为保证防护效果,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具体分情况考虑,为箍筋或构造筋时不小于20mm,为受力主筋时不小于30mm。部分钢筋与基础结构直接接触地下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此时箍筋及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受力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必要时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以保证防护效果。
(3)盖板通道侧墙具有偏心受压的受力特点,为使该部分结构保持稳定,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5%,并遵循对称配筋的基本原则。
4.2 截面设计
截面设计采用多折线设计法,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根据需求调整截面形状,保证各项截面参数的合理性,基本应用要点为:
(1)以内轮廓线为准,准确布设截面轮廓基线;
(2)参数控制方面重点考虑截面的标准宽和标准高;
(3)定形参数重点考虑3项,即底板净宽、侧墙底宽、侧墙倒角宽;
(4)截面内轮廓线考虑连续折线的形式。
4.3 节段设计
(1)节段的纵向标准长度考虑1m和2.5m两种情况,较为特殊的是1m长的节段,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将其设置在高处。
(2)按照先低后高的顺序依次将各节段安装到位;对于最低处采用1m长节段的情况,有必要采取防倾倒措施,保证节段的稳定性。
(3)盖板通道、涵洞节段间设置承插口。
(4)严格控制沉降缝的间距,要求该值不超过7.5m,具体视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灵活调整,必要时用1m或2.5m长的节段予以调整。
(5)节段接缝、沉降缝与盖板通道、涵洞的纵坡线垂直。
(6)纵坡较大时,为保证首个节段的稳定性,采取纵向、横向支护措施,以免因支撑力度不足而失稳。
4.4 构件设计
(1)盖板通道节段集多部分于一体,具体包含顶板、底板、两侧墙。
(2)为发挥出钢筋的受力作用,将主钢筋、分布钢筋及架立钢筋3部分均设为稳定性较好的钢筋骨架。
(3)以HPB300钢筋为原材料制作预制构件吊环,成型后应力标准值不超过50MPa。
4.5 连接措施
(1)结构下部施工时,用现浇混凝土底板连接;明式通道顶板纵向间为铰缝钢筋连接;各类暗式通道的顶板,用密封胶黏结。
(2)施工现场的地基土质有明显变化时,有必要设节段沉降缝,填挖交界部位也应设置。无论何处的沉降缝均要贯穿整个断面,但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盖板通道、涵洞较特殊,此处无需设置沉降缝。若设置沉降缝后出现渗漏问题,应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胶、沥青麻絮填塞,保证沉降缝的严密性。
4.6 洞口设计
(1)洞口部分优先选择标准节段,必要时以现浇的方式施工成型。
(2)洞口为挡墙结构时,设混凝土一字墙,厚度不小于40cm。
(3)过水洞口施工过程中设不小于2%的纵坡(沿水流方向)。
(4)盖板通道、涵洞处的纵坡超过5%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地形、地质等基础条件,按陡坡涵洞设计;为削弱水的冲刷作用,在进出水口处设消能设施,较为可行的设施有急流槽、跌水井。
4.7 防漏设计
综合考虑结构形式、现场的水文条件等,选择合适的防漏方法,挑选优质的防漏材料。结构沉降缝的防渗漏处理可选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而对于盖板通道、涵洞接缝部分,可在侧墙外覆盖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顶板处施工C30抗渗混凝土,厚度按10cm进行控制。沉降缝处侧墙、顶板外侧两部分均可覆盖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8 基础设计
(1)结构底板作为宽扁基础使用,在基础和地基间设砂砾层(要求此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颗粒的粒度尽可能保持均匀,厚度在30~50cm内)和C2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5cm)。除此之外,在施工垫层时,顺路线方向每边应比结构宽50cm,以充分发挥垫层的支垫作用。
(2)路基边坡为挡墙时,垫层两端设C25混凝土卡墙,设计深度按“底板厚度+15cm”控制,厚度取50cm。施工卡墙时,要求该结构与底板上缘平齐并与垫层同宽。
(3)洞口部分施工时,一字墙与管节凿毛连接;若设置八字墙,则要求基础前端与截水墙平齐。
5 结语
综上,为保证标准化装配式盖板涵洞通道的施工质量,需根据工程规范组织设计,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注重对结构形式、结构尺寸等细部的优化,得到优质的设计方案,作为施工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