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北京传》想到“通勤阅读”

2022-04-18甘学荣

博览群书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刊报纸信息

甘学荣

如今城市人的阅读口味越来越刁,流行起“城市历史传记”与“非虚构文学”了,我也凑了个热闹,一口气看完了热榜新书《北京传》。这是一本全景式展现首都北京3000多年来历史传承、空间变化、功能演进的文学巨作,看后觉得作者视野宏阔、提纲挈领,又笔力深厚、通俗深刻。全书26万字不短不长,不算序章和终章共11章,就是作家把如今的北京,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分封帝尧之后于蓟(城)起算3000多年的城邑史、从公元1153年建立金中都起算800多年的首都史,划分成11个重点历史阶段。从纵向看,每章都以主体章节全面叙述该阶段城市演进过程、以副章选取最具代表性人物事件作补充性叙述的方法,点面结合、史理服人;从横向看,各章不仅把时间、事件交代得简洁明了,更把此时间与上一重要事件时间节点的时间跨度、此事件与此时中华民族其他重大事件的相互关联,交代得也十分清楚,使历史学家、建筑学家、首都学专家包括“历史小白”都能看得懂、读进去、受教益。足见此作的史料价值和知识普及价值。

历经应试教育之苦的我们这些人,大多对最具有死记硬背特征的历史学习是恐惧而逃离的,进入职场后发现多读多看报才是笑傲职场的硬核实力,并且越往高处走越离不开历史知识的甘霖雨露,慢慢地便对历史书刊报纸多了份接纳和敬重。

如今有阅读书刊报纸习惯的人似乎不太多了,坊间还出现了书刊报纸是否会像胶卷、传呼机那样走向消亡的争论。我观察思索了一二十年,最终结论虽尚未确定,却历经了不少读书用报、所感所思的故事,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大都市为什么这么需要报刊书籍、为什么能从读书用报中得到那么多的收获和慰藉。

我每天通勤,一开始选择开车,上下班通勤往返大约需要4小时,加之办公室久坐,不出一段时间,人就会腰酸背胀、头懵胸闷,实在感觉这样上下班太受罪了。后来我尝试坐坐地铁,顿感轻松,试乘了一阵子,反倒觉得上班虽远却很幸福。这幸福感由何而来?因为地铁准点,还是快捷,还是省油、省力?这都有,但主要是我真正感觉把每天通勤的三个多小时,高效利用起来了。我可以在地铁上充分阅读几份报纸,看完这份看那份,一分钟都不浪费。一直以来,我只要一天不看报、不读书或不看文件,心理就不踏实,情绪可能变得焦躁。如今,我下班后能在地铁里把报纸翻阅完,还能看几页书,纵是回家很晚直接洗漱睡觉,也觉得一天很充实有收获。

为什么地铁里我看报那么认真、怡然自得,就是因為我既没有虚度地铁时光,又抓紧学习了大量该学应学的东西,一举多得,把通勤厌倦和学习疲惫两重压力,统合转化成一种工作生活多重享受,一种生活快感。

读书看报,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佳方式,能使人将理性与睿智融合起来、理论与实际贯通起来,否则就难免步入平庸,走向堕落。前几年人民网做了个强国论坛节目,邀请时任中纪委委员、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组组长项宗西与网友在线交流,他指出:“读书确实使我受益匪浅,并使我体会到读书学习不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和增长工作才干的一个重要途径。”节目播发后网友好评如潮,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这么多年,思考愈久愈觉其中深意。几年前公司给我所分管的部门提拔配备了一个部门长,我发现其工作的严谨性和执行力还是强的,总结工作和文字表达能力也不错,就是起初在理解政策和分析把握问题上时常出现偏差,几次被我批评。但她似乎并不服气,自觉不自觉地抱怨说自己又不参加公司的每周例会,很多工作都是临时交代即时完成,不像我们这些公司负责人熟悉情况,处理事情也就自然而然得心应手。

有一天我把她请到我办公室,首先肯定她的这一观点有道理。接着我指出她的问题症结,不在于对公司情况及主要领导指示要求不清楚,而在于机械地执行上一级的文件,自己都没有理解透彻却往下照抄照转,一本糊涂账。最后我给她开出的“药方”是必须每天读时政书、看报纸。她感觉十分惊讶,追问是多看文件吧?我在确切告诉她是多读书看报后说,抓工作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即使上一级文件已经规定得比较具体可操作了,但任何上级文件都不可能穷尽基层一切难题,需要了解制定出台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和相关性,根据政策意图和公司实际制定出本公司实施办法。要了解清楚上一级制定这一政策的来源和依据,就需要倒推到上两级文件,甚至上溯到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乃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也就是说,如今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下面的政策往往都有上位依据,都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化实践化。而这些基本理论、政策意图和战略主张,都能从坚持读书看报中及时找到权威答案。她若有所思地问我,日常遇事见我总有主意,看来并不完全在于我掌握公司的情况多,而是学习上级要求全面及时?我很满意地点点头,说完全是这样的,如今干工作不了解全局性要求、简单照着上一级规定照猫画虎是不行的。我进一步说,许多信息其实咱俩是完全对称的,甚至不少工作任务、不少情况都是你转报给我,我当场给你一些处置意见的呀!她是个执着的人,认准了的就会坚持去做,结果政策把握和处置问题能力持续提升。

