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墨烯基酞菁催化剂的制备及脱硫催化活性研究*

2022-04-19薛科创张文隆

化学工程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噻吩杂化苯基

薛科创,张文隆,成 琳

(1.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2.中国石油 川庆钻探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3.陕西鸿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渭南 714000)

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不但污染空气,而且使油品加工过程中的催化剂中毒,因此,很多化学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石油脱硫的问题[1-3]。在石油的含硫化合物中,有一种噻吩,它是一个含有硫原子的五元环状化合物,而且具有共轭体系,是石油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噻吩类化合物[4,5],除去石油中的噻吩对石油脱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环境及化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6,7]。

薛科创等人[8]还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2-羟基酞菁铝的对氧化脱去乙硫醇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负载了2-羟基酞菁铝后,催化活性比没有负载碳纳米管的2-羟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高,主要是由于碳纳米管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递。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结构相似,每个碳原子都采取sp2杂化,都剩余了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形成了片状的共轭体系[9],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很适合用于制作催化剂载体,而且每个碳原子上没有参与杂化的p 电子相互连接起来,有利于电子的传递,对催化有利。耿悠然[10]等人研究了利用石墨烯对光解水的催化活性,适量掺杂石墨烯时,TiO2光解水的速率会增加,主要原因是石墨烯的加入,改善了活性组分TiO2的比表面积、能够使活性组分TiO2高度分散在石墨烯的表面,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基于前期的研究,本论文欲合成出超共轭酞菁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其结构,然后以石墨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制备成石墨烯基酞菁催化剂,最后测定此催化剂对去除油品中噻吩的催化活性,讨论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及仪器

4-(4-二甲氨基)苯基邻苯(实验室合成);Co-Cl2·6H2O(AR 阿拉丁试剂公司);硝基苯(AR 阿拉丁试剂公司);氯仿(AR 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苯(AR 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Bruker 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紫外-可见光谱仪(美国PE 公司);德国elementar II 型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Agilent7820A 型气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2 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合成

参考董国孝等人的关于酞菁的合成方法[11,12]来合成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具体反应见图1。

图1 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合成Fig.1 Synthesis of tetra(4-dimethylamino)phenylphthalocyanine cobalt

将100mL 硝基苯加入到250mL 三口烧瓶中并一直搅拌,然后依次加入4-(4-二甲氨基)苯基邻苯二甲酸酐5.34g(20mmoL)、CoCl2·6H2O 1.3g,让其分散在硝基苯中,然后加入0.2g 的催化剂(NH4)2MoO4、4.0g 尿素作为氮源,升温至180℃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

过滤除去硝基苯,将所得反应混合物球磨均匀并烘干后,分别用30mL 去离子水、30mL 氯仿、30mL甲苯回流3h,过滤、烘干滤饼。

1.3 脱硫催化剂 [石墨烯复合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制备

参照文献[8]来制备催化剂[石墨烯复合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称取0.2g 石墨烯粉末,让其分散在20mL DMF 中,然后称取0.3g 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让其溶解在20mL DMF 中,将二者混合,搅拌24h,静置后过滤,烘干溶剂DMF,最后于500℃焙烧5h,即得到催化剂脱硫催化剂[石墨烯复合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

1.4 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测试

配置含有噻吩的92#汽油溶液,浓度为5mL·L-1,准确量取25mL 此溶液,通入O2,调节O2流速5mL·min-1,加入制备的催化剂,在不断搅拌下反应,每隔30min测定一次溶液中噻吩的含量,直到噻吩含量比前一次高为止。

2 结果与讨论

2.1 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表征

干燥后,得到墨绿色粉末,质量1.51g(产率:28.82%)。采用德国elementar 元素分析仪对此物质中C、H、N 3 种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为:C 73.34;H 5.00;N 16.04,而根据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分子式(C64H54CoN12)计算的含量为:C 73.28;H 5.17;N 15.91,二者基本一致。

利用KBr 压片,测定了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红外光谱,结果见图2。

图2 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红外光谱Fig.2 FT-IR of tetra(4-dimethylamino)phenylphthalocyanine Cobalt

由图2 可以看出,在3407cm-1处有一吸收峰,这是一个很宽且强度很高的吸收峰,是酞菁分子在烘干时含有少量的水分子所致,2927cm-1处出现的吸收峰为二甲氨基振动吸收引起的,1383、1137、944、733cm-1的4 处吸收峰为酞菁环的振动吸收峰,1648和1523cm-1处为苯环的吸收峰,1284 和1248cm-1处的吸收峰是由于酞菁环中的C-N 键振动吸收引起的[13],904cm-1处的吸收峰归因于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分子中酞菁环上的C-H 键面外弯曲振动引起的[14]。

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紫外-可见光谱出现在265,316,660,685nm,和其他酞菁类似,4 个吸收峰也分成了Q 带和B 带,由于共轭效应的存在,能量降低,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这与文献[15]报道的一致。

2.2 脱硫催化剂[石墨烯复合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表征

通过元素分析仪器测定了催化剂中元素的含量;C 95.87;H 1.21;N 2.97,可以计算出石墨烯上复合的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含量为37%。

2.3 催化剂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讨论

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见图3。

图3 噻吩的去除率Fig.3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removal of thiophene

由图3 可以看出,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对噻吩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74%,持续时间达到300min,这与文献报道的四(4-羟基)苯基酞菁钴的催化活性基本一致,两种酞菁都具有共轭结构,而且共轭效应相似,但石墨烯与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复合之后,噻吩的去除率达到了82%,持续时间360min,明显高于没有复合石墨烯的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石墨烯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很高的吸附活性,有利于噻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而且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都有1 个未参与杂化的p 电子,和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共轭体系之间有了联系,更有利于在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递,使催化活性提高。

3 结论

本文制备了石墨烯复合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然后测定了此催化剂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石墨烯和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共同作用下,噻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猜你喜欢

噻吩杂化苯基
杂化化合物(C7H11N2)2[CdCl4]·0.5H2O的晶体结构、光谱表征和光学性质
无机路易斯酸脱除模拟焦化粗苯中噻吩的研究
基于Dawson型磷钨酸杂化材料[Co(2,2´-bipy)3]3(P2W18O6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吉林克雷伯氏菌2N3对噻吩磺隆的降解特性及其土壤修复作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噻吩含量
苯基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苯基硅中间体对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脉冲恒电位一步法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化学教学中的分子杂化轨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