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2-04-19刘华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集中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在高中美术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美术知识、美术技巧,形成必要的支持积累,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形成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这样才能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从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课程改革背景出发,结合实际分析生态化教学实践策略,即明确生态化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明确生态化教学原则,指导美术教学设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优化美术教学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生态化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73-8918(2022)07-0151-04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授课时要紧密结合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进行培养。也就是说对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美术表现、图像识读等进行培养。从这五个维度分析来看,美术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这与生态化教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生态化教学理念逐渐渗透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来。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理念,生态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可持续性,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一、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如今,我国大部分高中美术课堂总体上还是处于比较消极的状态。因为学生正处于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学生都对美术知识以及相关的领域了解少之又少,在课堂中并不能掌握对美术鉴赏的认知和实践方法。高中阶段的学生缺少或者是被压制了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意识和学习兴趣。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长期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提高考试课程的成绩上,将学习经历主要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在这个时期,教师缺乏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掌握科学正确的美术技能和方法,学生缺乏对美术的认知。部分高中美术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师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绘画,并没有涉及其他内容的教学环节。以学习教材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较低,学生缺乏创新和鉴赏的机会。
二、 核心素养融入美术生态化教学的意义
作为科学价值观的载体来看,核心素养在引入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以其渗透能力的体现来融合,使生态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全面,并且也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提高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自身的品格,更能够透过能力培养来实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一般来讲,对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言,需要让学生能够拥有对审美的判断能力,对美术的表现形式进行确认,同时要实现对图像的识读,更要具备对文化的理解和对美的创意,并付诸实践。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学科来看,在美术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更具备着艺术性的特点。而对于美的表达而言,它的视觉形象特征十分强烈,所以在这些要素构建的过程中,也真正成为美术学科在核心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能够拥有的特点。
从美术学科的教育过程来看,在生态化的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学生对图形识读能力的培育,这样才能通过鉴赏教育模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透过美术鉴赏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实现对美术作品、影视摄影等内容进行正确的解读,从而使学生的视觉符号认知能力获得提升。与此同时,从美术学科的教育工作开展来看,鉴赏是必不可缺的一个教育环节。毕竟,只有通过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之后,才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有内容进行使用。但是,对鉴赏来看,本质是一个逐步实现对美的认识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美术语言、材料、技法等不同的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新的体验。
在审美判断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利用生态化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有效的感知,并通过自身的判断与语言的表达来实现评价。毕竟,在高中阶段当中,学生通过之前的培育与发展,其实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美术知识,而且对美的表达和美的艺术形式,学生也有着自身的认知与理解。因此,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他们的学习经历会更加的丰富,所以在认识上,其实也会从感性认知转变为理性认知。对此,从艺术的鉴赏以及审美能力的培育来看,在鉴赏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所具备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更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掌握来实现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与分析。这时,学生就能够利用自己所累积的内容来实现发展,并真正通过在素质教育的培育下,使学生能够实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从创意实践来看,它既是核心素养的内容,同时也是生态化教学当中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前期的知识累积来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毕竟,学生在进行美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学科知识的内容,更要通过自己的积累来实现创作,这样才能透过学生的创作手法以及独特的思维来形成不同的美术作品,以此才能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从美术学科自身来看,它具备着人文的特性,而且对艺术表达的过程来看,也会透过思考来实现多角度的文化内涵传递。因此,对于美术学科的教育工作开展而言,它既需要实现在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透过观察、理解来实现对文化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思考,更要从其中体会到艺术的表达形式与魅力。基于此,针对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工作开展来看,透过生态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并将核心素养教育与之进行融合,更能够使教育具备着明确的方向,同时也能把握学生的发展,并通过多元化的整合来真正实现教学改进与优化,实现帮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成长。对此,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最终结果能够真正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要注重核心素养与生态化教学的有效融合,通过不断的整合与优化来实现提升教学的效率,以此真正做到在学科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并利用生态化教学模式进行质量保障。
三、 核心素养下美术生态化教学策略
(一)明确生态化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生态化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高中的美术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课程教学体系,美术课堂的多样性及选择性为生态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既有美术知识的传授,也包含美术课程生态环境的建构,这样学生在获得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终身发展。基于此,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生态化教学的目的,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一,帮助学生认识生态化教育理念,并从中找到新的学习思路和探究角度,提高学生对美术教学过程的认识,并从维护教学生态平衡的角度发展自我。第二,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教学生态中的一个关键元素,确保学生能够与生态系统内外要素进行互动、影响,确保学生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和谐发展。第三,促使学生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结构,并且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中,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美术能力的综合发展做好准备。
