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4大症状,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2022-04-18刘祖春
刘祖春
强直性脊柱炎(AS,简称“强直”)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平均要看3个医生才能确诊。”在一次中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国际研讨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古洁若教授表示。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脊柱关节病的一种,与大多数常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骨科疾病不同,强直性脊柱炎更多发于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男性身上,以16~30岁多见,男女比例高达10∶1。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症状,活动后减轻,并可伴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地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
很多患者在最初出现腰背疼痛时,常直奔中医科或骨科,多被误诊为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看了很久都不好才转到风湿免疫科,平均误诊时间为6~9年。“可能还要感谢周杰伦患病后积极治疗的明星效应”,一位台湾教授说。以前,“强直”在台湾的平均误诊时间为9年,现在由于公众健康认识的提高,已经降为3年。事实上,“强直”发病的前5年是治疗的关键期,一般不用关节置换;如果发病超过10年,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目前,“强直”的病因还不明确。外伤、过度劳作、感染(特别是肠道感染)等,都有可能诱发“强直”。
近年来,医学界有了新发现,“强直”的发病可能跟基因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有很大关系,在“强直”患者中,90%都带有这个基因。因此临床上,也将HLA-B27基因作为“强直”最有鉴别意义的检查指标。
如果你是小于45岁的年轻男性,不知不觉出现了腰背部酸痛,晨起背部僵硬明显,活动后改善,持续3个月以上,就应尽快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如果伴有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及足跟肿痛,或者眼部不明原因肿胀,更要尽早就诊。及时抽血检测是否带有HLA-B27基因,如果有,则很大概率已经患上强直性脊柱炎。
当然,不是说有HLA-B27基因的人就一定会得“强直”,仅仅是80%的概率。假如你带有HLA-B27基因,做好后天的调养,理论上也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率。
“强直”的发病过程,一般有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早期就是疼痛、僵硬,脖子疼、脊背疼或者脚跟疼、膝关节疼,这时骨头关节没有变形,还是能够活动,疼痛也可以忍受。到了中期,肌腱端炎严重以后,水肿、炎症也较严重,除了疼痛,患者运动也比较困难,关节活动受限制。到了晚期,关节融合,更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股骨头坏死,关节完全畸形。
因此,早期(发病的前5年)是治疗“强直”的关键时期,必须尽快应用有效药物控制炎症。平时需加强功能锻炼,进行胸廓、脊柱、四肢关节运动,防止脊柱、髋关节的强直和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