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琴韵
——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创作(四)
2022-04-19梁茂春
文/ 梁茂春
七、陈其钢、姚恒璐等“五〇后”作曲家群体的钢琴新作
“五〇后”作曲家群体,尤其是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批人,大多因为大学停止招生而遭遇了“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命运。他们后来或者在1970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时进校补过课,或者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入学接受过音乐专业的正规教育,如陈其钢、姚恒璐、权吉浩、于京君等作曲家,这个作曲家群体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80年代走上了探索“新潮音乐”的创作路子,通过无调和噪音等新奇怪异的手段,来表现人性的异化,反讽生活的颠倒,给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突破;第二,他们的作品在体裁上非常广泛,大多在管弦乐、协奏曲、歌剧、舞剧、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等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上充分展现了创作才华;第三,“五〇后”作曲家群体中许多作曲家的艺术成就已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世界影响,获得了世界的公认;第四,他们很少集中精力于钢琴曲创作,却又都在钢琴创作上做过探索,留下了很有影响的钢琴作品。
陈其钢的钢琴曲
陈其钢(1951—— ),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黄岩。受家庭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从小唱过京剧、拉过二胡。197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84年赴法留学,成为当代音乐大师梅西安的关门弟子。
2000年,陈其钢谱写的钢琴曲《京剧瞬间》,是应“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组委会”委约创作的,作为当年“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的必选曲目,大赛还专门为这首作品设立了“陈其钢作品演奏奖”,这是国际上第一次为一位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专门设立的奖项。《京剧瞬间》在演奏技术上有相当大的难度,音乐素材选自京剧中的“行弦”音乐,主题经过了诸多变化,将中国京剧音乐元素与无调性、多调性作曲技法相结合,既有鲜明的中国韵味,又有现代音乐风格,两者“复合”得相当巧妙。
2009年,陈其钢受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委约,谱写了钢琴协奏曲《二黄》。这部作品的音乐素材和《京剧瞬间》相类似,是来源于传统京剧中的〔二黄原板〕。整部作品的音乐非常安静,带着一点儿忧郁情感。作曲家沉浸于他所熟悉和热爱的传统音调之中,为这些音调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深深的惋惜。
2015年,陈其钢还谱写了钢琴与乐队的《乱弹》,这是为纪念他英年早逝的儿子而创作的。但是音乐并不沉溺于伤感之中,相反,全曲充满了生气。陈其钢说:“《乱弹》的整体旋律是生机勃勃且欢乐的,就如同我儿子的个性一样,我的儿子与我在音乐中共存……”《乱弹》从寂静中开始,一个五声性动机经过了无数次变奏,最后在热烈的音乐中结束。作品中有对逝者深沉的爱,也有温情的回忆和热情的告慰。
姚恒璐的钢琴创作
姚恒璐(1951—— ),北京人,1989年赴英国利兹大学学习作曲,1994年获该校作曲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多有建树。