(二)明确生态化教学原则,指导美术教学设计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设计生态化教学实践。为确保生态化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生态化教学理念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行为,整个行为中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特征鲜明的系统。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不是对各个模块的简单罗列,而是立足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的课程内容的建构。基于此,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中模块与模块间的关系,从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可以启发学生从局部去分析,形成基本的审美判断,但同时也应该启发学生对作品做出客观判断,考虑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作品形成的必然性,以及这种审美倾向的发展方向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整体审视,并以此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过程。
第二,联系性原则。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持续再创造。”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客观世界存在普遍联系的。基于此,在高中美术生态化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生态因子”,将其置于课程生态系统之中,强化教学系统内外因素之间的联系,并促进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例如,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跃课堂,促进艺术问题的深入探究;利用多元化的课外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等。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到一个合理的教育情境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多维度的发展。
第三,平衡性原则。高中美术的生态化教学,不仅仅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以及基础美术技能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在美术课堂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中生,能够依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方法,主动学习美术课程,形成比较持久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并进一步积累经验、提升认知。但是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对美术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和复制,要求学生在完成静态构建的同时也要经历动态的发展过程,即在美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平衡,才能不断驱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调节自我,建立全新的美术学科学习的生态平衡系统,促使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优化美术教学实践
在高中美术生态教学的创设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有机整合,积极构建出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的综合协调发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也应该不断优化教学实践,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一,教师应立足美术课堂,构建生态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与外界要素交换能量等,最终形成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模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设计,引导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例如,在“古代园林艺术”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特点,也应该进行鉴赏能力的培養,让学生在情感与认识、感受与理解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中,形成更加准确的审美判断,提高学生对传统美术文化的理解能力。
第二,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以及自然和社会中选择研究专题,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最后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高中美术生态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学习内容,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设计为学生展现木版年画、剪纸、布偶等,并提出问题:我国民间美术产生的社会环境是什么?你在日常生活中都遇见过哪些民间美术作品,请举例说明。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说一说它的艺术特色。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在脑海中对生活中的美术作品进行联想,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美学元素的意识。教师围绕教学问题、教学任务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审美探究的任务,利用开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在生态化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自我发展。
第三,设计模块化教学,完善生态化教学体系。高中美术课程旨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的各个模块为学生的系统学习提供了依据。在生态化教学指导中,教师应重视模块自身包含的资源,把握模块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氛围。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以及美术基础知识的建立都是逐步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板块化教学。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各项美术能力的综合发展,完善生态化教学体系。例如,在“书法·篆刻”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从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教学目标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汉字中的艺术形象,并且从美术的角度出发,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辩证评价,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
教学评价也是构成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美术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学生进行打分制,也就是说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另一种方法是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不及格这几个层次。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创新已有的评价方式。基于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改变过去简单、死板、非导向性的评价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用科学且积极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评论时,需要鼓励学生观察自身的学习状态,然后和他人进行对比,找到自身的优点和短板。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应当有启发作用和引导作用,指出学生的优点并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评价中不断提升自己。教师还应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采取更多的标尺来衡量每一位学生,突破传统的评价条例。教师可以在评价档案中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态度的变化,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系统性评价。采用多种实用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够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
四、 结语
总之,生态化教学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围绕核心素养而展开的课程改革中,高中美术教师应加强实践,分析生态化教学的实践策略,让学生在可持续的氛围中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高康康.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大众文艺,2021(13):196-197.
[2]朱铠伽.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高中美术教学的开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22.
[3]李青.高中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122.
[4]陆正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讨[J].艺术教育,2018(17):145-146.
作者简介:刘华(1995~),女,汉族,甘肃静宁人,静宁县第二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