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小练笔的几种策略
2022-04-17陈树铭
陈树铭
习作是对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烦躁,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因此,习作教学也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借助课堂小练笔这一形式,通过引导观察、激发想象、鼓励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段,表达一些小感悟。课堂小练笔具有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合理用好课堂小练笔这一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课文插图练笔,发展观察、想象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插图。有些插图內容,课文中有详细、形象的描写,但有些插图内容,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如《猫》这篇课文中的插图,描绘的是小猫玩鸡毛时的情景,课文中只写了“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句,并未具体描写小猫玩鸡毛的具体过程。学完课文后,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把图上的内容,如小猫的神情、跑跳动作,以及鸡毛在空中飞舞时的情形等进行描绘和想象。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及观察文中的插图,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小猫的淘气和可爱。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这一宝贵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
二、把握课文“空白”练笔,开阔思维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会省略一些内容,形成人物语言、心理或叙述描写的“空白”;有的课文在文章结尾处或在故事情节上仍留有悬念,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思考空间。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找到课文的“空白”处或情节的延伸处,引导学生通过推测、想象来补充情节。如《普罗米修斯》一文介绍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了火种,但文中没有描写人类得到火种后的狂欢场景,这是文本中的一处“空白”。笔者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合理想象,描绘人类获得火种后的喜悦情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对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引导仿写练笔,激起写作兴致
仿写是在理解课文主题思想和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实际生活的感悟,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与范文相似的文章。仿写是训练学生习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发展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小学生天性活泼,模仿能力强,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经典、精彩的片段,或者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篇章,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了解作者是如何精准用词,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从而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致。例如,在学习了《白鹅》这篇课文后,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动物写一写。由于笔者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农村,他们抬头低头都能见到鸡、鸭、猫、狗、猪等动物,而且对这些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都比较了解。因此,学生能模仿课文,生动地写出这些动物的步态、叫声、吃相。这样,一篇篇有血有肉、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写出来了。仿写是向范文学习写作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创设情景练笔,引导感悟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多渠道、多形式地为学生搭建平台,架设桥梁,提供多种形式的习作类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达。在小练笔时,笔者设计了一种文字游戏,即为学生提供几组词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词进行写作,体裁不限。因为是自由选择,而且还没有体裁的限制,所以学生写作时身心是放松的。这样写出的文章既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五、师生互动练笔,走进童心世界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与学生一同习作,努力向童心靠拢,走进童心世界。如先由学生出题目,然后以抽签的方式抽出师生共同写作的题目,接着师生各自选择开头、过程、结尾写一段话。在此习作过程中,因为有教师的参与,学生更有兴致了。而教师也在习作过程中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知不觉就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最后将师生一起评选出的最佳开头、过程、结尾组合成“一周最佳拍档完整篇”,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学生在这种有趣的习作教学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写好片段,还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习作片段。而教师也通过和学生一起习作,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成为了他们的习作之友。
六、改写古诗词句练笔,发展言语表达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了古诗,这些古诗篇幅短、寓意深,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学生将古诗改变一下体裁,把它们改写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例如,《题西林壁》可以改写成一篇写庐山美景的散文,《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改写成一篇送别的叙事文章。有一个学生是这样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我的兄弟孟浩然要顺江而下前往扬州了。我和他一起来到了黄鹤楼,在这里,我备下了美酒佳肴为他饯行。坐在窗边,眺望窗外那水天一色的江景和江边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着的芦苇,我想起了那一幕幕欢乐的往事。多少次,我们在这里畅谈理想抱负;多少次,我们在这里饮酒作诗;多少次,我们在这里互相鼓励……我一次又一次地举杯祝孟兄一路平安、事事顺意。离别的惆怅猛然间涌上了心头。不知不觉,时间不早了,我和孟兄只能喝最后一杯了。我站起身来,紧握酒杯,无限的不舍化为此时的无语。孟兄触景生情,感慨道:“兄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聚,来,让我们干了这杯吧。”喝完酒,我送孟兄到江边,船早已在等候了。孟兄疾步迈上船,转身与我作揖告别,他挥手轻声道:“李白贤弟啊,再见了,回去吧!”我早已热泪盈眶,拱手道:“孟兄,多保重。”西下的船儿渐渐远去,最后连影子都消失在了天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之水在天边滔滔奔流……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学生的改写之下,变成了一个情意深重、催人泪下的离别场面。这样的改写,既增强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写作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训练活动,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为学生之后写完整的作文夯实基础。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巧用小练笔,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南门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