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矫正天使”梁益建

2022-04-19杨柳

莫愁·时代人物 2022年4期
关键词:重度畸形脊柱

杨柳

梁益建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3月3日启程赴京,规定的报到时间过去两个小时后,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才匆匆赶到。虽然迟到,却获得了代表的集体点赞和网友真诚的“谢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刚做完一个手术,迟到了。”这场小插曲的主人公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他刚做完手术,救治了一个病人。

梁益建长期从事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手术矫正、研究工作,他先后为三千余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打开了折叠着的人生。

“自诩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这是2016年《感动中国》组委会对梁益建的颁奖词。

梁益建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矿工家庭。一家人全靠父亲的收入维持生计。从小看到身为煤矿工人的父亲多次历经矿难,压断肋骨,因没钱医治导致胸腔畸形,“那会儿我就想成为一名好医生,为老百姓看病。”父亲的伤痛成了梁益建立志从医的驱动力。

1986年,梁益建本科毕业后成了一名骨科医生。工作后,他考取医学硕士、神经学博士,又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交流深造,夜以继日地学习专业知识,攻克医学难题。学业有成的他毅然回到祖国,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做骨科医生。

2008年,梁益建被医院派到四川盐源县泸沽湖地区救治病人。在那里,梁益建遇到一个脸庞几乎贴着大腿的小伙伍才林,他的身高只有1.26米,走路时很艰难,眼睛只看得到地面。梁益建仔细检查后告诉他:“我可以做手术让你站起来。”话音一落,伍才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年5月,梁益建和医院帮伍才林筹足手术费后,当即接他到医院进行救治。

术前,梁益建经过详细诊断与研究,为伍才林制订了一套细致的治疗方案。手术当天,梁益建为他进行了长达九个小时的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康复后,伍才林的身高达到1.78米,并改名为伍才立,他终于可以有尊严地抬头走路了。这场“邂逅”,让梁益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治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之路。

首列重度脊椎畸形矫正手术成功后,梁益建从一名普通的骨科医生转而主攻极重度脊柱畸形性矫正,他下决心做一名“拓荒者”。他说:“我太了解他们了,我不能拒绝他们,救人是我的职责。”他根据学科未来的发展,把科室的研究方向重点放在了重度脊柱畸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等策略上。

70°、90°、180°……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代表角度的数字,但对于脊柱畸形患者来说,这些角度却犹如巨石般千斤重。脊柱的冠状位、矢状位或轴向位偏离正常位置,发生形态上异常的表现,称为脊柱畸形。挺直腰板走路,穿一件合适的衣服,对于脊柱畸形患者来说,是奢侈的梦想。

2008年,12岁的女孩曾黎(化名),因极重度脊柱畸形,肺功能衰竭,无法自主呼吸,每天靠吸氧气维持生命。濒临绝望的曾黎父母想方设法找到梁益建恳求:“梁医生,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希望,无论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不怪你。”

梁益建知道,曾黎的病情早已超过了既有医学记录的禁区。但面对女孩渴求的眼神,梁益建决定为曾黎做风险极高的手术。

梁益建将曾黎的手术分解成八次大手术和几十次小手术。那年,梁益建刚回国,还未正式安家。为了女孩的漫长手术,他在医院附近的小区租了房子,只为曾黎术后出现紧急情况时能随叫随到。

历经八个月数十次的复杂手术后,曾黎获得了新生。这是梁益建救下的第一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满怀希望找到梁益建。

今年两会前夕,一名患者从江西赣州打来电话,寻求梁益建的帮助。48岁的他,从2岁时患有脊柱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胸腔畸形,不能自主呼吸,进而引发呼吸衰竭。在当地医院进行多次插管治疗后,病情仍在加剧。无助之时,病友群里有人告诉他:“去四川成都,找梁益建医生,他或许能帮你。”

工作中的梁益建

由于患者是跨省转运,路途中风险无法预估,但经过深思熟虑,梁益建最终同意病人来成都手术。经过多方评估后,医院最终确定了病人的手术时间,不料却和梁益建赴京参会的时间冲突了。

“我就在想,这个病人怎么办,长时间插管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如果开完会回来再手术,他可能等不到那个时候。”梁益建立即向省人大报备、请假:可不可以迟到两个小时,加个急诊(手术)。四川省人大的回应很快传来,答案是肯定的。这份“许可”,为病人“抢”出了珍贵的两小时救命时间。

“手术非常成功,目前病人已经拔管,可以下床活动了。”梁益建介绍说,“像这样极重度脊柱畸形的病人,这次的手术只是第一步,将生命体征稳住后,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还将进行三次手术,将胸腔再造,彻底解决由脊柱畸形导致的呼吸衰竭。”

脊柱畸形改变的不仅是人的外形,与之相生相伴的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不断侵蚀着人的生命。虽然自我定位为“小医生”,但梁益建做出的却是大成就:他所接受的脊柱畸形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屡次被国内医院所拒绝的。手术有多难?梁益建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在川藏线的悬崖边开车”。但他用自己的妙手仁心,打开了一个个折叠着的人生。

对于病人,梁益建总是不遗余力。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梁益建除了经常向医院申请减免患者治疗费用外,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四处奔走帮助贫困患者募捐,也多次自掏腰包为病人贴补生活费。

面對每一个患者,梁益建都以对生命的敬畏,成为病人口中的“矫正天使”。每天手术结束后,疲惫的梁益建还亲自为患者揉搓脊柱,许多病友亲切地称他“梁爸爸”。科室里有不少孩子长期住院治疗,为了让他们不耽误学习,他联系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补课,还自掏腰包请声乐老师教孩子们唱歌。

梁益建治愈了一例又一例超高难度的脊柱畸形患者,让他们重获生命与尊严。仅2021年,梁益建就治疗了四百多名患者,做了六百多台手术。虽然忙碌,但梁益建和团队每年都会到农村进行走访和义诊。“我每天睡四个小时左右,已经习惯了。我想给更多的老百姓看病,给贫穷的人看病。”

梁益建说:“我的目标是工作到80岁,让那些因病而绝望的人能抓住一根稻草,让这些人能活得更好。”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周晓序 2475496811@qq.com

猜你喜欢

重度畸形脊柱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超五百万
完形填空专练(一)
同学,你的脊柱还好吗?
宫斗剧重度中毒
畸形蔬菜总动员
CT增强扫描重度碘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浅谈脊柱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