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2-04-19蒋伟峰任以胜

关键词:示范村海南岛美丽

许 艳,孙 思,蒋伟峰,任以胜

(1.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3.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内涵定义起源于浙江省安吉县于2008 年颁布的《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该纲要提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的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目标[1]。在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于2013年成立了科教司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颁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2个文件,建立了政策投入、技术支撑和创建管理3大体系。至此,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架构、思路架构和创建架构基本搭建完成。之后,财政部将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归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浙江、贵州、安徽、福建、广西、重庆和海南7省(市)被列为国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首批重点推进省(市)。自农业农村部于2014年部署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以来,截至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累计达1 178个,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帮助,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的重要见证[2]。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作为中国政府逐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研究内容上,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有较为广泛的探讨,涉及到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挑战[3-5]、建设路径[3-4,6-7]、建设经验[8-9]、建设评价[10]等多个方面。在研究尺度上,主要涵盖全国和省域两个空间尺度,其中以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发展经验研究最为典型,包括安吉、仙居、江山、乐清、永嘉、龙溪、萧山等多个典型案例地[11-14]。海南岛地处中国南端,具备生态和环境资源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推进下,美丽乡村示范村已经成为海南岛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亮点,但目前关于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地理学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优化发展路径与建议,以期有助于海南岛今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选址和建设工作。

1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海南岛是海南省的主岛,地处南海(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陆地总面积达33 900 km2(图1)。海南岛中部多山,沿海和北部较平坦,森林面积占海南岛陆地面积的62.1%(2018年底),海岸线长达1 944.4 km[15]。基于海南岛富集的光、热、水资源和海岸线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岛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海南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载体。海南岛拥有全国一流的生态优势、自然优势、环境优势和绿色优势,为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中央财政启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海南作为首批重点推进省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图1 研究区范围Figure 1 Scope of study area

1.2 数据来源

2016—2018年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录来源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官网(http://agri.hainan.gov.cn),共计405个,其中第一批39个,第二批170个,第三批196个。利用百度地图定位获取每个示范村的空间坐标数据后,以ArcGIS10.7为技术平台构建空间属性数据库并制作成图,其中,地形地貌、河流、交通等基础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http://www.geodata.cn)和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search),资源概况、各地区GDP 等统计数据来源于2016—2019 年《海南统计年鉴》(http://stats.hainan.gov.cn/tjj/tjsu/ndsj/),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政策扶持资料主要来源于相关新闻报道和已有研究文献。

1.3 研究方法

1.3.1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是用以描述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类型和相互邻近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用其描述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点状空间分布要素。最邻近指数的测算公式为[16]

式中,Gini为海南岛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尼系数,wi为某个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占全岛总数的百分比,n为地区数量,C为分布均衡度。Gini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Gini愈接近1说明该区域内的地理空间要素愈集中,分布均衡度C愈小。Gini愈接近0 说明该区域内的地理空间要素愈均衡,分布均衡度C愈大。

1.3.3 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是地理学中用以描述地理现象空间分布与结构的重要指标,是利用移动单元格对整体点和线密度进行估计。本研究用其描述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的密度属性。核密度估计值的表达式为[18]

式中,g(x)代表核密度估计值,xi代表i点的空间坐标位置,s代表空间上坐标点的数量,h代表带宽,K代表核函数。依托核函数K和带宽h进行核密度估计。点分布密度越高,区域事件的发生概率越高;点分布密度越稀,区域事件的发生概率越低。

1.3.4 地理联系率

地理联系率反映了区域某一要素与本区域其他某一要素在地理分布上的关联程度,以此反映不同要素间空间结构的差异,本研究用其分析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布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地理联系率的计算公式为[19]

式中,L为地理联系率,Xi为i地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数量占全岛的百分比,Yi为i地区GDP占全岛的百分比,n为地区数量。地理联系率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0,数值越大表示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越高,空间联系程度也越高;数值越小表示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越不密切。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特征

海南省于2016年首次提出“百镇千村”战略,美丽乡村示范村随之成为海南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和重要载体。秉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与发展目标,海南省要求每个乡镇和每个市(县)每年须分别建成1~2个和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截至2018年,海南岛已经分三批建成40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根据考核综合评分划分为五星级、三星级、一星级3类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级分布Table 1 The 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 of model village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Hainan Island

统计发现,3年来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建成数量快速增加,由2016年的39个增长到2018年的196个,表明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得到了各市(县)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进,总体呈现较强的发展势头。从2016—2018年新建成的各级别示范村看,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呈现出明显的建设转向:2016年主要以建设三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主,数量占比达到71.79%;2017年和2018年一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建成数量大幅增加,2018年共建成210个,较上年增加42个,同比增长51.85%,表明一星级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主导方向。利用ArcGIS 10.7 软件中的平均最近邻(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分析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集聚度,结果如表2所示。五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趋于随机型分布,三星级和一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均趋于凝聚型分布,不同等级的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表2 海南岛不同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最邻近指数及分布类型Table 2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and distribution type of model village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of different grades in Hainan Island