跟这位部门长起初一样,不少人并不意识到每天与约而至的书刊报纸,是一座座富矿、一个个锦囊,而不是随意抛舍的“沙包”。现代企业强调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法治企业,做决策搞经营要有理有据、有字为凭,所以公司总部每天都有大量文字往来。以前看到同事们拿来的文稿,大量的语句都似是而非,车轱辘话连篇,我的通常做法是信手翻开书刊报纸,脑子里边改造词句、嘴里边口述着让他们修改,这样又快捷又准确又生动,同事们往往对书刊报纸如此妙用,感觉神奇得不得了。说实话,能做到如此,一是平时多看、多积累知识,二是读报时重视划重点做笔记,以至于用时推开书刊报纸一瞟就知道要找的内容在哪儿。几十年来我有个习惯,无笔我是不看报读书的,勾勾画画或作点旁白,用时一眼直达精准引用。

防止误把“锦囊”视为“沙包”,同事们还有两个问题待解:一是那么多书刊报纸到底该读什么,二是时间不够用怎么能坚持读书刊报纸。对此我的体会是,十八大前后的书刊报纸是大不一样的,十八大之前确实存在着“大拼盘”现象,有什么来稿发什么文章,谁找点关系就给发了,用不着担心没有人看。十八大之后,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绝大多数书刊报纸,定位更准、内容更鲜活、挖得更深,办得更精心,理论性、指导性、可读性和美观度均有了质的飞跃,也细分了市场圈层和服务客群。如果不想花太多时间,就想上听得到中央声音、下看得见群众诉求,中搞得清市委部署,那就坚持看《北京日报》好了;如果很关注新知识新思潮新科技却又不想花太多时间去探究,只需及时看到整体性权威性综述就行,那就建议看《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如果觉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理论热点面对面等著作,整体上读起来不利于理解消化,那就通过《人民日报》来分解阅读、轻松领会;若对习总书记某一重大理论观点作整体性了解和深化探究,改版后的《求是》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认为习总书记从陕北到上海等地方工作做法更值得学习借鉴,那就好好读读《学习时报》;如果是一个年轻人,热爱文学艺术、又不失时髦新潮,那《北京青年报》就再好不過,对于这份报上我读不懂的文章,我会推送给我家在读大学生,请她给讲解分享。对于我这个不爱网购、对打折毫无兴趣的人来说,却深知每一份书刊报纸物超所值,一份十几个版面的《人民日报》十几年前就是九角一份,如今新闻纸价翻了几倍,也才零售一元八角,这无须去做深入研究,凭直觉也知道折扣很大。如此划算的事情,何不天天买来充电学习呢。

至于学习时间,处理得好就不是问题,处理不好就是个大难题。“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觉得对于大城市人来讲,根本的还是要把通勤时间利用好。我引导同事们地铁上阅读书刊报纸也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抓住会议开始前几分钟、集体乘车途中等一切时机感化,让同事们不再觉得在地铁里读书看报是“装样子”,相信只要是真看、就不怕被误解。其次是通过自己示范,让看政治书籍的同事们不再包住书皮儿藏着掖着,习惯于理直气壮地在地铁里看书、包括看党章党规。再就是,我先作书刊报纸导读和点评,引导同事们在地铁里如饥似渴看报读书,慢慢习惯成自然了。

善用时间资源,提升投入效益,是走向成功的天梯。近几年我无意关注到一种看报读书日渐多起来了的“回归”现象,这一方面是传统媒体实施内容为王、融媒体发展、与平台合作等战略策略,但这并不是说传统媒介已变守为攻,力图“夺回失地”了,我觉得根本的还是算法革命脱缰出圈,本给别人编织的“信息茧房”却作茧自缚了。被大家所共识的是,一个现代人一天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量,相当于上古时期的人一生所接触的信息量。人们在算力膨胀和信息过载状态下,海量数据必然让人眼花缭乱、被动接受;仅此还不够,大数据算法运用为每个人罗织了一个“信息茧房”,你关注过什么就定向推送什么,甚至你在什么页面上停留过0.1秒,平台就会把相关信息密集推送给你。表面上是平台帮你过滤了海量信息的干扰,实则是你成了海量信息世界中的井底之蛙。前几年,我也害怕被新科技抛弃而追随之,认为书刊报纸古板而浓重,主动拥抱互联网、云计算等,直到大数据把我“算计”得头昏脑涨、颠倒黑白。毕竟我精力有限,信息过载使我不得不选择逃离,因为我只想知悉我每天所需要的信息。回过头来发现,还是报纸好——一沓报纸就够了。

