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砂岩地质桥梁桩基质量缺陷与施工技术

2022-04-18王娟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桩基础

摘要 阐述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质量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进行检测数据处理及桩身质量判定的特征指标临界判断值。对红砂岩地质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概括总结,结合工程实践,剖析红砂岩地质条件下常见的桩基质量缺陷,对红砂岩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要进行了总结。针对某高速某大桥2#墩3#桩基出现的断桩质量缺陷,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总结了预防断桩质量事故出现的技术要点。同时,对桩基塌孔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如何预防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桩基础;声波透射法;红砂岩;断桩;塌孔

中图分类号 U445.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2)06-0135-03

引言

桩基础是工程建设中置于土层中的柱型工程构件。因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且沉降均匀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民用建筑、公路桥梁等工程领域中。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桥梁桩基作为路桥建设关键工程部位,其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桥涵工程的安全。

该文基于桩基质量超声波检测方法,重点分析红砂岩地段桩基施工易出现的问题,针对相应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及施工技术要点,为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超声波检测方法

桥梁桩基属于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和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须借助较先进的检测手段,对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桩基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静载实验法、动力测桩法、声波透射法等[1],同时还有钻芯取样、埋设传感器等辅助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由于操作较为简便快捷,能较好地反映桩身的完整性,且能够准确地判断桩身缺陷的位置、范围及程度,因此被广泛应用。

1.1 基本原理

声波透射法是利用预埋于桩身中的声测管,通过声波发射和接收换能器来测试桩身各个断面的波速,从而得到桩身剖面的声测时程曲线。根据该声测时程曲线可以评定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均匀性及混凝土强度参考值。因此,声波透射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试方法[2]。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桩径大于0.6 m的桩基。对于计划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的桩基,施工时应在桩身内预埋声测管,声测管埋设数量根据桩径大小不同可埋设2根、3根或4根。

平测时,声波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始终保持在相同的深度[3],检测前,应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t0,并计算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t ',t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声测管外径;d——声测管内径;d '——换能器外径;vt——声测管壁原方向声速;vw——水中的声波速度。

平测时,各检测剖面声测线的声时、声速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i——声测線编号,在对应检测剖面上自下而上连续编号;j——检测剖面编号;tci(j)——第j剖面第i声测线声时(μs);vi(j)——第j剖面第i声测线声速(km/s);li'(j)——第j剖面第i声测线位置处,两声测管外壁之间的净距离(mm);Api(j)——第j剖面第i声测线的首波波幅(dB);ai(j)——第j剖面第i声测线信号首波幅值(V);a0——零分贝信号幅值(V)。

1.2 数据处理及判定

当桩身存在质量缺陷时,主要通过波速和波幅反映出来[4]。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断桩、混凝土离析等问题时,混凝土介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5]。超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将透过或者绕过缺陷位置进行传播,其实际的传播路径大于桩身连续时的传播路径,因此用时较长,该缺陷位置的声测线波速随之降低。当混凝土桩身存在蜂窝、空洞、裂隙时,由于空气和水的声阻抗远远小于混凝土的声阻抗,存在缺陷位置处的声波会进行反射和散射,声能随之减小,并表现为声测线波幅的衰减[6]。

对获得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主要是对波速和波幅两个特征指标进行判断。用于判断波速异常的临界判断值为vc,当声测线波速满足:

则判定该声测线处声速异常。

用于判断波幅异常的临界判断值为Ac(j),当声测线波幅值满足:

则该声测线处波幅异常。

2 红砂岩地段桩基检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技术处理要点

红砂岩属于沉积岩地质,因岩体中富含铁质氧化物,多呈红色或褐色。岩层中多由砂岩、泥岩组成。红砂岩地质条件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华南等地区[7]。

红砂岩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泥岩等,因此单轴抗压强度较低。且红砂岩中多含有泥质胶结,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表现为:未风化及受水害化前为坚硬质;被风化或受水浸化后强度极速变软且无粘结性。红砂岩遇水后易出现软化、崩解、膨胀等不良的工程特性[8],给工程施工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在红砂岩地质条件下进行桩基施工,须结合桩基检测,对桩基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依托具体桥梁桩基施工情况,对桩基施工中红砂岩地质条件下常见断桩、塌孔等质量缺陷进行阐述,并总结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2.1 沉渣

