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要想学,就能学会

2022-04-19邰霞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华字典周易学会

邰霞

他14岁时,母亲对他说:你是家里的老大,你父亲身体不好,你弟弟又是残疾,家里只能靠你了,你就别念书了,回家帮忙干点活吧。他哭了,因为他太喜欢读书了。他的父亲也很无奈,递给了他一本《新华字典》:为难你了,爸爸不能让你读书,只有这本《新华字典》给你。他在心里说:不上学校又能怎样,只要想学,也一定能学会!

辍学后,他一边打零工,一边读《新华字典》,慢慢把《新华字典》里所有生僻字都学会了。后来,他得到了一本《三国演义》,看了几十遍,还读给他的朋友们听。

几年之后,他进入当地农具厂成了一名打铁工人。俗语说“打铁、行船、磨豆腐”是最苦的三件事,并且铁屑子还经常会戳到肉里,至今腿上还满是伤痕,可他从不抱怨,一有时间就看书。他说只要有时间读书,就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再后来,他背毛主席诗词,每一首都背得滚瓜烂熟,到现在他都能脱口背出“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样豪迈的诗句。因为他的努力,他成为厂里最有学问的人,也从车间出来成了采购员,还做过厂长。

现在,他在读《周易》,他说:“我赶上了好时代,有这么多好书可以读。只要我的眼睛能看见,我就一定坚持看下去。”

他,就是我78岁的老父亲。

她出生之前,家里遭遇了一场火灾,父母生她时年岁已高,她只读了两年书,16岁就开始和壮年男人一样从城里往乡下挑粪,两个肩膀都长了扁担瘤。所谓扁担瘤,就是一次次受伤后不断结的痂。婚后她生了三个孩子,为了生计,她做各种各样的苦工,先是扫街的清洁工,后来到镇上的炼油厂上班。上班之余只要有时间,她不是去割草,就是去拾庄稼。有时为了省几毛钱,就走到几十里外的乡镇上买粮食。

那一年,她和丈夫说,她想学个一技之长。丈夫说,我就教你打算盘吧。于是每天晚上,总能听到噼噼啪啪的算盘声,还有她“三下五除二”“二一添作五”的跟读声……后来,她真的凭借过硬的算盘本领,从一线工人成了厂里受人尊敬的保管。

费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的那一年,人人为有一件红色的衣服而自豪。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赶上这个时髦,别出心裁地用一面旧的红绸旗,加上旧衣服做的里衬,自己裁剪、一针一针地缝,用了好几个晚上,为她的女儿做了一件红马甲。别人问她,你又不是裁缝,怎么就能做出这样的衣服?她笑笑说:只要想学,就能学会。

现在她智能手机也玩得很溜。有一天晨光从窗帘透进了房间,一群快乐的小鸟在玉兰树上唱歌,她女儿随手打开微信,想记录这美好的早晨,发现收到一条来自她的微信。点开来,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广场舞,一张是她自己的,竟还有三个字“我爱你”。再往下,是条语音:“妈妈刚学会了发照片,还学会了写字,就发给你了。”

她,就是我76岁的老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身上都有一种韧劲儿,不服输,不怕难,相信人的力量可以克服世上一切困难。他们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我。

我上小学时,父亲拿了一本厚厚的《东周列国志》对我们姐弟三人说:今晚开始,爸爸给你们讲这本书。180回,1000多页,我真吓着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不怕,只要想读,就一定能读完。于是,无数个夜晚,全家人围在煤油灯下听父亲讲“幽王烽火戏诸侯”“郑庄公掘地见母”“老人结草亢杜回”……一个又一个故事,丰富了我放学后生活,浸润着我的童年。

不仅是读书,父亲还让我们姐弟三人每天背四句诗。有一次,父親让我们背《春江花月夜》,看着36句长诗,我好害怕,父亲安慰我说:这首诗的作者叫张若虚,他一生留下了两首诗,这一首诗被后人评价为“孤篇盖全唐”。36句里,有27个“月”字,是唐诗里非常美的一首。我记得父亲讲这段话时,眼睛里有亮光闪烁。后来,我不但会背了,而且由衷地喜欢上了诗的意境之美。我上小学时一度最害怕数学,考试总是七八十分。父亲对她说:孩子,不怕,只要想学,就一定能学好,爸爸来帮你。后来,我高考时数学还考了不错的成绩。

“古人说‘君子不器’。你是小学老师,但不要拘泥于你所从事的职业,要博学多识。你喜欢读《周易》,爸爸为你高兴。《周易》是百经之首,作为读书人,就应该认真读读《周易》。你还可以多看一些书,比如邵康节的《梅花易数》,它蕴含了古代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的数学方法,很有意思的。”

“好的,听爸爸的,只要想学,就能学会!”

这是我和父亲今天的对话。

感恩父母,给了我充满力量的家庭能量场;感恩父母,给了我“只要想学,就能学会”的人生信条。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新华字典周易学会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新华字典
学会分享
甜甜的“蝴蝶茧”
《新华字典》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周易》与《孙子兵法》
新版《新华字典》将收入网络用语
《新华字典》背后那些事儿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