起源于近代的中国报刊,创立了自己新式的舆论宣传阵地,一百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新形势下,书刊报纸要为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推出极具时代魅力的传世精品,让年轻人品味、适应并享受这份琼浆美味。由于家乡父母年迈,我时常回老家陪老人过年。大家族中唯一上过985高校、唯一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表弟,作为新锐力量,虽然敬重我、以我为榜样,但对我每次千里迢迢顺带一些书刊报纸,很是嫌我老土。一天我正在看报纸,他忍不住终于问我如今信息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看报纸?我说,就是因为现在信息太发达了,所以我要看报纸。

针对他所述的报纸容量小、信息滞后、过于庄重、高度雷同等偏见,我首先承认年轻人不能落后于时代,学会借重信息资源要素,适应网上生活方式,而后我心平气和地一一与之沟通。我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讲,大量事件与我们并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并不需要给予那么热切、那么及时、那么细致的关注,只需要主流媒体第二天告知事情概要、第三天上个评论告知是非、第四天宣告事情结论、如真重要第五天再来条深度报道就行了。每天刷网6个小时,基本都在某个类信息包裹成的“信息茧房”里,国内外其他大量的重要新闻事件、重要民生利好、重要理论评论,网上当然都有,但看不到也看不完。唯有大报党报,对每一人受众是公平的,关注的新闻可以了解到详情,不关注的可了解得到标题梗概。尤其是对某个炒得火热的东西,网上翻遍几百条越看越懵,而主流媒体上一篇两三千字的小文却将其概念由来、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利弊分析、未来预测都介绍得透透的了。表弟到底是学历高反应快,豁然感叹说,原来看报纸是洞察社会全貌、不滞后于时代的捷径啊!接着又问,那看主流媒体电子版不很好吗?我说他这个捷径总结得好,是从宏观角度讲的,若从微观角度来看,一份报纸也是提升个人把控全局、条分缕析能力的捷径。头版都安排的是什么、二版头条是什么、这条评论员文章有何深意、某篇文章怎么编得这么突出,带着这些问题坚持读报,就可达到眼观天下、胸有乾坤,全局在心、处事有神的目的。他对各大党报同时编发同一文章很不理解,认为重复是一种浪费。我说经历一二十年来大浪淘沙,许多质量不高、没有特色、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书刊报纸纷纷关停了,如今的大小报刊都细分了阅读圈层,丰富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阅读需要。看到表弟对传统媒体有着肃然起敬之意后,我又反问道:有那么多好书,为什么要听一堂课?有时纵是读了某专业领域十本好书,知识也可能是零碎的,就是那堂好课——把整个专业领域融会贯通,让人豁然开朗了。同理,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长期困顿,随手看到某个书刊报纸小文,直达内心,让人醍醐灌顶。

上述只是感化年轻人的一个缩影。历经一二十年来电子阅读与传统媒体的竞合演化,加之国家倡导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大背景,如今读书看报的人多了起来,一些已“变节”的60后、70后等又重新“热恋”纸媒了,带动营造了大都市纸质阅读的良好氛围。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教育专家、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如此定义读书的价值。当下数据信息呈指数倍增长,与纸质媒体信息比例也呈指数倍拉大。自媒体时代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获取知识的成本增高,现代人日均每天上网几个小时又获取了多少有益的东西?而强势回归的纸媒日趋精品化,很有可能翻看一眼即有“灵感一闪胜于劳碌一生”之获,真是快生活都市人生活工作的轻奢享受,其中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段美丽的人生旅程。我们家中虽然并不零乱,但书桌、床头、茶几、饭厅、阳台都有随手可及的报纸书籍,刚开始老人妻女都批评我杂乱无章,我很认真地对我女儿讲,如今能有报纸看,说明生活得不错;书刊报纸已然成了奢侈品,至少未来肯定是专属有品位人士的奢侈品。试想,单位能给我们办公室公费订阅书刊报纸、办公室书刊报纸能第一时间阅览,是要有条件的;或附近有个报摊、每天有时间有心思去报摊买来当天书刊报纸,也是要有条件的;若每天一沓书刊报纸,定时有专员送到你的独立办公室,更是要有条件的。当然,每天如需较长时间的通勤,可能对坚持阅读书刊报纸更有利,像我近几年阅读书刊报纸就比过去不需长时间通勤做得更好,阅读后的成就感幸福感也更多。

“地铁和摩天大楼一样,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的创造,是展示人类建设能力的杰作。它可以使我们在城市地底下快速穿行,等我们再钻出地面时,已经到达了想到达的城区。”这是作家邱华栋在《北京传》中对都市地铁的热情赞美和形象描述。地铁是现代都市基础设施的标配,融入都市人民的日常生活。热切期待地铁里读书看报现象活起来火起来啊,让都市人民在书香中享受通勤时光,净化美化心灵,涵养现代都市文化文明。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首都国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曾长期在领导机关和高端智库工作,组织完成许多重大政策制度和社科研究任务。)

猜你喜欢

书刊报纸信息
确实不容易
订阅信息
书刊封面设计的重要性浅析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非常魔典
展会信息
旧报纸·巧存放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书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