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精耕细作往事
2022-04-19宿小妹
宿小妹
中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首先在北方旱作农业中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技术,是在原始农耕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耕作质量或耕种技术的讲求,需要具备相应的生产设施或生产工具。耕田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熟化土壤,即深垦多耕,细化土脉。青铜农具出现后,便有了深耕多耕的条件和可能性。但青铜农具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推广和普及,深垦多耕的任务无以完成。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全面吹响了开辟耕作新时代的号角,古代的精耕细作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西周以后,我国出现了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纷纷通过变法革新,增强国力,尤其是竞相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在这种大背景下,海内各处出现了铁矿冶炼业,并相继制造出一系列铁农具,与之相联系的役牛耕地方式也应运而生。这推动着农耕手段的不断推陈出新。
春秋战国时期,国内各处的冶铁中心曾制造了铁耒、铁犁、铁镢、铁锸、铁镈、铁锄等垦耕工具和中耕工具。这些新型铁农具,比从前的石器以及未普及的青铜器更加灵便、坚硬、锋利,且矿产资源丰富,成本逐渐降低,从而奠定了推广和普及的物质基础。此类铁农具的应用,使田间劳动走向快速高效。其中主要是使整地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标准提高,特别是使垦种动力要求加大,以适应铁犁功能的发挥。面对耕地动力要求加大的问题,人们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役牛耕田方式的出现,就是对这种形势的应对——以使利器与畜力匹配,从而创造了新的农业生产形态,强调了劳动工具及其相关设备的重要意义。正是如此,古代华夏人民运用这些铁农具劳动,加之役牛耕作,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即使粗放的农田作业得到提升和改进,精耕细作时代正式开始。
在战国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地区出现的一种以保墒防涝为主的抗旱耕作技术,称为畎亩法,畎为沟,亩即垄,故而也叫垄作法。该方法倡行“上田弃亩,下田弃畎”。其中心思想是:在农田作沟起垄,以作栽培之床。地势高者,种作物于沟里,以保墒;地势低者(湿地),种作物于垄上,以便排水防涝,且利于通风透光。此乃水土知识与稼禾培植手段的有机结合,颇具哲理,且有较强的适用性。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推广了关中地区农民创造的代田法,以企促进北方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其基本方法是:将一亩土地分作6份——作三甽三垄,甽(沟)宽深各1尺,垄的宽度与甽同,也为一尺,甽垄相间,每年甽垄二者的位置互换一次。耕作中,种子布于沟底,能避风保墒,顺势生长。待中耕时,将垅上之土锄入沟(甽)中,壅培禾苗根部。数次锄草后,土垄被削平,甽垅相齐。第二年变换栽禾位置,即以上年之沟易为垅,上年之垅变为沟,年年相沿轮换,以调整土脉,恢复地力。代田法是垄作体系的一种,为畎亩法的延伸。赵国将其从都城长安附近逐渐推广到河东郡、弘农郡以及西北各边郡,效果甚为理想。
在垄作法和代田法的基础上,西汉末期北方人民又发明了区田法。区田法又称区种法,乃是一种园田化集约耕作技术,分别有沟种和穴种两种方法。区田法是一种水肥并进、少种多收、抗旱高产的综合性技术,其整体优势主要是:首先,深翻土地,熟化土壤,充分利用地力;其次,采用相对统一规范的标准,形成数字化管理格局,手段先进;最后,区田法集中调配和使用水肥资源——及时灌溉、施肥,能在有限的农田上,获得超额额产量,可谓是集约高效。但此项技术要求太高,投入人力物力甚多,难度较大,所以到后来各朝代,只作为小面积试验,而未能全面推广。
