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着眼当好国企新闻宣传工作者
2022-04-18侯红丽
侯红丽
在企业,一则好新闻就是一个好看点,就会形成宣传企业、宣传典型、营造氛围的良好效应。而如何挖掘和撰写好新聞?作为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略谈个人浅见。
撰写好新闻,需增强脚力、从行动开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时期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要走下去、扎下去、到现场去,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事物、洞察真相,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清事物的本质、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在油田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上一线时经常走的是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简易公路,个把小时的车程,把人颠得七荤八素;夏天到井场,烈日下“烧烤”“桑拿”;冬天到井场,寒风中5分钟内耳朵被冻得刺痛、手握不住笔。但基层有好的素材、有鲜活的案例,有“土特产”“私房菜”。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挖掘,既要见井场的朝霞、也要见井场的落日,既要亲身体验、也要用心感受,这样才能挖掘和打磨出优秀的作品、撰写出感人的一线故事。
撰写好新闻,需增强眼力、从热点开始
新闻报道离不开事件,有时企业发展的热点焦点及其发展变迁,就是新闻报道的关注点。而抓住事件发展中的“热点”“焦点”,用形象、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记叙与描写,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大事要事、也要留心井场“小事”,时刻保持新闻敏感性、发现新闻好题材。
近几年,准噶尔盆地玛湖是油田的主战场,因此也成为了新闻资源的“富矿区”。在这里,石油钻井人连续进行了5年冬季施工,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都蕴藏其中。时至今日,玛湖的井越来越多,从探井到开发井,从直井到定向井、水平井、水平井井组,钻井周期越来越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更是成为了“玛湖速度”的见证者。2019年1月6日,高探1井出油的消息霸占了各媒体的重要版面,石油钻井人在小井场里干出了大名堂,南缘成为了焦点,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更是紧追热点、开展宣传。
撰写好新闻,需增强脑力、从故事开始
在企业,一则好故事往往就是一条好新闻。而好故事就蕴藏在一线员工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
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在戈壁滩的井场外,一名身穿工作服的员工带着一名小男孩在玩耍。于是,我走近了他们;于是,就听到了一个单亲爸爸带娃井场过年的故事。这是一个温暖有爱、正能量满满的故事。那年,父子两人的照片被多家媒体刊发,这篇报道也被评为当年的中国石油新闻三等奖。
一则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故事细节传递出的情怀与担当,比堆砌起来的形容词更能打动人。所以,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不仅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有思想、有情感、有担当,善于观察和思考,善于挖掘细节,才能写出好新闻。
撰写好新闻,需增强笔力、从人物开始
新时期,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新闻宣传工作者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贴近员工,拉近与员工的距离,从员工(人物)着笔采写新闻。
拉近与员工的距离,不仅是空间上的接近,更应是思想上的接近。所以,“拉家常”是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必备的技能,找到与一线员工的“共同语言”,就能真实地与员工交流互动。在交流中,用手中的相机定格画面,用手中的笔写出“接地气”的稿子,才能把一线员工的感人事迹传播得更远。
写稿千万条,勤奋第一条。作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成长的背后有着辛劳的付出,“5+2”“白+黑”“甘之如饴”“苦并快乐着”,是其真实写照。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理应用平常的心做好自己,用专注的心写好新闻,以真诚的语言打动读者,向更多人、向全社会传递石油人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若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