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如何做好文化惠民
2022-04-19杜景茂
■杜景茂
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推出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措施,各类文艺活动在剧场、文化广场、村居文明实践站(所)广泛开展,许多社会群文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大惠民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广场纳凉晚会为例,该活动是是新沂市文化惠民活动,于2000年启动,至今已举办了21届。具体举措上,由新沂市委宣传部、新沂市文体局(文化和体育刚刚合并)联合主办,新沂市文化馆、新沂市柳琴剧团及社会团体推荐节目,全市每个乡镇排练节目进城汇演,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开了全省文化惠民的先河。笔者系当年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对首演当晚的情景记忆犹深。节目演到第三个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因为舞台周围被观众围的水泄不通,场面拥挤,演员无法上下场,甚至有一些观众都站到了舞台上,估算整个广场约有近2 万的人流量。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是多么的渴求,对文化带来的幸福感是多么的渴望,这也是文艺从封闭的室内舞台走向广阔天地的新趋势。
从2012年开始,各镇组织文艺队伍进城演出的形式调整为由专业艺术团体、民间协会、各类艺术培训班等机构组织参与,包括团市委、妇联等群团组织,着力点在于让农民群众进城看大戏,享受文化生活的魅力,为此,新沂市妇联还组织了广场舞大赛和千人广场舞展演。2016年,由徐州市文联、徐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汉风非遗·情戏万家——名家名曲走基层”专场活动及开幕式在新沂花厅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精彩展现了戏曲的魅力和非遗的缤纷成果,同时也是徐州市戏曲名家文化惠民的重要体现,得到苏鲁豫皖一带同行们的高度赞许。
2017年10月,在新沂市委宣传部、新沂市文联的组织下,新沂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和文艺志愿者艺术团成立(笔者当选为协会主席),志愿者协会联合了市书协、作协、音舞协、盆景协、摄协等群团组织的文艺志愿队伍,人数约三百人,至今,志愿者艺术团分别走进各村居敬老院开展巡演,举办了3月5日学雷锋宣传演出、十九大精神宣传、学党史教育宣传等活动。
2020年7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由新沂市文体广旅局发起成立的心怡文旅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举办了“百姓文化嘉年华启动和心怡文旅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活动,全市500多名文旅志愿者参与了活动,近2000余名观众观看了演出,为了方便观众观看节目,自购座椅600把。同时,江苏省“公共文化云”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观众粉线量达8万余人。启动仪式之后,该演出活动由新沂市文化馆、江苏东陇海文化产业集团、江苏东陇海演艺有限公司以及新沂市柳琴剧团演艺有限公司联合全市各镇(街道)文化服务站共同承办,赴全市各镇进行文化惠民巡演,并将各镇的民间优秀节目推选到纳凉晚会,做到舞台资源共享,得到了广大群众和观众朋友们的赞赏与好评。
当前,文化惠民工程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但从实际组织过程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基层人才严重缺乏,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目前,参加文艺活动的人员大多集中在专业团体、学校、文艺爱好者队伍中,各镇(街道)文化站艺术团多为志趣结合的松散组织,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多数由一些退休的文艺爱好者组成,大部分为60岁以上的老人,如某街道办文化艺术团的何团长,已七十多岁,其创作的小戏小品虽然在省、市屡次获奖,但后继创作人才严重不足。柳琴剧团的导演也已70多岁,年轻导演空缺,剧团排练剧目都要从外地邀请导演,但请来的导演也都在60岁以上了,这也说明省内专业文艺人才的稀缺,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是专项资金匮乏,生存压力大,举步维艰。文艺创作和演出离不开资金支持,俗话说“人才是保障,资金是基础,阵地是主体”,在诸多文艺志愿者演出筹备期间,演员可以以公益的方式参与,但服装、道具及食宿交通需要资金,如每年一届的“小戏小品汇演”,有的镇(街道)只出几千元,连排练的经费都很勉强,有的剧目人员较多,在20人以上,根本不够开支,资金缺口较大。
三是领导重视。艺术为政治服务,党指向哪,艺术就跟到哪,艺术作品首先要有政治性、艺术性,其次是娱乐性,才能站住脚,当然,领导重视了,投入就大些。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希望政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加强基层人才培养,改善基层排练条件,拓展演出平台,规范演出市场,增加购买文化的力度。把县一级的专业剧团、歌舞团应用好,发挥专业剧团在文化惠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提高专业水准,加强对专业剧团“送戏下乡”的监管,避免有量无质,应付了事,使文化惠民变成文化“毁”民。要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惠,惠得值,不仅行动上惠民,更要在思想上惠民。
其次,在文化阵地建设上,目前,一部分镇(街道)相继建成了文化广场,面积大,设施齐全,配备三相四线制电源,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仍由一些地方广场狭小,设施不足,条件堪忧,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筑牢文化公共服务基础,保障人们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纳入工作议程,纳入中长期规划,对国有、民营一视同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支持、规范、引领,加快推动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高质量发展。
从实践来看,这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艺术创作生产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资金短缺,舞台设备和服装陈旧,演出质量跟不上,笔者认为这些团体在举办文艺活动的同时,还培养了舞台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灯光音响等舞美技术,为文化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但是一定要监管到位,规范管理,希望把他们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中去,共同完成文化惠民的使命与担当。虽然,社会上有一些演艺团体是公立的,因没有政府投资,全靠自挣自吃,自购灯光音响和LED 等舞台设备,但和私立并无实质的区别,在艺术发展上很艰难;增添舞台设备全靠自己挣钱、借钱购买,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对演艺团体发展冲击较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倡导文化惠民的同时要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代代相传。全国的戏曲工作者都要担起责任,守“戏”有责,为“戏”尽责,让老百姓参与到文化惠民的活动中来,共享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幸福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