经过春秋战国和秦汉的长期农业生产实践,民间的垦耕技术包括田间管理办法逐步成熟,不断发展。到魏晋时期,在黄河流域的广阔地带,人们已经较多地使用耕—耙—耱技术进行农田作业。此种劳动方式的出现,便是北方耕细作技术体系全面形成的标志。耕—耙—耱技术体系,是由耕、耕耱结合、耕耙结合三种方式汇集而成,并通过三个阶段的实践过程后融为一体的,它是农耕历史逐步演变的结果。即在春秋战国以前,以垦土播种为内容的耕地,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劳动状态,到了秦汉,先后出现了耕耱结合、耕耙结合现象,此为后来魏晋时期耕耙耱集于一身的过渡形式。
在耕耙耱技术体系中,耕为田间生产的根本,是其基础。耕,主要是讲深耕。因为深翻土壤,能加厚农田的熟土层,有利于水分与肥料的较多储存,便于禾苗扎根、抗旱和充分吸收养分。秦汉之时,在过去“深耕熟耰”的基础上,北方人民开始注意和讲求适时耕田——驾黄牛拉铁犁耕地,即参照农时或物候的变化而开展耕作活动。西汉农学家氾胜之说:“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他认为,每年夏至后的三个月内,为耕田的最佳时机。如果犁耕时间适当,那么就会好处倍增,反之则会伤田。
使用犁具的时间选择是多方面的,人们于参照农时物候翻动土壤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不同的植物而决定具体的耕地时间。《氾胜之书·耕田》称:“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當一。”在此他总结务农经验后,主张晴日耕田、少雨季节耕田。这样可以养地气,对除草、灭虫有益。反之,若在7月(7月为北方的雨季)耕地,难避阴雨,成为湿耕。湿耕乃消极行为,不仅不利于松土、熟化土壤,而且会使土脉僵硬,质量下降。选择耕地的时间,也要视土质而定。汉代《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皆曾提到黑垆土,认为夏秋耕之稍差,并皆主张春耕黑垆土最为适宜。概言之,耕地所含技术因素颇多,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定,主要是根据时令、节令、土壤类别以及禾苗种类等情况相机而动。
耱,乃是播种前的整地工具,也是一道作业程序的名称。故氾胜之在书中讲:“凡麦田,常以五月耕,……谨摩平以待种时。”文中之“摩”,即为“耱”。起初在汉魏时期,它只是一种扁形木棒,后来到西晋后期,开始改为由木条编织的长方形带齿板块,作为平整地表、耱碎土块之用。耱,是从耰发展而来的。随着汉代牛耕方式的普遍实行,民间逐渐把春秋战国以人力击打土块的耰,改变为畜力拉动的耱,以扩大受力面积,从而节省人力,提高功效。耕后则耱,耕耱结合,二者构成一套连贯程序。耱地,简便易行——用重物下压,驾牛拉行,循环而作。它可以细化土脉,保墒,利于种子发芽,为田间耕作劳动之良法。
东汉后期,还出现了耙。耙是一种于条形木头上安装铁齿的整地工具,同时它又是一项工作程序的名称。最初的耙是单梁耙,在一根木梁上安装一排铁齿或木齿,使用时由牲畜牵引,后来又出现了双梁耙(后世还出现了人字耙和三角形耙)。有了耙以后,使耕整地活动增加了一道环节。即于耕耱组合动作的前面,插入了另一道作业——耙地,使以前的耕耱组合演变为耕耙耱三结合的连动作业。耙地,与耱地一样,也是于上面加上重物,用耕牛拉动来完成的。它是在以耱地手段弄碎地表土垡的基础上,进一步击碎地表下层土垡(硬块)之快捷措施,使整地工作更彻底、更合理。
魏晋时期完成的北方旱作耕耙耱三结合的连动作业技术,是我国抗旱保墒耕作活动的巨大成就。它将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古代北方农业精耕细作的新时代。后世,又通过一些相关配套技术的补充和完善。耕—耙—耱之连动模式,是我国传统种植业技术的典型代表,是中华农耕文明之耀眼的亮点。
传统的精耕细作是涉及范围很广且为内容相当丰富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它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实验和进化而成,并植根于深厚的神州文化之土,巍然屹立,难以撼动,构筑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发达的、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农业,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坚实根基。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