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三六九等”的“双一流”该怎么建设
2022-04-19熊丙奇
熊丙奇
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有16个第一轮建设学科因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等原因而被给予公开警示,是教育部此番发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信息的两大看点。这体现了淡化“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身份色彩,维护教育资源平衡的鲜明态度,既促进入选高校聚焦建设,又引导社会转变对“双一流”建设的看法,不把“双一流”视为学校的身份标签,而关注学校的具体建设成效、办学质量与特色。
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所说,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而社会公众、用人单位,则把“双一流”作为学校的新身份,不少考生把上“双一流”高校作为升学目标,有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非“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不录。
这显然背离“双一流”建设初衷。一方面,有的高校重入围轻建设,直接影响建设成效;另一方面,没有带动整体高等教育提升质量,反而出现把高校分为“三六九等”的新问题。无论是提高“双一流”建设成效,还是推进破“五唯”改革,破除唯名校、唯帽子等不科學的教育评价体系,都需要调整“双一流”建设思路。
“双一流”建设名单的调整工作,一直受到舆论关注。此前,还有人预测,某几所大学有望进入“一流大学”建设A类,这其实还是强化“双一流”身份的思路。把“双一流”建设区分为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其中的一流大学建设,很容易被理解为学校的身份。本来,“一流大学”建设A类和B类,只是建设任务的不同,但却被认为是A类高于B类。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的身份色彩就淡化了。这有利于引导建设学校聚焦建设。
以学科为基础建设一流大学,这更符合建设一流大学的规律。如果一所大学有若干个学科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那么,这所大学也就会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
另外,对第一轮16个建设学科给予公开警示,并要求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因此,入选高校不要认为入选后就有了更高的身份、等级,搞不好建设、没有完成建设任务,就将被调整出局。这是促进高校建设不可缺少的淘汰机制与约束机制,让建设高校、学科意识到,入围名单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
◎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青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