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食品供应链运行现状与问题分析
2022-04-19陈佳佳
陈佳佳
摘 要:生鲜农产品是千家万户的刚性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购行列,生鲜电商拥有着巨大的市场。然而,由于生鲜供应链运作不够完善,使得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极其突出。分析电商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鲜食品;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9-0055-03
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崛起,打破了商品流通的空间局限,实现了商品跨地域交易,使得网络交易愈加便利。随着电商交易的逐渐成熟与发展,天猫、顺丰优选等开始进军生鲜市场,生鲜产品也逐渐由线下销售转移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模式,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拓展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与范围,减少供应链环节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境具有重大意义,并一度引起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及消费水平逐渐提升,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并逐渐养成了网购的习惯,我国生鲜电商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未来生鲜电商线上市场渗透率仍将大幅提升。
然而,生鲜农产品由于具有易腐性及易损性,并且其生产对季节周期等也有较高要求,使生鲜供应链的运作难度大幅增加,也给生鲜电商发展带来挑战。加之电商市场中各大平台迅速崛起,竞争日趋激烈,生鲜电商在运营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其中,质量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有待解决的最主要难题。
目前在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商企业+农户”模式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最基本的模式。但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端由众多的小农户构成,电商企业与众多农户交易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且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同时,合同违约率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合作社作为一种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的方式被引入供应链,其对提高农户生产水平、降低交易成本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的运行中,“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种供应链模式仍然出现了合作程度不高、农户积极性较差、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等问题。
一、研究综述
在已有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中,王亚飞等(201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司+农户”供应链模式的订单履约程度不高,并分析表明加入中介组织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契约稳定性[1]。杜红梅等(2015)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若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有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信任,农民合作社领导者的素质也将影响其合作关系,从而影响企业对二者合作的投入[2]。郑少红等(2013)分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几种类型,表明这种模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探讨了如何实现这种组织模式的契约稳定性的实现路径[3]。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方面,Cai(2010)等则探究了在生鲜农产品由于易腐性而带来损耗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等问题[4]。孙开钊(2015)通过分析提出了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利用新技术创新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5]。王磊和但斌(2015)对供应链协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研究了如何提高供应商努力水平,其研究设计了两种激励机制,并提出这两种机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协调[6]。朱长宁(2015)提出,在供应链中,应用可追溯系统等协调机制,能降低生鲜产品损耗,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利润[7]。王冲等(2013)基于Stackelberg博弈,对由一个供应商以及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进行了分析[8]。杨妍(2015)对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互联网环境下新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更具有效性,为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与建议[9]。王婧、熊英(2015)对建立由生鲜电商主导的供应链联盟进行了原因剖析,得出由生鲜电商主导的供应链联盟能为供应链带来更多收益[10]。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电商环境下,生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进行了研究。吴丹等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激励機制,而后建立模型,得出了成本优化的配送协调问题,并在协调机制的设计中构建了供应链各主体信息共享的模式,从而实现供应链的协调[11]。王婧等则提出,应采取冷链物流的方式,同时参照协同理论,构建包含相关核心要素的冷链物流协同供应链,为提高生鲜产品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供参考[12]。
现有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理论体系,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通过梳理发现,多数研究仍旧集中于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对电商企业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将对电商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其更好发展。
二、电商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开始引入生鲜农产品,这种全新购物模式在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的同时,也为电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生鲜电商市场线上市场的渗透率会大幅提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鲜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对农业电商的支持也不断加强,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生鲜农产品逐渐开始被各大电商平台引入,各大生鲜电商平台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研究。
