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板凳龙舞蹈艺术的文化体现与价值探析
2022-04-19程慧
■程慧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徽州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的地区。《歙县经俗诗》记载“元宵媳灯,极其喧闹,巨丽灯笼,亘数十丈……游行村市。”徽州板凳龙是古徽州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起源于宋代,多数在元宵期间起舞,距今有百年历史。她是由一条条木质长凳串联而成,俗语说“一丁一凳一小龙,一村一姓一长龙。”徽州板凳龙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
从古至今,龙是中华民族世代所崇拜的神灵之物。在农耕社会,人们将龙视为雨水主宰之神。舞龙则是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在中华大地上,舞龙表演的种类花样繁多别具特色,常见的类型有:火龙、金龙、草龙、百叶龙、段龙、竹叶龙、板凳龙、布龙、扁担龙、花龙、纸龙等,种类有上百种。板凳龙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如浙江金华的蒲江、江西塔成乡、重庆澄江县北泉镇、川东安仁等地,都有舞板凳龙的习俗。各个地区的龙舞形式大小各异,内容丰富,有利于人们的团结友爱,促进大家交流,体现着中华民族“龙”的传统文化。
一、徽州板凳龙的特征
传说,很久之前有一年持续干旱,农作物损失惨重,靠天吃饭的老板姓苦不堪言,凄苦度日。天上有一条龙,看到凡间如此苦难,不顾天规,私自下了一场雨。田里的庄稼的救了,可是玉帝知道后很生气,将这天违反天规的龙切成一块块。人们看到这条龙的惨状,悲痛万分,将切断的龙身掩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感恩这条龙,用一节节的板凳串联起来舞动,每一节板凳象征着龙被切断的身体,连接起来的板凳就是人们对于龙的感恩之情。这是徽州板凳龙由来的一种传说。
徽州板凳龙的形状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以前,龙头、龙身由宗族族长负责制作,现在由村委会邀请专业的匠人制作。板凳龙的龙头、龙尾由竹篾片扎成。龙头扎成纸糊后装扮在长3米,高达2米,宽1米的杉木板上。龙头上装扮“夜明珠”、“龙角”、“龙甲”、“祥云”,其造型形态逼真、色彩亮丽;龙尾长3米。龙身则是“化整为零”,由每家每户根据同样的样式和规格制作,长1.5 米,上面置灯。每节板凳凳面两端各凿两个圆孔,一端洞眼为了卡住其他凳子,另一端洞眼则用于舞龙者穿入手柄之用。龙身以这样“化整为零”方式而形成。龙头和龙身内都安有蜡烛灯火,龙头19 盏、龙身3 盏、龙尾5盏。到了夜晚,人们将灯笼内的蜡烛点燃,一条长长的灯笼,跃跃欲试、气势恢宏。
龙头、龙尾平常敬奉于村里祠堂,每年正月元宵佳节从祠堂抬出。龙在徽州方言中,龙身上的灯笼的“灯”与人丁的“丁”音似,喻义人丁兴旺,红色的灯笼喻义这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过去,参与舞龙的为各家男丁,徽州板凳龙也有“人丁龙”之称。每年的舞板凳龙几乎各家各户都参与,村庄越大,人数越多,场面越壮观。每段龙身上,放置灯笼,既取“丁”的谐音,人丁兴旺,夜晚也给这条龙增添热闹而神秘的气氛。
二、徽州板凳龙的文化体现
(一)徽州板凳龙的凝聚精神。徽州地区山地众多,人多田少,自然生存环境严酷。俗话说:“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依靠几分田地养家糊口的人们,更期待大自然带来的适当的雨水。出现天灾之时,人们只有寄希望于“天”,于是人民祭天祭地,供奉龙王。徽州板凳龙的龙头和龙尾由村里装置,龙身由每家每户一节板龙拼接。这决定其群众性的特征,将全村上下凝聚在一起,舞龙并非一人之事,需要大家合力进行。板凳龙长达百米,节节相连,上下都有固定的插销,限制了每部分的活动范围。时儿“神龙出海”、时儿“玉龙行雨”、时儿“金龙盘柱”,这要求舞龙者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因此,舞板凳龙的人不仅要将自己的板凳舞好,更需要兼顾整体的运动趋势,配合大家一起完成。每次舞龙结束,龙身由各家舞龙人接回自家堂前案台上,等第二天早上蜡烛燃尽后收放阁楼放置,等到来年元宵节前日再将龙身请出,再次装扮一新。全村居民不分贫富、强弱,各户男丁共舞一条龙,这条龙将全村各户紧密的连在一起,每位舞龙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配合完成动作,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归属感和宗族凝聚力。徽州板凳龙凝聚了徽州人民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敢于创造的精神。徽州板凳龙以这样的方式,将重要的理念、信息通过身体动作的规范和配合练习中传达出来。
(二)徽州板凳龙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徽州板凳龙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衍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季羡林先生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的整体性。龙是人天关系的形象化表达,他是古人将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与自然天象意向而成的一种神物。面对无法征服的大自然,靠天靠地吃饭的老百姓将对自然的情感和期盼灌注于龙的形象中,通过舞龙的形式与天对话,是人们对天对自然界的理解。徽州盛产毛竹、杉木,制作板凳龙的材料随时可得,人们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就地取材,用毛竹制作龙头、龙尾以及灯笼,杉木板作龙身。在无法掌握的天灾面前,人们选则了与“天”和解,通过舞龙的形式,达到天人和谐的目的。今天面对极其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现代人用高度发达的科技征服、掠夺自然,古徽人尊重自然,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个整体,息息相通。徽州板凳龙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启示着人们尊重自然、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
