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hs-CRP、Lp-pLA2、FIB水平变化及临床研究
2022-04-19杨彦铁江辉
杨彦,铁江辉
(1.巩义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1200;2.巩义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1200)
急性脑梗死是脑卒中常见类型之一,可占到全部脑卒中病例的80% 以上,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受到脑血栓、脑栓塞等因素影响,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可对患者全身多系统功能造成影响。急性脑梗死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传统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的检验价值有限,且成本相对高昂,难以有效监测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部动脉存在斑块,可导致颈动脉管腔逐渐变窄,若斑块脱落形成栓子,易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患者体内部分指标出现异常。本研究通过对90 例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90 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均经过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存在颈动脉狭窄;③年龄≥60 岁;④发病至就医时间≤24h;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合并智力障碍、精神疾病者;⑤近1年内有严重创伤史或外科手术史。其中,男性52 例,女性38 例,年龄63 ~78 岁,平均年龄(68.34±3.15)岁,发病至就医时间1 ~23 h,平均(12.75±3.66)h。另选取同期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90 例作为对照组,均无脑血管病史,经CT、MRI 检查无脑梗死病变及颈动脉狭窄,其中男性49 例,女性41 例,年龄62 ~75 岁,平均年龄(68.29±3.11)岁。在性别、年龄等上述基线资料上,两组研究对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按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将脑梗死组分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率≤49%,n=31)、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n=39)、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n=20)。根据脑梗死严重程度,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将脑梗死组分为轻度组(NIHSS 评分0 ~15 分,n=32)、中度组(NIHSS 评分16 ~23 分,n=40)、重度组(NIHSS评分24 ~42 分,n=18)。
1.2.2 检测方法
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 mL,将3 mL 血液样本置于5% 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管内,使用3000 r/min 的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清,置于-80℃条件下保存待检;将2 mL 血液样本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内,在1 h 内使用3500 r/min 的转速离心5 min,分离血浆,置于-20℃条件下保存待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的hs-CRP、Lp-pLA2 水平,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中的FIB 水平。
1.2.3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并给予神经保护剂及补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hs-CRP、Lp-pLA2、FIB 水平,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严重程度及hs-CRP、Lp-pLA2、FIB 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hs-CRP、Lp-pLA2、FIB水平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s )
2.2 脑梗死组治疗前后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s-CRP、Lp-pLA2、FIB 水平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脑梗死组治疗前后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s )
2.3 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
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hs-CRP、FIB、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hs-CRP、FIB、hs-CRP 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s )
2.4 不同脑梗死严重程度患者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
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hs-CRP、FIB、hs-CRP 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hs-CRP、FIB、hs-CRP 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不同脑梗死严重程度患者hs-CRP、Lp-pLA2、FIB 水平比较(±s )
2.5 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狭窄程度与hs-CRP 水平呈正相关(=0.536,<0.05),与Lp-pLA2 水平呈正相关(=0.479,<0.05),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0.521,<0.05);脑梗死严重程度与hs-CRP 水平呈正相关(=0.495,<0.05),与Lp-pLA2 水平呈正相关(=0.551,<0.05),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0.677,<0.05);hs-CRP 水平与LppLA2 水平呈正相关(=0.591,<0.05),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0.721,<0.05),Lp-pLA2 水平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0.562,<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及颈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影响头部供血通道,使得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危害患者脑功能及神经功能。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肢体无力、认知功能减退、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和心脏骤停等症状,严重者会累及全身系统,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易引起肺部感染、内环境紊乱、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尽早诊断疾病、密切监测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CT 检查、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扫描患者脑部,探查病情,但此类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有限,且设备昂贵、局限性大,难以在中小型医院普及,患者需要支付的费用相对高昂,可能加重其经济负担。血液检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检测结果,帮助医师尽早诊断疾病,在最佳时机内开展治疗,能够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hs-CRP 由肝细胞合成,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其与机体损伤存在密切联系,可用于预测血管事件的发生。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组织、脑血管壁受损,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增加hs-CRP 的释放量,从而激活补体系统,使患者血管内膜损伤加重,还可活化CRP 受体,促使单核细胞、粒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进而加重机体凝血功能、纤溶系统紊乱情况,增加急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狭窄病情恶化风险。Lp-pLA2 是磷脂酶A2 超家族中的一员,由成熟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分泌,其能够引起慢性炎症,水解血小板活化因子,促使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产生。Lp-pLA2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损伤,还能够促进单核细胞聚集并衍生成巨核细胞,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纤维,增加血管内斑块破裂、脱落风险,最终导致急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生。FIB 是纤维蛋白的前体,能够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状态,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体内凝血功能亢进、纤溶活性紊乱,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使得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速度变慢,不仅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还可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FIB 还能够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生长,加大外周阻力,最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hs-CRP、Lp-pLA2、FIB 水平明显更高,提示上述指标与急性脑梗死存在密切联系,能够辅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疾病。本研究中,脑梗死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前者hs-CRP、Lp-pLA2、FIB 水平明显更低,提示上述指标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能够辅助医师评估当前使用的治疗方法是否可行。
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hs-CRP、Lp-pLA2、FIB 水平明显高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且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明显高于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提示上述指标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此外,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hs-CRP、Lp-pLA2、FIB 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且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明显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提示上述指标能够辅助评估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随着神经功能损伤的加重,指标水平可明显升高。
本研究中,颈动脉狭窄程度与hs-CRP 水平呈正相关,与Lp-pLA2 水平呈显正相关,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脑梗死严重程度与hs-CRP 水平呈正相关,与Lp-pLA2 水平呈正相关,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hs-CRP 水平与LppLA2 水平呈正相关,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Lp-pLA2 水平与FIB 水平呈正相关。究其原因是由于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病情越严重的患者脑组织及血管受损越严重,炎症反应也就越严重,导致hs-CRP、Lp-pLA2 水平升高,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凝血活性更加亢进,从而导致FIB 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hs-CRP、Lp-pLA2、FIB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三者水平越高,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程度越严重,且三指标间呈正相关,能够辅助诊断、监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