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以超星泛雅平台为依托的“食品工厂设计”开放型课堂建设与探索

2022-04-19李素云王宏伟刘兴丽

农产品加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超星开放型考核

李素云,王宏伟,刘兴丽,张 华

(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当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世界时,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大多数是通过慕课(MOOC)、爱课程和超星学习通及网络进行,线上教学对现代教育课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网络教育技术具有灵活、方便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对于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5 后”“00 后”,他们更依赖网络,更习惯于碎片化的学习。这些特点要求教师要学会联网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1]。因此,探求“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开放型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必修专业课,涉及到机械、电气、空调和建筑等专业知识,属于内容较复杂、专业性高的课程[2-3],所以大多数学生学习吃力,望而生畏。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团队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2015 级、2016 级和2017 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以超星泛雅为平台,开展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尝试,探讨互联网+ 背景下“食品工厂设计”教学改革模式,为该学科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实践依据及优化策略。

1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

超星学习通手机APP 软件是由超星网推出,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在线上线下进行辅助教学及互动的手机软件(图1)[4-5]。教师通过教师端口上传课程资源并共享,学生通过学生端口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还可以师生互动;另外,课堂上使用该软件的签到、课堂测验、投票、抢答、主题讨论、选人等功能[6],可实现师生之间互动及课堂教学评价等要求,具有翻转课堂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把教学内容辅以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食品工厂设计”学习通使用界面见图1。

图1 “食品工厂设计”学习通使用界面

2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开放型课堂建设

2.1 课前:教师在学习通上发放任务点,学生线上学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为了方便学生自学,教师在上课前将课堂章节所需PPT、视频等资源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的网络空间课堂,学生随时可以使用手机或者电脑客户端进行学习。完成预习内容后进入章节学习效果测试,期间可以与教师随时互动。例如,在“工艺设计”这一个教学单元中,要求学生理解并会应用理论知识绘制车间平面图,由于学生实践的少,理解这部分内容有些难度。所以可见一些食品加工视频、典型食品加工车间的虚拟仿真等资料上传给学生,增加工程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用学习通软件进行课前预习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根据平台实时数据分析,可以掌握学生了解知识点情况,从而为课堂及时调整教学侧重点提供依据,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通课前教学实施案例界面见图2。

图2 学习通课前教学实施案例界面

2.2 课上:翻转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主要针对预习时产生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这样的教学活动具有目的性,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效果。另外,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具体实施是:通过学习通上的随机分组模式,将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推送小组相互讨论,实现课堂翻转功能。例如,在讲授全厂平面布置原则知识点后,为每个小组推送讨论主题:虚拟选择一个厂址并进行全厂平面图的布置,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并绘制全厂平面图草图。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另一组绘制的工程图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此项活动动态考查学生的小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互式学习能力。

利用学习通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活动见图3。

图3 利用学习通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活动

2.3 课后:采用主题活动或者作业来巩固教学内容

因为每个学生预习、课堂学习时投入时间不同,领悟能力也不同,因此课堂教学之后还要进行知识的复习巩固。例如,可以通过线上布置复习作业、利用学习通上的“课堂回顾”功能等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情景再现,也为教师所授内容提供反馈,及时修改教案,为以后的教学活动积累经验。

学习通上作业发放和课堂回顾见图4。

图4 学习通上作业发放和课堂回顾

3 线上+线下完成成绩过程考核

“食品工厂设计”传统考核评价是平时成绩占30%,理论考核占70%,平时成绩考核仅有出勤率和作业,方式单一又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能力。该课程还尝试进行了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改变传统的试卷成绩一刀切的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参与程度,将签到、任务点完成率、作业、随堂考试等学习过程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初步尝试构建了课程考核的多级评价体系(图5)。学习通系统后台按照预先设定的成绩占比情况,最后生成综合成绩。这种综合平时学习情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的过程考核,更能全方位地综合评价学生对该课程掌握情况。

多维度综合考评成绩见图5。

图5 多维度综合考评成绩

4 教学效果反思

自该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出勤率还有上课的参与程度都有较大提高。第二,解决学时少内容多、学生知识点消化不彻底的问题。通过线上预习学习,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课堂教师着重解决学生疑点难点,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第三,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在课程初始就告知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因此学生主动参加线上线下的学习。另外,通过构建的多级评价体系,可以避免传统评价模式中个别学生平常不好好上课,考前集中大量背题也能取得较好成绩这种不合理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教师必须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大胆应用新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互联网+”模式下找个新的结合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时下正在发展的网络化教学,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超星开放型考核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