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2022-04-19赵睿
摘要:语文教学是国学文化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积累语言素养,树立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对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涯中乃至其他科目学习都有深远影响。因此,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文章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角度切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3-0025-04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所转变,但仍有一些问题未解决,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才能够在整体上推动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思考与分析,结合实际教学问题不断进行探究,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综合方面的提升与成长,进而有效落实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目标设定模糊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相对模糊,往往会选择理解、提高等较为宽泛的词语来界定知识掌握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多停留在对静态行为的描述层面,这种模糊的设定容易导致教学评价难以科学开展,什么样的结果就达到了“理解”的程度,什么样的水平可称之为“提高”,无法对教学结果进行准确衡量,教师难以实施高效教学,学生也难以确定学习方向,其指导作用自然受到局限。
(二)教学方式固化单一
传统教学理念下逐渐形成一种流程化教学程序,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设计往往由教材内容和标准答案构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么设计,怎么实施,完全按照统一的套路进行,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教学效果必将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这种流程化程序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却固化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成为局限他们发散思维,寻求突破的束缚。虽然随着教育改革,不断融入了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流程化的教学模式始终未能彻底改变,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学方式有待完善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阅读课文,反复熟悉课文,根据老师提出的教学问题,带着问题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与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只重视对课文理解与主旨内容分析,而并没有尊重学生对课文的自我思考,也没有重视学生对课文学习与理解的积极性,很多学习兴趣被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压制,导致学生在语文素质文化以及艺术审美能力方面不能有所突破,被限制在教学模式当中。
(四)学生缺乏主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相对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师生之间的关系看起来和谐统一,但是学生明显缺乏主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明显倾向于“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被忽略,他们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少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和培养。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汲取有效知识、确立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种被动化的学习过程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其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语文知识的内化吸收。
(五)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响应度不高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基础教学,比如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资源主要倾斜于课文内容翻译、熟读背诵等基本知识的传授,教学目光聚焦于文化课考核的主要方面。虽然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但忽视了语文课程设置的其他目标,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的响应度不高。一些教师虽然已经将教学的目光放在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上,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进行简单的引导,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有效抓住學习重点,从而能够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突出教学目标所具备的整体性特征以及层次性特征,更好地展示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是教师口头传授,或者是在黑板上以文字的方式进行罗列,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目标不够具体,他们在学习时无法根据目标来确定记忆的关键点,会增大学习难度,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并且各个教学目标彼此之间也不存在较强的联系性,不具备层次性,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发散性的思维。而借助思维导图则可以很好的完善这些不足。
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一课时,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列出这堂课的学习重点,例如全文结构、写作手法等,然后通过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学习将列出的目标进行逐个补充。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从课堂刚开始就建立整体的学习观念,目标非常的清晰,并且具备一定的刺激性,能够让学生复习的时候降低难度。
(二)改变教学内容丰富语文课堂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非常单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机械化的教学,这不仅无益于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能够抹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性格特征,进而利用一些生活化的事物或者情景与教学的内容结合。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现代化的情境课堂,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学习中去,并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堂活跃了起来。
例如,在学习《三顾茅庐》一课时,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阅读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学生更难去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一定的了解,其次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直接了解刘备当时三顾茅庐时的心情以及内心想法,从而使学生更加便捷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深入了解。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当前语文教学环境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应试教学环境,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摒弃传统刻板的教学思想,倡导积极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基础与特征,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来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转变为乐于施教与积极求学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创造积极主动、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教师应为语文教学以及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好充足的思想功课。