姚恒璐是“五〇后”作曲家群体中最重视钢琴曲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早期创作(即20世纪后期)中就有不少钢琴作品,如钢琴组曲《雁北印象》(1981)、《童心集》(为青少年而作的钢琴作品,1986)、整体序列钢琴小品《镜像与透视》(四首,1990)、《五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1990)、钢琴曲《原始的音迹》(1991)等。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大多是为琴童谱写的小型作品,如《雁北印象》采用了他早年在山西插队时所听到的当地民间音乐素材,带有黄土高原的生活气息;《童心集》的灵感来自其儿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描绘了《拍皮球》《捉迷藏》《小司机》等种种儿童游戏。1989年姚恒璐赴英留学专攻作曲专业,此后的钢琴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对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的学习和尝试,如整体序列钢琴小品《镜像与透视》采用了确定的数列来控制音的时值和节拍,又采用“镜像”和“透视”这两种基本结构形式,在严格的逻辑中探索着自由情感的流动;在《五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中,变形化地采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既有现代感又有民族风格的音响;而钢琴曲《原始的音迹》则采用了音乐动机自由贯穿和音级集合的方法,探索着“中国音乐素材和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创作路子。
21世纪以来,姚恒璐钢琴新作品不断,主要有:《北京童谣五首》(2005)、钢琴组曲《琴韵拾遗》(2006)、钢琴组曲《十二生肖》(2010)、钢琴四手联弹《萌》(2014)、《少年组曲》——钢琴小品六首(2014)、钢琴六手联弹(及小军鼓)《少年鼓号之畅想》(2014)、钢琴四手联弹三首《幼儿园的歌》(2015),以及《钢琴创意曲五首——为山西“祁太秧歌”主题而作》(2015)等。
新世纪姚恒璐的钢琴作品,也有一部分是专为中国琴童而创作的。《北京童谣五首》的音乐素材来源于作曲家童年时的音乐记忆,都是当时北京孩子们游戏时唱的歌谣。传统的北京童谣曲调中,又加进了许多现代音乐的因素(如不协和音、多调性、音调变形等),是传统童谣和现代音乐的混融。
钢琴组曲《琴韵拾遗》采用了中国古代的琴曲音调,又与西方专业音乐体裁(如“恰空”“帕萨卡里亚”等)相结合,对中西音乐的交融进行了探索。包括了《凤凰台上忆吹箫》和《木兰辞》等五首。《凤凰台上忆吹箫》采用了《东皋琴谱》中的古琴曲,结合了“恰空”的固定和声;《木兰辞》则以古代歌曲的旋律为主题,形成了主题与七次变奏的组合,最后在庄重的音乐中结束。
钢琴组曲《十二生肖》是根据中国传统十二个生肖的年轮顺序依次排列,由《子鼠》《丑牛》《寅虎》等12首乐曲组成。每一个生肖都是相应的一种动物,因此,每一首乐曲,都是根据不同动物的形象、个性来选择不同的节拍和速度,具有鲜明的描绘性和形象性。整部组曲的调性,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十二律制,从“黄钟”“大吕”……直到“应钟”的顺序安排。⑫
钢琴六手联弹《少年鼓号之畅想》是一首由三个琴童加一个小军鼓演奏者共同演奏的作品,形式亦很新颖。在阵阵激昂的小军鼓衬托下,钢琴弹奏的进行曲具有雄壮向上的力量,形象地描绘了少先队员奋发向前的精神面貌。
《钢琴创意曲五首——为山西“祁太秧歌”主题》而作是以山西省祁县、太谷地区广泛流传的秧歌传统曲调为主题谱写的三声部创意曲,五首乐曲采用了民间“宫、商、角、徵、羽”五个不同的调式,选用的“祁太秧歌”分别是《送樱桃》《看秧歌》《卖元宵》等。姚恒璐青年时期曾在山西插队劳动和上学、工作多年,因此他对山西民间音乐有了直接学习和深入了解的机会,山西民歌深深地嵌入了他的音乐创作中,《钢琴创意曲五首》似乎是他再次回到他的“音乐母语”。
姚恒璐的中国童谣钢琴小品24首《华夏民族的“小宇宙”》是2015年底到2016年初的跨年度作品⑬。作曲家从巴托克的儿童钢琴教程《小宇宙》中获得艺术启发,使《华夏民族的“小宇宙”》成为既注意钢琴演奏技术,又兼顾中国民间音乐风格内涵的少儿钢琴教材。姚恒璐从全国不同省区、不同民族中精心挑选了24首童谣,并将每一首童谣的旋律和欣赏方法与作曲技法连接、交织起来,力争做到每一首乐曲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上述所提到的钢琴作品,都已经公开出版。这些钢琴作品都是姚恒璐精心创作的艺术结晶,都带有“学院派”特点,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复调、巧妙的设想,融汇了中西音乐技法和古今音乐经验。
照片3 《华夏民族的“小宇宙”》封面
陈怡的钢琴曲
陈怡(1953—— )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钢琴新潮音乐”的领头人之一,她的钢琴曲《多耶》(1984)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1986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随周文中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这时她谱写了《第一钢琴协奏曲》(1992),这是陈怡的博士毕业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乐曲《老八板》为主题,对《老八板》的结构框架进行了新的组合。毕业之后,1996年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全职作曲教授,1998年至今任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音乐舞蹈学院讲座教授。
