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功五法”的阐述
2022-04-19冯志远
■冯志远
“四功”指的是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四项基本技能,“五法”指戏曲表演的五种基本技巧,手、眼、身、法、步,通常有固定的表演形式。“手、眼、身、法、步”原取自武术,所谓“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四功五法”指的是戏曲表演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没有“四功五法”的基础技能,就不可能在舞台上表现出完整的人物外在形象;没有对“四功五法”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人物就不可能表现得活灵活现,在精神层面上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一、“四功”阐述
(一)唱功:唱功是戏曲的最重要的第一项需要熟练掌握的表演形式。表演者不仅要增强嗓门的质量,也要通过一些特殊的练习方式优化音色,并练习能够准确区别字音的清浊,前后调,咬字清晰等技巧。戏曲表演者一旦掌握了这些基本技巧,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物的个性、情感和情绪就变得更加重要。
几个世纪以来,戏曲的美学被划分为两类:声音和情感。一些表演者注重声音的音色、旋律的美感和歌曲的节奏,而另一些表演者则注重音色的饱满、词语的精确和歌曲的情感走向。许多优秀的表演者将声音与情感表达相结合,通过声音的艺术感染力表达戏剧人物的思想和心理情况。
(二)念功:念白和唱功相辅相成,构成了表达人物思想和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在掌握了发音、力度和流畅性的基本技巧后,戏曲表演者必须根据所扮演人物的特点和情节的发展来确定特定的剧目,根据剧目对节奏的变化如轻、重、慢、音调和顿挫做出充分的反应,并达到悦耳的艺术境界,传达出音调的精神。
(三)做功:这是戏曲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戏曲中,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经过校准,有规律,有节奏,无论是开门关门还是上下楼,都需要有深厚的基本功,以臀部为支点的运动规律,自然和谐。戏曲表演者通过从小练习各种基本的臀部、脚、手、臂、头和颈部技巧,戏曲表演者还必须能够将熟练的动作与人物性格、动作目的和情绪心情联系起来,为观众创造了一种真实的感觉。一个技艺高超的表演者同时使用内部心绪和外部表现相结合表达,将内部和外部结合起来而不拘泥于形式。
(四)打功:也被称为武术,是戏曲表演者身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翻跟头,打荡子、各种舞蹈和高难技巧,如起霸、走边、对枪、下场等。戏曲演员需要在臀部、腿部和握力方面有相当大的基本力量来表演武术。
“毯子功”泛指各种筋斗及身体各部位相继着地的翻、腾、扑、跌、滚、跃各项技艺的基本功夫,要在地毯上进行练习以避免受伤。“把子功”是一种舞蹈运动,演员手持各种长短武器(包括徒手搏击)模仿武术跳舞,根据不同的武器(一般分为长、短、徒手)形成不同的战斗方式和不同的套路。戏曲演员通过表演武术,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向观众展示剧中的情节。作为一种表演手段,他们必须带着感情、节奏、技巧进行战斗。
二、“五法”阐述
(一)手法:这些是戏曲表演者用手指、手掌和以及手臂共同作用做出的特有手势,不同角色的戏曲表演者的手势有不同的特点和含义。表演性格刚烈粗暴的花脸时,表演者的五个手指张开成“虎爪势”,象征着雄伟和勇气。表演年轻男性的表演者其五个手指并在一起,拇指略微弯曲,象征着沉稳。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的扮演者的中指和食指微微伸出,但其他三个手指是卷曲的,象征着年龄衰老和缺乏照顾。表演女性角色的扮演者中指向下搭在拇指上,食指伸直,无名指和小指微微弯曲,像一朵兰花,这被称为“兰花指”,象征着善良和体贴。
京剧演员的姿势和手部动作都有一定的固定公式,以“云手”为例,这是节目表演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动作,是一种手和手臂协调动作的舞蹈姿态,旨在表达人物的精神和气质。根据角色工作领域和人物秉性的不同,“云手”的手势表达方式也不同而且手部动作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五种技术相互配合使用。例如,表演者想要指向右边,右臂应向身体倾斜的方向伸展,而左手应托起袖子垂在右肩,眼睛随着所指方向移动,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带动了其他的技术。
(二)眼法:一代代的艺术家总是说:“舞台是由眼睛看的,一切都来自于心。”演员们创造性地利用眼睛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如喜、怒、哀、傻、呆等,这种表演方法代代相传,是“五法”的一部分。在表演中,眼睛是描述人物、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器官。演员们在舞台上用眼神表达了喜悦、愤怒、悲伤、思念、悲痛、恐惧和恐怖等情感。眼部训练很复杂,涉及眼部肌肉的密切协调和改变眼帘、眉毛和嘴巴的形状。例如,当旦的角色表达“喜悦”时,眼睛微微睁开,眉毛随着眼睛移动,眉梢微微上扬,嘴巴微微张开,嘴角向上翻,呼吸也被抽出。在表达“希望”时,眼睛看向远方,眉毛微微上扬,嘴巴微微张开,呼吸向内,气息上升,头微微抬起。眼睛的作用是传达精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神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的种子,心是表演者以及观众对角色和戏剧的感受。
(三)身法:扮演者表演的基本方法,即姿势,是五种方法的核心要素,基本姿势是起、落、进、退、侧、反、收、纵,演员在表演中的身体动作与这八个姿势有关。身法是五个姿势的轴心,在转移顶部和连接底部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在京剧中,表演者所呈现的姿势仪态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剧目中起着关键作用。
(四)步法:步法是表演者在舞台上移动脚步的规则或顺序。这些步骤通常被称为“台步”。
台步是演员为舞台上移动而做出的艺术动作。演员的脚步是舞台上所有动作的基础。脚步的好坏会影响歌唱、朗诵、表演和演出。戏曲表演者应该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和具体剧情,创作和编排了不同类型的脚法:如碎步、垫步、搓步、云步、快步、慢步、醉步等,并相互对应。
(五)口法:这是唱歌或朗诵时口腔的基本要点和技巧,练习唱功,必须掌握四声、读字、收韵、切韵、气口等。首先,要找到正确的口腔、牙齿、嘴唇和喉咙等发音部位,以便清楚地发音。第二是要知道“四呼”的确切模式:开、齐、撮、合。当表演时,表演者不仅要唱得漂亮,发音清晰,还要让观众感受到表演者的口型之美。不同的角色在表演时使用不同的嘴形。
戏曲表演的技巧就像一张系统的网,“四功五法”经纬交错,在具体应用中,它们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整体,相互影响。此外,京剧风格也反映了传统太极的演变发展,圆场、台步、云手和身法招式都是以太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动作都包含了太极八卦的阴阳变化的含义。京剧的五种声腔:唇、舌、齿、牙、喉与宫、商、角、徵、羽以及五行中的阴、阳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