2.2 空间均衡特征

如图2所示,海南岛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总量在10~19区间为集中值,分别有三亚市、儋州市、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总量在20~29区间的最少,仅有澄迈县和屯昌县;总量在30~49区间的有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约占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总量的52.35%。

图2 海南岛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统计Figure 2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model village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various cities and counties in Hainan Island

利用公式(2)和公式(3)进一步分析海南岛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均衡度。结果如表3 所示,海口市和文昌市的基尼系数Gini均大于0.5,分布均衡度C处于0~0.5区间;其他市(县)的基尼系数Gini均小于0.5,分布均衡度C处于0.5~0.9 区间。表明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区域均衡程度不一,海口市和文昌市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分布较其他市(县)集中。

表3 海南岛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均衡度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equilibrium of model village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Hainan Island

2.3 空间密度特征

为探究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在空间上的分布集聚点,借助ArcGIS10.7软件,将海南岛405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以落点形式处理,绘制矢量地图并进行核密度估算,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的集聚点演变规律如图3所示。整体而言,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具有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分布差异特征(图3a),高密集区集中在海南岛东北地区,存在5个中心密集区(分别为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和屯昌县),低密集区主要为西南地区。第一批(2016年)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密度分布差异较为显著,海口市、琼海市、文昌市、屯昌县具有明显的高密度集聚区分布特点(图3b)。较西南地区而言,东北地区空间分布密度明显偏高,存在琼海市和海口市2个明显的中心密集区,次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儋州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稀疏区覆盖西南部绝大部分地区。第二批(2017年)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密度分布总体维持“东北密集、西南稀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图3c),相比第一批,海口市和屯昌县的核密度有所增加,琼海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核密度有所降低。第三批(2018年)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分布范围更广,密度分布更显均衡,表现出琼海市、万宁市和文昌市3个中心密集区,其余市(县)的密度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图3d)。总而言之,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总体形成了“东北密集、西南稀疏”的空间分布格局。

图3 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核密度图Figure 3 Kernel density map of model village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Hainan Island

3 影响因素分析

村庄是特定范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和“地”两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演化形成的产物,村庄的形成与分布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20]。与一般乡村相比,美丽乡村示范村有其特殊性。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分异明显,在数量、类型、均衡度、密度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图4)。以地形、地貌、河流、气候条件为主的自然地理因素为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以政策扶持、交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为主的人文环境因素为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了一定的知识溢出和资本溢出。

图4 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Figure 4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model village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3.1 自然地理因素

3.1.1 地形地貌

平坦开阔的地形地貌环境对于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选址和建设有着决定性作用[16]。如图1所示,海南岛地形整体表现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势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的穹窿构造,地貌表现为由山地、丘陵、台地、阶地和平原等多个类型构建的三大环带,由里向外依次分布于全岛。从区域环境来看,海南岛内环位于中南部地区,由一系列中、低山地貌组成,分别属于五指山、黎母岭、雅加大岭三列山脉,在全岛总面积中所占比重为25.6%;中环为中、低山外围的丘陵地貌单元,北部、西部、南部的分布面积较大,在全岛总面积中所占比重为13.5%;外环由台地、阶地和平原等地貌单元构成,是三大环中面积最大的一环,在全岛总面积中所占比重为60.9%,大范围的平原地貌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因此就全岛而言,外环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数量显著高于内环,高程<50 m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占50.74%,高程>200 m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占10.64%。从乡村自身发展来看,外环起伏较小的平原地带更适宜农作物的种植,满足了乡村自身的生产需求,有利于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规模的扩大。

3.1.2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布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海南岛地处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具有热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整年暖热,降雨富足。从温度带上看,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年日照时数达1 750~2 650 h,年均温一般维持在23~25 ℃之间,为全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当北方进入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的冬季之时,地处南端的海南正是适宜生产瓜菜的季节,香蕉、荔枝、龙眼、菠萝蜜等热带农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庞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这也成为推动海南岛发展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重要因素。从季风区上看,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大多集簇分布在东北地区,呈现“东北密集、西南稀疏”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于全岛东部地区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全年降雨明显多于地处背风坡的西部沿海地区,充沛的雨量有效保障了乡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3.1.3 河流状况

河流是乡村聚落形成的关键因素,村庄以农为主的生产结构决定了农业生产对水源的依赖性[20]。将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点状空间分布要素矢量图与主要河流地图进行叠加分析发现,河网密布地区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较多且分布较密。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的穹窿构造地势决定了其大部分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区,导致全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布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中上游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布相对较少,下游两岸及其支流分布相对较多,如海口市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主要沿南渡江两岸及其支流分布,琼海市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主要沿万泉河两岸及其支流分布。由此可知,水系河流是影响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选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河网密度较高的地区水资源丰沛,能够充分保证村庄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且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够塑造丰富的乡村景观空间[16],为乡村旅游蓄势赋能。