21世纪陈怡谱写的重要钢琴作品有:《唱山歌》(2002)、《吉冬诺》(2005)、《竹竿舞》(2013)、《北方景色》(2013)等,还有钢琴四手联弹《中国西部组曲》(2007)⑭。其中独奏曲《吉冬诺》是应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Emanuel Ax)之邀、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委约创作的,2005年11月首演于英国伯明翰交响音乐厅。“吉冬诺”是流行于广西的一种瑶族民间叙事歌,名称是以当地一种鹌鹑鸟命名的。瑶族民间叙事歌中所唱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爱唱歌的瑶族姑娘婚后的不幸遭遇,她被禁止唱歌,经历了抑郁后又恢复歌唱,重新获得欢乐。陈怡采用了瑶族民歌中富有特色的音调与节奏,将民歌所表现的动人传说故事艺术地再现,作品还灵活运用了钢琴上的各种装饰音技法,刻画了大自然中鸟的鸣叫声。
周龙的钢琴曲《钢琴锣》
周龙(1953—— )于1982年谱写的钢琴曲《五魁》(取材于满族民间舞蹈“五魁舞”),曾经是当年中国“新潮音乐”的经典作品之一。1985年,周龙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随周文中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后在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音乐舞蹈学院任全职作曲教授。
2005年周龙谱写了钢琴曲《钢琴锣》。这首作品的特点是:钢琴独奏家要兼奏大小京锣,把京剧打击乐的锣鼓效果和钢琴结合起来。实际上这是采用了现代钢琴的“延伸技术”,让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获得意外的延伸。这使人想起了1985年作曲家曹光平谱写的“带两面潮州大锣的钢琴独奏曲”《女娲》,那是“附加音响钢琴”作品(附加了两面潮州大锣及其他许多特别的音响)。而周龙附加的是大小京锣,周龙说:“在《钢琴锣》中,我视钢琴与大小京锣为一套打击乐,类似京剧锣鼓。”因而使得作品带有了京剧“武场”的戏剧性音乐效果。
叶小纲的钢琴曲《纳木错》
叶小纲(1955—— ),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新潮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1987年叶小纲赴美留学,在伊斯曼音乐学院学习,1994年回到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2006年应青年钢琴家邹翔的邀约,叶小纲创作了钢琴曲《纳木错》,并由邹翔于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进行世界首演。“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神湖”的意思,它是西藏著名的圣湖,美丽而神圣,也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钢琴曲《纳木错》中采用了藏族音乐元素,吸取了藏族舞蹈的某些节奏因素,同时也采用现代音乐语言,力求刻画“天湖”的神秘和宁静,并表现这个高原天湖在作曲家内心激起的深沉情感,是藏族音乐风格的现代表达。
权吉浩的《雅之声——琴韵》
权吉浩(1956—— ),朝鲜族作曲家,生于吉林省图们市。1983年毕业于延边艺术学院作曲专业,1983至1986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王建中、杨立青等教授。1986 年起先后在延边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任教。 他于1984年创作的钢琴曲《长短的组合》在本稿的“第四次高潮”第九节中曾予以分析评价,这是一首受到演奏家广泛欢迎、长演不衰的“新潮钢琴曲”,一首具有鲜明“朝鲜族风格”的作品。他的钢琴独奏《宴乐》《四首钢琴小品》《回忆》和四手联弹《丰收的喜悦》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2011年权吉浩谱写了钢琴曲《雅之声——琴韵》。所谓“雅”是高雅、优雅的意思,这是一首模仿古琴音乐高雅意韵的钢琴曲,权吉浩让钢琴模仿古琴的“抹音”“延音”和古筝的“刮奏”等演奏效果,又在乐曲中融入了戏曲打击乐的效果。在曲式安排上,《雅之声——琴韵》摆脱了西方曲式的束缚,大胆采用中国古典曲式,正如权洪波所分析的:“结构上,它有别于西方典型的曲式结构,大致借用了唐大曲(隋唐时代大型歌舞音乐)的节奏渐变原则,并在段落与段落的衔接处,运用了重复、加花和装饰等技术手段。全曲大致分为‘散——慢——中——快——散’五个部分,每部分均呈现出不同的速度,并‘诠释’出作者想象中的‘乐器’或其音色。”⑮《雅之声——琴韵》在音乐风格上与权吉浩的特色性“朝鲜族音乐风格”不太一样,正如权吉浩自己所说的“我希望自己的思路更宽,我想学习更多的东西,如果总是写朝鲜族的东西,就会避免不了‘权吉浩印记’! ”⑯
