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学习培育全人 助力“双减”政策落实
2022-04-19邓帆汪伟方海波
邓帆 汪伟 方海波
【摘 要】教育要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经验,实现“学”与“做”的统一,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脱离出来。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立足于实践性学习,形成“552”实践性学习教学实施策略和互动共融实践性学习教研联盟,减负提质,助推“双减”政策落实。
【关键词】实践性学习;“双减”;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編号】1671-7384(2022)04-023-03
“双减”不是要简化学生的发展过程,而是要将学生从繁重的应试负担中解放出来,“减低效”“减无用”“减过量”方可凸显重点,增加效能。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在“启迪心灵 明亮人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一直秉承着“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对“学”与“做”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研究,实施了系统全面的闭环式实践性学习研究,切实减轻了学生和家长负担,增强了教育效果,回归了教育本真。
实践学习推进“双减”落实
重视实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对于提高育人质量、助推“双减”落实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实践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主动建构性和真实情境,是把学习从表层的知识学习提升到深层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心智模式培养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学校基于对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与“做”相脱离情况的判断,将学生的发展置于首位,将教育教学看成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奠基幸福生活的方式,充分启发学生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经历”并且形成“经验”。学校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本领作为教育教学主线,把学科与生活、学习与实践、课程实施与评价紧密关联,促进学生将掌握到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迁移到具体情境中,让学习充满生命的律动、生动和灵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
“552”实践性学习教学策略推进减负增效
学校在多年办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552”实践性学习教学实施策略,即梳理凝练出了“启智课堂”教学五原则,构建了五种智慧课堂环境下的互动共生课堂模式,探索出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两种方式。
1.“启智课堂”五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立足课堂,把握教学规律,提出了“启智课堂”五原则,即适切的教学目标、充分的自主学习体验和实践、巧妙的任务驱动与情趣激发、恰当的方法指导与策略实施、智慧的评价与引导。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从而真正将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经历”学习的过程,让知识和技能在不同场景下实现迁移运用。
2.五种互动共生课堂模式打造智慧课堂
教师通过实践性学习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与了解,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学校依据学科特点、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具体教学内容,探索出了基于智慧课堂的五种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即“互动参与探究式”教学模式、“学习策略引导型”教学模式、“1388”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模式、“体验交互式”教学模式和“三元三化六模块”教学模式,从而构建出一个大数据支撑下“以人为本”的互动共生教学新生态,打造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现代实践性学习智慧课堂。
“互动参与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创新式的沟通方式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进而主动探究、实践,此模式适用于语文阅读课教学。“学习策略引导型”教学模式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聚焦学科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以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策略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我实践成长,此模式适用于数学新授课教学。“1388”实践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传递信息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去探索、实践,适用于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1388”,即1节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英语会话课由3个阶段和“8+8”个环节构成了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循环模式。“体验交互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和领悟知识,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体验交互式”教学模式更适用于音乐活动课、练习课、欣赏课等。“三元三化六模块”教学模式,“三元”即课堂体现探究、互动、成长三元素,“三化”即探究教学项目化、探究环境数字化和探究评价具象化,“六模块”是课堂教学中的六个模块。
3.两种学习方式激发实践活力
个体问题驱动式实践性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三个特点:一是课前利用学习任务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认知,让学生对新旧知识形成关联,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是课中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同桌交流,初步解决基础问题。对于实践性学习中的核心问题,小组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初步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优化方法,同时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课后学生利用错题本反思问题,归纳小结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驱动式个体实践性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能力等必备的核心素养。
多体融合探究,形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实践性学习方式。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小组最有利于发挥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能力。因为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组间同质又为班级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教师发布合作项目任务,学生们随机组合。学生根据现场活动的评估再次合作,促进学习深入开展。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分组,最终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可进行对抗比拼的新小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校通过教师提升性反馈、学生反思性反馈、家长督导性反馈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学习效果进行全面掌握。
“互动共融实践性学习教研联盟”推进提质加能
1.“336”有效备课策略
为了让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科学选择教法、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学校实施了“336”有效备课策略,将通识教材、独立备课、集体网研相结合,形成固定的备课体系,为上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识三备。授课教师通过“说教材”的形式,独立钻研课标,借助直观形象的知识树分析整个学段教材内容,以达到通览全盘、纵观体系的目的。“一备”指的是聚焦单元,整合梳理;“二备”指的是把握全局,整段梳理;“三备”指的是瞻前顾后,主题梳理。
(2)独立三备。一是课前两备,即自我静思和参考融合。在自我静思阶段,教师不看任何教学参考资料,凭自己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积淀,充分挖掘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寻找重点难点,思考导学方法,形成教学设计。在参考融合阶段,教师参考综合各种教参资料,对比思考,深入探究教学环节的科学性、艺术性。二是课中再备。它是边教边改的动态过程,是对课前“预设”备课的灵活调整。三是课后复备,即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反思,为今后教学中避免问题的重现和课堂的高效做铺墊。课前备课是基础,课堂备课是关键,课后备课是提升,三个阶段的备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互为补充,为启发学生智慧、优化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3)集体六备。学校坚持“个体—集体—个体”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此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校组织各校区进行网络电子备课,形成跨校区网络备课六步法,即“确定主题—分工备课—网络研磨—二度修改—形成资源—个性实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校区间协同发展。
2.三种实践性学习研修新模式
学校探索出了三种实践性学习研修模式,在研磨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同学科伙伴式教研模式。学校依据学科划分成了不同的研课组,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课例研究等形式,使教师学习、分享并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同学科伙伴式教研模式利用“启育”备课和“启思”教研两个渠道,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优势,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有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与传递。“启育”备课是学校组织各备课组围绕育人目标,在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完成单元过关精简备、教学内容超前备、学生学法分析备、作业设计针对备、课后反思仔细备、问题出现及时备的备课策略。“启思”教研是学校设立各学科的“启思”教研日,引导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开展教学研究、实现专业发展。学校还根据教师培养、学生学情等实际情况,开展小备课组领衔、滚动教研、细胞式课堂诊断等研课活动,激发教师在实践情境中产生反思、提升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探索。
(2)跨学科主题式教研模式。不同学科的教师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标,以指向学生实践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围绕教育教学共性问题,如同一项任务、同一个课题等,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3)多区域共享式教研模式。一方面学校利用信息化平台在文化建设、内涵发展方向与集团内和跨区域的结对学校进行交流,开展相关主题的网上研讨,逐步实现结对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学校承担结对校教师跟岗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在学校浸润学习,将所学经验带回原学校,实现双边区域教育教学的联动发展。
注:本文系2021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绿色指标评价大数据下教与学方式改进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HJG2115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2019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式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JK1911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张红. 启迪心灵 明亮人生——“启明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郑君辉. 实践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然取向[J].上海教育科研,2019(5).
杨晶,夏宛央. 遵循知行合一规律 构建实践育人体系——郭元祥教授实践教育问题专访[J]. 教师教育论坛,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