2.1.1 工程实例

结合某大桥7-3桩基施工情况,对红砂岩地质条件下易出现的桩基质量问题进行说明。

兴赣高速公路某大桥7#墩3#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设计桩长43 m,桩径2.00 m,为嵌岩桩。

桩基底部40.45~41.20 m范围内声波数据异常,全断面无波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结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及施工过程,分析桩基底部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桩基底部存在大范围沉渣。

该桩基质量问题主要与红砂岩地质的特殊性有关。由于红砂岩底层较疏松,遇水易软化,且含砂率较高,在桩基开挖成孔后,若未对桩基底部沉渣进行清理,或对底部较疏松部分的岩层清理不彻底,均会对桩基底部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2.1.2 红砂岩地质条件下预防沉渣施工技术要点

针对桩基底部质量问题,红砂岩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应注意:

(1)采用人工挖孔时,桩基开挖成孔后,须彻底清理桩底沉渣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灌注。

(2)采用机械冲击成孔时,对桩基底部进行清理,加水不易过快,否则易造成钻渣沉底,很难再彻底清除。同时,可将泥浆循环沟适当加长,使钻渣在循环过程中快速沉淀,泥浆中钻渣含量减小,可加快施工进度。

(3)清孔后,应及时进行桩身混凝土灌注,特别是水下灌注时,施工速度要快。

红砂岩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还应关注以下技术要点:

(1)桩基成孔过程中,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质条件下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红砂岩岩体的崩解加快,孔内作业安全性差。因此,人工开挖需小尺度掘进,且在岩体开挖后及时施作混凝土护壁。混凝土護壁具有一定强度时,再加大掘进尺度。

(2)采用机械冲击成孔,其护壁所采用的泥浆与一般地质条件下的泥浆有所不同,其泥浆浓度、泥皮厚度均偏大,形成高压强模式,以便泥浆可以渗入周边砂性岩体中,形成有粘结力、稳定性较强的岩体。

(3)在桩基开挖成孔过程中,常遇到红砂岩岩体中未风化的石球,其强度较高,易造成孔身偏斜。在钻进过程中,应时刻警惕该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现桩身偏斜,应及时回填比红砂岩强度更高的回填料,压实后重新凿孔。在重新凿孔过程中,宜采用小行程冲击成孔,以免再次出现孔斜。

2.2 断桩

断桩是指桩身局部分离或断裂的现象,桩基施工各个环节均有可能造成桩身断裂[9]。出现断桩质量事故时,须将桩身深凿至断裂面,清理后重新灌注接桩,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兴赣高速某大桥2#墩3#桩基施工及检测情况,对该桩基质量问题进行说明。

2.2.1 工程实例

某大桥2#墩3#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设计桩长32 m,桩径2.20 m,为摩擦桩。

桩身多处声波波速突然下降,远小于波速临界判断值。且波速衰减表现为桩身全断面衰减。因此,判定该桩基桩身多处断裂。

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施工情况,在灌注前,该地区连续多日降雨,造成部分红砂岩岩体软化崩解,形成软弱结构体。在浇筑时,由于桩径较大,须尽量减小对周围岩体扰动,因此,桩身灌注速度较慢,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及和易性变差,引起断桩[10]。

2.2.2 预防断桩施工技术要点

红砂岩地区桩基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与其他地质条件基础施工相比较为特殊,红砂岩岩体遇水易崩解,受干湿循环影响大,因此,红砂岩桩基灌注过程中须对已开挖岩体进行保护,避免干湿循环;同时,安排好现场施工时间,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施工过程中,抽动导管时力度适中,使导管匀速缓慢上升,保证拔管与灌注有序连续进行。避免因导管拔出幅度过大,对周围软弱红砂岩岩体造成扰动,导致桩身夹泥甚至断桩。