于京君的钢琴曲创作
于京君(1957—— ),出生于北京,197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留校任教。1980至1982年在日本东京音乐大学师从汤浅让二和池边晋一郎学习作曲。1985年定居澳大利亚,此后在墨尔本大学教授作曲。留学日本时期改编过《塔吉克民歌主题小品四首》(1982),定居澳大利亚后创作了钢琴曲《烁》(1987),是他早期钢琴的代表作品。
21世纪之后于京君创作的钢琴曲主要有:《创意曲》(2000)、《钢琴奏鸣曲》(2002)、《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2010)、《中国狂想曲》(2011)、《幽默钢琴小曲20首》 (2014)和钢琴协奏曲《新起板》(2014)等。其中《创意曲》曾在日本全音出版社举办的国际比赛中获得首奖,乐谱也由日本全音音乐出版社出版。《钢琴奏鸣曲》是一首大型的钢琴独奏作品,单乐章,演奏时间需20分钟左右,实际上它是一首真正的无标题作品,“奏鸣曲”仅仅是一个名字,并非欧洲奏鸣曲式结构,而是借鉴了“帕萨卡利亚”和“恰空”的形式,根据一个固定低音,对旋律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奏,所以它实际上是一首变奏曲,全曲表现了一种庄重和深沉的情绪。在《中国狂想曲》中,于京君采用了中国传统器乐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和古曲《满江红》(岳飞词)作为主题,还采用了作曲家自己创作的舞剧《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勇士离别时的音乐,音乐在英雄主义的高潮中结束;《中国狂想曲》的曲式,借鉴了民间的“曲牌连缀体”或“自由多段体”结构。
2009年于京君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创作探索:他将在世界许多国家流传的儿歌《闪亮的小星星》的旋律为主题,改编、创作了126首变奏曲,每个变奏都短小精悍,力图刻画一个形象,说明一种作曲技法或演示一种作曲风格。他将这126首小曲编成了一册《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先后由日本全音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⑰
照片4 《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青年作曲指南》封面
于京君在《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前言》中写道:“这本曲集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作为一本作曲技术入门书供自学者使用;也可以作为音乐学院作曲系新生的课外参考;可以在音乐会上表演;也可以供钢琴教师作为辅助教材;还可以仅仅用于视奏浏览、自娱自乐。在用于演奏的情况下,可以演奏单曲,也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或个人兴趣和需要而选择曲目,组合成不同的‘组曲’;还可以演奏整本全套乐曲。”⑱感兴趣的钢琴教师和琴童不妨一试。(待续)
注 释:
⑫姚恒璐,《钢琴组曲〈十二生肖〉》,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
⑬姚恒璐,《华夏民族的“小宇宙”——中国童谣钢琴小品24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年。
⑭张丹,《访作曲家陈怡》,《钢琴艺术》,2018年第7期。
⑮权洪波,《试析〈雅之声——琴韵〉的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钢琴艺术》,2016年第10期,第17页。
⑯鲍蕙荞,《鲍蕙荞倾听同行(第四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第258页。
⑰于京君,《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青年作曲指南》,日本全音出版社,2010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
⑱于京君,《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前言》,《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青年作曲指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