例如,在学习《春》一课时,单纯的朗读教学无法让学生理解“春”的内涵,不能切身感受“春”中蕴藏的真正含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教学资料。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播放优美的春景、鸟儿欢快的叫声,让课堂的教学氛围充满欢乐与趣味性。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老师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适当时可以闭上眼睛来想象春天千树万树发芽、开花的情景。在充满春意的课堂之上,学生们朗读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此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们关注身边春天的景色,将自己的所知所感写下来,再为后期教学中安排一次“观春”随笔的交流,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看到、感受到春天是什么样子,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展分组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应紧随当代教学思想的脚步,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树立教学的创新意识,时刻提升教学的新颖性,将初中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魅力充分表现出来。其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的高峰期,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崇出新,对学生的思想变化全面关注,采用素质教学方式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开发出来,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组,A组、B组学生分别阅读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的内容,C组学生则对文章进行思考,然后向A、B阅读组提出问题。
(五)实施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当中的重点部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知识,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学生在参与语文阅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知识掌握,同时通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巩固,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还能够充分发挥出其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全面推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皇帝的新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阅读课文,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其中的内涵,并且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说一说这篇文章带给自己的感悟。然后,笔者要求学生自主想象,说一说课文的后续应该是怎样的,并且要求学生写出来。有的学生就写了皇帝回到皇宫之后大发雷霆,立刻处置了两名骗子;有的学生写了皇帝回到皇宫之后深刻反省了自己,并且痛改前非,专心治理国家等。如此一来,通过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师生合作教学模式
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是当前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拥有丰富语文专业知识,应积极地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并作为带领学生拨开迷雾探索真谛的领导者,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从而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关心之下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学习的自信。教师需要发挥合作教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情緒作为指引去阅读文章,从而更好地解析文章,并从解析中领悟文化的奥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互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可以以更好的情绪投入到阅读过程中,用心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三国演义相关故事的问题:“同学们,有没有谁知道‘华容道或者‘望梅止渴的故事啊?”可以鼓励知道的同学展示自己,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调动起来,然后再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利用合作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情景中去,解析文章中的句子,整个段落的内容布置,以及文章的描述核心,让学生自己根据互动的指引去体会文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曹操的壮志雄心。结合师生合作互动提升教学深度,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
(七)评价巩固教学效果
在现代化教育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呈现出完整性的特点,使教学评价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而良好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还能让学生透过教学评价认识自己。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并不重视教学评价工作。也有些教师虽认识到教学评价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但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鉴于此,在开展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首先,教师应当调整教学评价的开展方式。在以往,教师一手掌握着教学评价的权力,难免在评价时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对某些学生的评价可能会有失公正。然后,教师在评价时,应将评价的权力适当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让学生从同伴和自己的眼中重新认识自己。其次,教师在丰富评价内容时,只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唯结果论”的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关注,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反馈情况等。
(八)延伸教学体现教学深刻性
初中语文教学应从开放和创新的角度开展,利用浅层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利用深层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利用延伸的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教师应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元素,将其通过教学过程诠释出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汲取有效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获取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成长形成积极影响。其次,适当延伸课外内容,通过课外书籍、互联网等渠道丰富教材内容,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新通道,同时可积累语文素材,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充分体现教学的深刻性。
例如,在学习《望岳》一课时,初中语文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读,然后进行诗歌赏析,了解作者杜甫由远及近,从朝到暮,融情、景、理于一体的写作手法,既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激励着他们不怕困難,勇攀高峰,永远向前,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九)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需要持续的积累,词汇量积累得越多,学生的表达能力越强。但仅仅只靠积累还不够,还需要对初中语文学科知识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例如,将相似的词句进行归纳,对类似题型的素材进行总结,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不仅能发现知识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尝试拓展,而拓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每个单元进行归纳,对每周的生活与学习进行总结,以周记、日记的形式来总结。总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有画画天赋的学生可以采取漫画的形式来记录和总结,或是排练成音乐短剧的形式来总结。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局限体裁不拘泥形式,同时在班级进行分享交流与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与分析他人与自己的思维方法的不同之处,并引导他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应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归纳和总结,只有将学习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水平基础上质的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好坏至关重要。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应用更加多种多样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推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的教学境界,紧跟国家当下的教育指导方针,为初中语文教学未来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管爱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策略探讨[J].读天下,2021,6(13):47.
[2]包丽娟.探究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J].新课程导学,2020,10(2):31.
作者简介:赵睿(1988~),女,汉族,甘肃白银人,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渭阳九年制学校,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