3.2 人文环境因素

3.2.1 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是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有序开展和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从国家到地方,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离不开各级组织机构的设立、各类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地落实[18]。从国家层面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2021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扎实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发展工作。海南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中央财政自2016年起给予被推介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村庄每村每年150万元的扶持,并连续支持2年,为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从地方层面看,海南省政府从实际出发,针对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怎样建、应该建到什么程度、建成后要如何管理及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问题制定了不同的地方标准和政策规划,强化了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与发展的政策保障。2015年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导则》的颁布使得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有标可依、评价有据可考、管理有章可循。2017年,海南省颁布《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依靠海岛自然生态环境、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和环岛滨海、中部山地等优势资源条件,重点推进以环岛高铁、高速公路、滨海旅游公路等为基础的“美丽乡村环岛旅游圈”、以海南岛交通轴为依托的“三纵三横”(三纵即G223、G224和G225国道;三横即文昌—定安—澄迈—临高线、万宁—琼中—儋州—洋浦线和陵水—保亭—五指山—乐东—东方线)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带以及沿“三江三河”(即南渡江、昌化江、澜昌江、万泉河、太阳河、南圣河)两岸建设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带,这也是直接促成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结构和空间规模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与发展不仅受国家战略政策的影响,还受到地方政府政策和规划的影响[16,21,22]。

3.2.2 交通环境

交通环境是影响一个区域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关键因素,影响地区人口流动、物资流通和信息传递。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区位优越的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社会资源的集散地,更加有利于人口的集聚和乡村的再分布[20]。将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点状空间分布要素矢量图与公路地图进行叠加分析发现,示范村大多沿交通干线分布。为进一步揭示公路交通网附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分布特征,将点要素与交通干线的垂直距离划分为1 km等间距的4级区间。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与最邻近交通干线距离在3 km范围以内,所占比重为48.37%。由此可知,便利的交通增强了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可达性,缩小了美丽乡村示范村与外界联系的时空成本,是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选择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2.3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林网建设规划往往较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村庄整治、环境美化工作的执行情况一般较好,通常能够有效地推动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发展和经营[18]。利用公式(5)分析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程度,发现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结构与地区GDP的地理联系率为99.65,表明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极强的空间耦合性。例如,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位于海南北部,拥有成熟的城市配套设施和优越的生态自然资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经济资本和环境资本,因而该地区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长期位居全岛首位。而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白沙黎族自治县等中部地区地势较高,GDP排名相对落后,难以支持乡村全面发展,因而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相对较少。由此可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切实保障了各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稳步建设与持续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2016—2018年海南岛三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为起始点,从百度地图获取各市(县)的空间坐标数据,利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地理联系率等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2016—2018年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建成数量逐年递增,历年新建成的各级别示范村呈现出明显的建设转向,一星级自2017年以来日渐成为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主导方向;(2)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经向地带性特征,以东北地区分布较为集中,整体呈现出“东北密集、西南稀疏”的空间分布特点,海口市和文昌市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全岛示范村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不一,一星级与三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凝聚型分布特征显著,五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趋于随机型分布,各级别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类型存在明显差异;(3)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

今后,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选址布局与建设发展可从以下两个层次进行优化提升:其一,发挥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和屯昌县等东北地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核心密度圈集群优势,加快美丽乡村示范村与自身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打造拥有自身属性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类型,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其二,立足全岛乡村旅游协调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岛内不同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合理搭配,加快推进西南地区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区建设,加强旅游廊道与核心节点之间的连接,弱化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美丽乡村示范村之间的屏蔽效应与挤压效应,促进低级别美丽乡村示范村向高级别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转化,推动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朝着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实现海南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试点自2014年开始在全国迅速展开[18,23,24],已有学者对浙江[3-13,25]、广州[16]、湖北[21]等地的建设试点情况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优化发展路径与建议,对今后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选址和建设具有参考意义。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按照中国农业农村部评定细则,美丽乡村示范村应包括特色民居村、特色民俗村、现代新村和历史古村4大类型[18],但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并没有作类型属性区分,未来可进一步划定各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发展的主攻类型,以凸显其类型格局分布差异,做好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规划布局和统筹工作;其次,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差异受诸多因素制约,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存在不同的发展问题,各影响因素的驱动作用也有所不同[20],本研究仅从宏观层面揭示了区域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未能从时间维度进一步进行多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细致演变剖析,未来可进一步细化研究。

猜你喜欢

示范村海南岛美丽
中国游客的海岛旅游需求时空特征分析——以济州岛和海南岛为例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基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海南岛气候康养特征探析
粉墙黛瓦下做强“黄桃IP”吴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早春茶”开采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