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在工人控制职业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19郭春丽刘海洪

医药与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尘肺病职业病病患

郭春丽,刘海洪

(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病预防控制所,河南 洛阳 471023)

尘肺病主要是指在职业活动或是生活环境内长时间吸入无机矿物质粉尘,粉尘在肺部潴留而导致以肺组织弥漫性结节状或网格状纤维化为特点的一种疾病。据临床报道显示,在行业分布方面,煤炭开采以及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矿物开采辅助作业的职业病病患数量较多,约占全国报告职业病病例数的62.52%。尘肺病在我国职业病中较为常见,该疾病不仅患病数量多,还是一类使得人群劳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下降、致残的疾病。在疾病早期病患可无明显临床表现,或是仅有轻微症状,通常会被病患忽视。伴随病情发展,尘肺病临床表现逐渐加重,可有气促、咳痰以及咳嗽表现。通常情况下,症状呈慢性发展,并且是一种能够预防以及治疗的疾病,对于轻症病患可不影响生存时间。而疾病预后会受到是否有合并症、肺功能情况以及尘肺分期、类型等影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例如及时脱离职业性粉尘作业、戒烟、积极开展健康管理监测、控制合并症、指导病患培养良好生活方式以及对病患开展健康教育、提升病患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等,均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试验组70 例病患实施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现就研究相关内容作出以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中心开展尘肺随访管理的140 例病患为研究主体,研究时间开始于2019年1月,结束于2020年12月,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病患划分成(70 例)的常规组以及(70 例)的试验组。常规组与试验组中,女性病患例数依次是2 例、3 例,男性病患例数依次是68 例、67 例;年龄平均值依次是(50.22±5.17)岁、(50.29±5.23)岁;病程平均值依次是(7.02±1.26)年;疾病分期例数依次是1 期20 例、21 例,2 期32 例、31 例,3 期18 例、18 例;文化程度例数依次是本科以上2 例、3 例,本科和大专10 例、11 例,高中和中专20 例、21 例,初中及以下38 例、35 例。将全部一般资料录入在统计学软件内并开展计算,>0.05 表明能够以该种分组方式继续开展研究。

纳入标准:(1)全部病患在开展临床检查后均被确诊为尘肺( 诊断依据:①病患一般有吸入粉尘作业史;②早期有气短表现,同时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痛等表现,伴随病情加重可有呼吸困难症状;③X 线、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协助诊断;④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GBZ 70—2015);(2)所有病患均为工人;(3)病患及其家属知情。

排除标准:(1)存在耳聋以及听觉障碍等情况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正常言语无法顺利沟通者;(3)恶性肿瘤病患;(4)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研究者。本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在审核研究内容后表示准许通过。

1.2 研究方法

予以常规组病患常规指导,为病患全面介绍尘肺病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措施,告知其预防感冒、合理饮食和开展呼吸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嘱其遵医嘱用药、开展氧疗和实施呼吸功能锻炼等。予以试验组病患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措施有:(1)强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教,可设立展示栏并张贴尘肺有关内容,制作尘肺健康宣传手册,为病患分发,手册内容要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重点讲解职业健康监护的必要性。实施职业健康教育,为病患耐心介绍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以及离岗健康检查等重要性,促使病患了解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作用,在其有轻微症状时能够予以及时关注以及治疗,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治重大疾病。使病患能够准确掌握机体健康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损害发生。(2)组建健康教育小组,挑选本中心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组成宣教小组,制定宣教流程,确定不同岗位职责,确保病患在检查期间能够获得综合健康教育指导。(3)为病患建立健康档案,便于联系以及管理,针对病患机体健康情况及时进行判断和记录。(4)告知病患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教授其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方法,其中腹式呼吸操作方法是指导病患呈舒适坐姿或平卧位,将一手置于腹部肚脐部位,全身放松,首先自然呼吸,之后吸气,尽可能向外扩张腹部,促使腹部隆起,而胸部维持不动,每日三次,每次十分钟。缩唇式呼吸操作方法是指导病患呈端坐位,两手扶膝,将舌尖放置在下颌牙齿内底部,舌体略微弓起并接近上颌硬腭、软腭交界部位,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在吸气时由鼻孔吸入气体,在吸气末屏住呼吸数秒,之后再进行缩唇呼气,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哨样,促使气体经口腔排出,每次呼气持续4 秒至6 秒,之后用鼻轻轻吸气,尽可能将气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是1∶2。(5)饮食宣教,指导病患增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丰富食物摄入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6)运动宣教,依据病患机体耐受程度和肺功能情况实施上下肢训练,告知病患可进行上肢绕圈运动,每分钟三十圈,每日一次,单次运动时间可由五分钟逐渐延长至二十分钟。下肢可开展爬楼运动、慢跑以及踏车等训练,在运动量、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方面需循序渐进,告知病患在初次运动时每日可进行四次,每次五分钟至十分钟,之后可将每次运动时间逐渐增加到二十分钟至三十分钟。在干预三个月后对病患进行随访。