关海玲等(2010)对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指出B2C、C2C模式会迎来深入发展的契机[13]。樊洪远(2014)分析了B2C电子商务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B2C电商企业应建立“农民+农村合作社+B2C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模式[14]。吴传淑等(2015)对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四种生鲜电商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15]。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得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电商企业+农场基地”模式、“电商企业+农户”模式、“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电商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模式。其中,“电商企业+农户”模式是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基本模式,而在此模式中,农户与电商企业作为模式中的两大主体,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双方很难实现对等的交易,农户在其中始终处于弱势一方,这一模式很难实现所谓的“双赢”,随着这种供应链模式中电商企业和农户关系的不稳定、合同存在较高违约率等问题的出现,“电商企业+中间组织+农户”模式的优势也就显露出来。前文所提到的“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电商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模式等就是对这一模式的改进,这些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电商企业和农户的中介由合作社等组织来充当,这样一来,这些中介组织可以与电商企业抗衡,同时还可以对农户进行监督和约束。
三、电商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一)生鲜供应链运作要求高,各方盈利困难
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涉及的环节较多,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商企业搭建平台,通过第三方物流或其他冷链物流方式,将生鲜农产品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扩大了市场范围,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市场流通环节。但是生鲜农产品作为一种具有易腐性特点的特殊商品,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成本远远高于普通的物流成本,从而增加了全程冷链物流的难度,导致整个供应链中存在许多断点。同时,生鲜农产品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依然突出,这导致流通过程中损坏率很高,成本高企。另一方面,传统农贸市场仍旧在生鲜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并且生鲜农产品又是一种日用品,如果生鲜电商销售价格过高,将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这样,高成本难以实现高价格,导致生鲜电商供应链各方都难以盈利。
(二)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在生鲜供应链中,农户资金不足、生产规模小并且技术相对落后。由于交易地位的不平等,拥有雄厚资金及技术优势的电商企业作为强势一方,当其自身利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挤压上游农户的动机也就愈强,农户们“增产不增收”等一系列问题频频发生,农户在供应链中的利益受损。这就极易导致农户为弥补自身损失而出现“以次充好”等“道德风险”。
(三)生鲜供应链关系不稳定,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生鲜电商的货源主要来自对外采购或自营,自营模式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但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种类繁多,这种模式在产品的广度上也就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对外采购虽易满足生鲜农产品数量及种类等要求,但对供应链合作的要求较高。现阶段,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方依然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农户通常缺乏市场经验,其生产具有经验性和盲目性,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很难把控且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电商企业与农户通常只是基于短期利益的简单的买卖关系,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在利益方面,企业与农户联结并不紧密,供应链关系也较为脆弱,导致流通中的质量问题突出。
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也逐渐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企业与合作社联合,从而带动农户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成为今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研究也就显然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电商企业作为强势一方是完全自利偏好的,尽可能地压榨农户,农户很难维护自身利益,且整个供应链极不稳定。合作社的加入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户与电商企业地位差距悬殊的问题,但是我国合作社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混乱、资金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其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市场化要求,农户的弱势地位也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若企业能加强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紧密联系,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今后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企业与合作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合作社及农户提供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帮助。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户大力宣传合作社的相关知识,加强农户的合作观念,引导农户积极加入合作社从而提高其积极性,提高农户合作互惠的意识,以推动该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亚飞,黄勇,唐爽.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履约效率及其动因探寻——来自91家农业企业的调查资料[J].农业经济问题,2014,(11):16-25.
[2] 杜红梅,陈鹏.企社合作中龙头企业关系资本投入的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9-24
[3] 郑少红,陈玲,卓炜.“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关系稳定性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3-17.
[4] Cai X.,Chen J.,Xiao Y.,et al.Optim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Fresh Product Supply Chains with Freshness-Keeping Effort[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3):261-27
[5] 孙开钊.“互联网+”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创新[J].企业经济,2015,(12):93-98.
[6] 王磊,但斌.考虑消费者效用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保鲜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5,(1):200-206.
[7] 朱长宁.基于可追溯系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5,(6):106-109.
[8] 王冲,唐曼萍,王莉莉.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决策研究[J].软科学,2013,(4):99-101.
[9] 杨妍.基于电子商务视角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新模式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448-450.
[10] 王婧,熊英.生鲜电商主导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研究[J].物流技术,2015,(21):176-178.
[11] 吴丹.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4.
[12] 王婧,董高青.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协同供应链构建[J].物流技术,2015,(13):21-22.
[13] 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模式及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45-47.
[14] 樊洪远.我国B2C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2).
[15] 吴传淑.国外生鲜电商发展模式探析[J].世界農业,2015,(5):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