(三)徽州板凳龙的伦理道德教育。伦理秩序是指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时所自愿遵守的规则体系,包括公民道德、社会伦理、风俗礼仪、精神心理、宗教信仰等因素。徽州是“崇文重教”并且以“程朱阙里”自居的地方,认为道德教化要在幼童时进行熏陶感染。祭祀仪式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这种隐形的正面教育,将社会道德种子尽早种入受教者心中,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祭祀是徽州人向同宗族人传递儒家纲常伦理和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祠堂对于徽人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他们的精神文化象征,见证了徽州宗族的不断繁衍,明确每个族员在各宗族中的地位,也提醒年轻的一代不忘“本”。祭祀有着严密有序的祭祀仪式,祭祀不是走马观花的走流程,而是包含着一种象征性的精神内涵,具有仪式感。每年正月元宵从祠堂抬出龙头龙尾,各家各户扛着龙身木板,每盏灯笼上都插着一沓香纸,在舞龙之前,均要燃烧纸钱,一一祭拜关帝庙、新庙、孤坟3出祖先神灵,在村口大庙前集中拼接,点亮蜡灯,并焚香祭拜,向龙头祷告,然后进入村中街巷热舞。在庄严而又虔诚的氛围中,祭祀与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舞板龙是全村居民的宗教民俗活动,大家不分疏远、贵贱、恩仇,欢聚一堂,使宗族成员感受到同源观和归属感。各户男丁共舞一条龙,每户参与者能自己位置快速适应并发挥相应的作用。故而借此教育族人团结合作方能办成事,调动全村团结一致的积极性,让大家切身体会合作带来的益处,以耳濡目染的方式代代相传。徽州板凳龙在增进族人情感、和睦邻里关系起到了丰富重要的作用,具有相当高的群体教化功能。
三、徽州板凳龙的社会功能
(一)祈福祈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下数千年,龙渗透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对于每个华夏儿女来说,“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称谓,常常令我们发奋自豪。历史文籍中关于“龙”的记载在《春秋左传》中“龙见yu”,龙现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感,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育书也。古老中国,龙的起源与雨水相关,人们认为龙是雨水之神。徽州地区山地众多,人多田少,自然生存环境严酷,俗话说: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理和庄园。人们极其期待大自然四季带来的适当的雨水,风调雨顺。出现天灾时候,人们只有寄希望与“天”,人只有寄情于“天”,祭天祭地、供奉龙王。在人们心中,龙还是他们的保护神。龙头两侧有各种各样吉祥纹饰和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等文字。“起龙”阶段,村民们均会举行龙王祭拜仪式,并念诵保佑平安的祝福语。大家认为舞龙舞的越开心,家里接下来的一年会越平安。
(二)人丁兴旺。龙的腾挪奔扑、呼之欲出,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繁衍与生命。在农业社会,人们对于生育知识了解的程度有限,认为我们是图腾的后代,整个中华民族都认为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祭拜龙王,也是人们祈求人丁兴旺的内心期盼。徽州板凳龙的参与者为各家男丁,龙灯的“灯”与人丁的“丁”谐音,人们取其谐音喻义着人丁兴旺。《歙县经俗诗》中记录元宵灯火闹长堤,舞出神龙振鼓聋,争向龙头请龙烛,烛龙双引入香闺。在解放前,村民们相信舞龙对妇女的生育有帮助。村里有家庭多年不育者,提前预先定龙珠,在来年板凳龙拆龙后,由舞龙头者将龙珠送入此家,待育者在房内等候龙珠,祈盼来年喜得龙子。经过“起龙、舞龙、拆龙”仪式后,各家各户取自家板凳回家置放家里,人们会抢先回到家里,以为最先回到家中的来年会喜得贵子。人们将徽州板凳龙称为“人丁龙”,不仅是展现已有人丁的热闹,更是彰显了求子之家的心愿。
(三)健身娱乐。几百年来,舞板凳龙是徽州人共度佳节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它将全村男女老少都调动起来。舞龙的仪式分为“起龙、舞龙、拆龙”三个环节,舞龙由族长或村委会带着游街走巷,沿途的各家各户都会在门前放炮竹恭迎。在游龙结束后,人们会跟随着龙到村里的中心广场表演,此时锣鼓喧天,全村的人们为舞龙者加油助威、鼓掌喝彩。板凳龙舞的越活跃,预示着带来好兆头,所有人都完全融入到全村喜庆的氛围中。由于板凳龙的结构特殊,很大限度的限制了龙身的活动范围,舞蹈动作比较单一,简单易学。在舞龙过程中,由引路人引者龙头,龙身只需要跟前者的轨迹即可。现场的锣鼓队的节奏、鞭炮焰火燃放的多少、观众的欢呼程度,决定着舞龙的幅度和持续时间。这样,不仅增加了人们观赏的积极性,还给舞龙人带来更多未知的挑战。舞龙人必须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以及很好的协调性才能跟上整个队伍的节奏。因此,舞板凳龙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总之,徽州板凳龙是在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形成的,是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板凳龙源于宋代,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元宵佳节,板凳龙翩然起舞,人们祈福祈雨,人丁兴旺。作为徽州文化的一部分,展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传统人文精神,体现了龙的凝聚精神,表现徽州人“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具有祈福祈雨、人丁兴旺、健身娱心的社会功能。如今,徽州板凳龙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曾经原有的生存生态系统。过去,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参与,而如今,板凳龙还需要花钱雇人舞,这代年轻人更是很少参与、观摩。挖掘徽州百栋楼的文化价值可以进一步提升当地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豪感,从而增强文化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