1.3 观察项目

(1)对比教育前以及教育三个月后每组病患肺功能指标情况。主要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FEV1 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2)对比教育前以及教育三个月后每组病患呼吸困难情况。选择Borg 评分进行判断,得分在0 分至10 分之间,最终得分同病患呼吸困难程度呈正比。(3)对比教育三个月后每组病患对尘肺病有关内容的了解情况。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开展判断,满分是100 分,依据最终得分情况划分知晓程度,依次是不知晓( 得分在0 分至70 分之间)、基本知晓( 得分在71 分至90 分之间)、完全知晓( 得分在91 分至100 分之间)。本文将基本知晓与完全知晓归属于疾病内容总知晓。(4)对比每组病患治疗依从性情况。分别从呼吸功能训练、用药、氧疗和良好生活方式方面实施判断,观察病患上述项目执行时间是否同健康教育内容符合,即为依从,反之则为不依从。

1.4 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三个月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教育前两组病患FEV1、FEV1% 以及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教育三个月后常规组病患FEV1、FEV1% 以及FEV1/FVC 水平均低于试验组,并且同组组内教育前FEV1、FEV1% 以及FEV1/FVC 水平均低于教育三个月后(<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三个月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

2.2 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三个月Borg 评分比较

教育前两组病患Borg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教育三个月后常规组病患Borg 得分高于试验组,并且同组组内教育前Borg 得分均高于教育三个月后(<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三个月Borg评分比较(±s)单位:分

2.3 对比教育三个月后每组病患疾病知晓情况

常规组病患疾病知晓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三个月疾病知晓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三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

常规组病患在呼吸功能训练、用药、氧疗和良好生活方式方面依从性均低于试验组(<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三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n(%)]

3 讨 论

职业病通常是因劳动者工作操作不规范、职业卫生知识不足以及职业病基础知识不明确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缺乏也是引起职业病的重要因素。若企业未能对劳动者卫生知识教育不足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未能及时开展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则会导致职业病患病率明显升高。由于我国正快速发展经济,在劳动者素质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劳动者在职业安全理念以及意识方面不高,对职业安全系统内容缺乏认知。伴随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工人是发生职业病的高风险人群。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职业病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部分劳动者健康水平,并导致其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在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尘肺病患者通常为中老年人,其学习能力不强、自我保健意识较差、文化程度偏低,在日常工作中与尘肺病有关健康教育内容接触较少,故而在疾病知识方面知晓程度不高。在赵俐君等人的研究中,其对尘肺病患开展健康教育,结果发现干预后病患FEV1 水平是(3.1±0.5)L,FEV1/FVC 水平是(76.6±7.2)%,相较于实施常规宣教的病患,其肺功能指标水平有明显提高。因此其认为将健康教育应用在尘肺病中,能够改善病患肺功能。本次研究中,教育三个月后在FEV1 水平方面,试验组是(1.99±0.32)L,常规组是(1.56±0.23)L;在FEV1% 水平方面,试验组是(68.82±9.16)%,常规组是(60.23±9.05)%;在FEV1/FVC 水平方面,试验组是(59.02±7.68)%,常规组是(55.92±7.38)%。试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相较于常规组高。在Borg 得分方面,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低;在疾病知晓率方面,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高;在依从性方面,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高。分析结果可知,对病患实施职业卫生健康教育,通过掌握病患一般情况,使用多种方式开展健康宣教,为病患介绍尘肺有关内容,告知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尽可能避免同刺激因素接触,同时在饮食以及运动等方面予以病患全面指导,利用健康教育促使病患培养健康行为。在实施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后,病患对疾病认知水平有明显提高,能够有效掌握锻炼肺功能的方法,其中开展腹式呼吸能够有利于膈肌下降以及提升气道阻力,改善肺顺应性,病患即使在安静条件下也可很好的开展胸廓运动,而实施腹式呼吸不仅能够确保肺脏有效通气,还可刺激呼吸肌紧张,增加耗氧量,在呼吸期间利用膈肌参与呼吸,可对呼吸肌辅助参与的不合理浅速呼吸方式进行有效纠正,提升潮气量,改善气体分布和降低呼吸损耗,缓解尘肺病患呼吸困难情况,提升肺功能。实施缩唇式呼吸,可有效延缓呼气气流压力的下降,促使气道内压力提升,防止由于腹内压升高而对气道造成压迫,促使小气道维持有效扩张,可将肺内残余气体排出,进而促进肺功能提升。对尘肺病病患实施职业卫生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肺功能水平,同时在疾病知晓率方面也得到明显提高。利用饮食干预以及运动指导等,有效培养病患健康行为,进而实现病患对自我疾病的管理,有利于提升其依从性。在实施健康教育后,病患自我防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呼吸困难表现有所改善。

综上,尘肺病病患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可改善呼吸困难表现,提高肺功能,增强疾病知晓率和依从性,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尘肺病职业病病患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痛泻要方加味汤治疗尘肺病验案2则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父亲的职业病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