(2)严格管理施工现场,做到有序调度,保证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及时运送,施工现场能够连续作业。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控制导管埋置深度不易过小(最小埋深应不小于2 m),防止导管堤漏、进水,进而造成断桩。

2.3 塌孔

2.3.1 塌孔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红砂岩地质条件下,极易出现塌孔事故。红砂岩一经开挖,经历干湿循环后,强度大大折减,往往形成软弱夹层,成为施工事故的潜在隐患。在红砂岩地质条件下进行桩基施工,造成塌孔的原因主要为:

(1)护筒埋置深度较浅,导致护筒内漏水,孔壁附近红砂岩岩体浸泡后崩解,丧失整体性而坍落。

(2)在砂层地质条件下钻孔时,泥浆浓度、相对密度不够,起不到应有的护壁功能。

(3)机电安装离孔口过近,红砂岩遇水后易崩解,强度较低,在震动作用造成塌孔。

2.3.2 预防塌孔施工技术要点

应对塌孔质量缺陷,以预防为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桩基施工前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认真分析地质环境、岩体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成孔方法。

(2)采用冲击成孔时,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对进尺速度、泥浆浓度适当调整。若在松散砂层中冲击成孔时,应采用小行程冲孔机械,控制掘进速度;同时,造浆时应适当加大泥浆粘度及浓度,在孔内形成高压强模式,泥浆渗入孔壁与砂性土质粘结,防止砂层浸水坍落[11]。

(3)发现塌孔后,应及时探明坍塌位置,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分析坍塌原因,采取相应的可行措施。若轻度坍落,可回填粘土至坍落高度以上1~2 m后,继续小尺度钻进。若塌孔严重,则须将钻孔全部用砂性土回填,待稳定后重新钻孔。

3 结语

基于声波透射桩基质量检测方法,结合桩基检测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桩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红砂岩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受风化及水害后,岩体力学性质严重劣化。红砂岩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须对桩基底部彻底清理,桩身施工进尺进行严格控制。采用冲击成孔时,泥浆浓度适当放大,满足砂性岩体地质条件下泥浆护壁需求[12]。

(2)防止断桩质量缺陷出现,在桩身浇筑前,合理安排现场调度,使浇筑工作能够连续快速进行。同时,对浇筑所用混凝土质量严格控制,具备较好的和易性及流动性。

(3)塌孔质量事故的出现,主要问题在于孔壁防护存在缺陷。冲击成孔时,对泥浆浓度加大控制,使其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护壁要求。同时,进行机电设备安装、钢筋笼吊入等,注意对孔壁不造成扰动,预防塌孔。

参考文献

[1]朱进国. 桩基检测方法与发展浅谈[J]. 新材料新装饰, 2014(13): 49.

[2]郭永东. 超声波透射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07(35): 130-131.

[3]王启东.浅析人工挖孔桩以红砂岩作持力层时疏松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J]. 安徽地质, 2004(4): 295-297.

[4]江凌. 红砂岩地质段公路设计与施工[J].中国科技信息, 2013(3): 59.

[5]党超. 人工挖孔桩在红砂岩地区遇流沙层的处理技术探讨[J]. 科技风, 2013(2): 143.

[6]何山, 韩立军, 朱珍德, 等. 红山窑膨胀红砂岩地基处理方案研究[J]. 工程勘察, 2011(8): 38-41.

[7]刘晓明, 熊力, 罗卫华. 通平高速公路红砂岩崩解的微观特性[J]. 公路交通科技, 2011(10): 7-11.

[8]何作. 桥梁桩基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J]. 中国科技纵横, 2011(1): 137.

[9]狄宜明. 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技术[J]. 价值工程, 2011(12): 125.

[10]任振华. 浅析桥梁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事故的处理[J]. 科技风, 2010 (6): 114.

[11]李先. 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J]. 山西建筑, 2008(36): 307-308.

[12]陈虎, 闫连军, 桑贤克. 桩基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 80.

收稿日期:2022-01-24

作者简介:王娟(1970—),女,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建设监理与监测。

猜你喜欢

桩基础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桩基础古今之用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高层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试述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把握
试论超大群桩基础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