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的取暖神器
2022-04-17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对于古代人来说,春、夏、秋、冬这四季,最难熬的就是冬季。古时候没有暖气,取暖大多靠“抖”,尤其漫漫冬夜,有些体质弱的人可能抖着抖着就没了。
不过有一个人却特别喜欢冬天,还专门写了首咏冬夜的诗:“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这个爱冬夜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爱冬夜的原因在诗的后半部分——“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垂帘在氍毹,红烛明涂堂。”
通俗点解释,就是说“我家‘暖气费’交得多,暖气足,屋子里特暖和”。到底这个暖气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紫禁城里的取暖神器。
“暖宝宝”和“汤婆婆”
人冷先冷四肢,手脚只要暖和,全身就不会觉得冷。古人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发明了专门用来暖手脚的“暖宝宝”——手炉和脚炉。清宫剧中,它们的出镜率极其高,尤其是手炉,小主们捧在手上,抱得紧紧的,一边暖手一边聊“八卦”,特惬意。
这种手炉多数为铜质,也有珐琅镶嵌,其上盖为铜质,还弄点小洞做成镂空花纹,以便传热。有人担心它太烫,其实想多了,古人在设计它时肯定会考虑:手炉的炉身分为两层,首先将木屑或砻糠放入内胆点燃,让它充分燃烧,然后再用外罩包住内胆,巧妙地利用内胆与外罩之间的空气传导热量,便可有效避免烫伤。
脚炉的原理和手炉类似,不过它们都有一个缺点,没法给被窝暖热,因此,暖床神器“汤婆婆”就登场了。这个“汤婆婆”学名叫“汤媪”,它是扁圆形,大多为铜质或锡质,使用之前往里面加沸水,和咱们现在用的热水袋一个道理。
大炭盆和“神奇炭”
皇宫里取暖最常见的还有炭盆,学名叫“熏殿”,它分为上下两层,下部为盆,上部一般有个大罩子,镂空,做成花卉图案。
炭盆看起来没什么特点,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它有等级之分,像清代后妃中地位低下的答应、常在等人是没资格用的。
有炭盆就得有炭,宫里最好的炭叫“红罗炭”,它产自涿州、通州、宛平等地,因为成炭烧好后得用涂有红土的小圆筐装好,故而得名。这种炭由上好的硬木烧制而成,很优质,除了烧得久、火力旺之外,还不冒烟,又没味道,简直是“神奇炭”。宫里也只有位分高的妃嫔们才能享用这种炭,不过数量也是有严格限制的,比如皇太后每日的红罗炭用量,夏例为二十筋(同“斤”),冬例为四十筋;皇后是夏例十筋,冬例二十筋。
故宮里也有地暖
宫中还有一个大型取暖神器——地暖。这种地暖学名叫“火地取暖”,基本操作就是在室内地面下用砖石先铺好循环的烟道,然后用烧火产生的烟气来烘暖地面,热气从下往上慢慢上升,产生热循环,达到暖屋的目的,原理和咱们现在用的地暖差不多。
宫里的火地取暖由烧火用的工作坑、炉膛、主烟道、排烟道构成。需要用时,太监们就下到工作坑去烧火,如今的储秀宫有块大木板,一掀开就是当年的工作坑。
火地取暖最厉害的是它的烟道布置,由一根主烟道和无数根左右对称的支烟道组成,就好像趴在地下的一只“大蜈蚣”,因此又有“蜈蚣道”之称。
烧火就会有烟,火地取暖的排烟方式也很特别,一种是在台帮子处设古钱币式的花漏装饰,一来排烟,二来美观,三来可以防止老鼠、鸟类等进入。
火地取暖还有一个“搭档”——暖阁,顾名思义就是一间特别暖的小屋子。在有火道流通的地方用木板隔断,围成一个小区域,这样就可以达到局部保温的效果,像清宫剧里经常提到的乾清宫西暖阁、养心殿西暖阁都是这种构造。
屋顶也可以取暖
除了上述这些人工方法外,紫禁城里还利用天然的太阳光来取暖,其妙处就在屋顶和柱子的建造比例上。古代工匠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如果将屋子的出檐(屋檐伸出的部分)与柱高设计成1:3的比例,即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刚好可以做到冬天时太阳光射进屋内保暖,而夏天又被屋檐挡住遮阴。
紫禁城的大部分屋子都是按照这个比例来建屋顶和柱子的,而且“人”字形的大屋顶加上严丝合缝的砖石墙壁,本身就有了“冬暖夏凉”的特点。这种方法并不是工匠们随便弄出来的,它有科学依据。太阳光四季照射的高度角不同,像北京地区,夏季的太阳高度角大约是76°,冬季大约为27°,工匠们就是根据这个角度来进行设计的。
除了这四大取暖神器,暖炕、暖被、暖衣、暖茶等也是皇上小主们的驱寒必备。宫里还有专门管炭火的机构——惜薪司,清代内务府也下设薪库、炭军、煤军等。
庞大的取暖队伍和多样的取暖设备,让皇帝和小主们能够温暖地度过冬日,你猜他们会不会一边烤着火,一边再喝个冰奶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