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

2022-04-17刘彦海

消防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幸福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放到了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位置,消防救援人员作为社会的一员,特别是改革转隶以来,其幸福观既有社会的共性又显得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防救援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要从改善消防救援人员生活设施、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出发,开展队伍正规化建设,注重打造舒适、便利、实用的幸福营区,提升队伍灭火救援实战能力。

关键词:消防救援人员;幸福感;正规化;能力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放到了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梦”的重要阐述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一时间,对于幸福感的追求从社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这让对幸福感的追求成为一个在国家层面上的公共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地下、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日益增多,石油化工、工业园区、高新产业,以及新工艺、新流程、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要知道,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红利的同时,各类灾害事故也频繁发生,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社会救助、各类安保勤务活动更是日趋繁多,消防救援队伍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基层救援人员的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各类灾害事故带来的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基层消防救援人员长年累月坚守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社会救助、安保执勤的第一线,超负荷运转、疲劳作战,周而复始的工作模式、简单粗放的生活方式,严重制约着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笔者凭着多年对消防救援队伍管理的经验,认真对消防救援人员近年来“幸福感”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我们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后启动的新一轮正规化建设,对如何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提一点自己的肤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内涵

“幸福感”就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幸福感”的高低主要由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等因素构成,与物质获取、精神追求和情感温暖等因素息息相关。

消防救援人员作为特殊的社会一员,其幸福感有社会共性,但又与众不同。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大致有两种:一是“大幸福”,就是社会价值的体现。二是“小幸福”,就是生活、工作温馨和谐地呈现。作为新时期的消防救援人员,特别是改革转隶后,我们换装不换色、改革不改变,仍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大幸福。领导的关怀、战友的友爱、生活设施的齐全、工作环境的舒心、家庭的温馨、身体的健康、心情的愉悦,这是“小幸福”。“大幸福”需要我们去付出才能赢得,而“小幸福”就需要我们各级管理者去经营、去营造,用“小幸福”来支撑我们的“大幸福”,让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催生队伍的凝聚力、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二、消防救援人员“幸福感”缺失原因分析

在工作、生活中是否感到快乐、幸福,这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幸福感越强,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就越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就越高,从而带来的工作效率也就越好。反之,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效果。当前影响消防救援人员快乐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层面。随着改革转隶,消防救援人员脱下了绿军装,穿上了火焰蓝,从武警消防部队改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名称也从人民的子弟兵武警消防军人改为了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人员。当前的改革转隶虽说从国家层面给予了消防救援人员极大关怀和高度重视,仍执行“两严两准”的标准,享受军人的原待遇不变,但现在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还未完全出台,在实际执行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

第二,工作层面。24小时战备执勤、“5+2”“白+黑”的工作模式长期存在,超负荷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火灾隐患层出不穷、防不胜防,都需要及时去检查、去督促整改,防火监督人员的配备和隐患存量又严重不成正比;随着隐患的增多,从而又会引发各类灾害事故,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消防救援人员“逆行”去处置一起起急、难、险、重的灾情;为了达到最快速度到达灾害现场“灭早、灭小”的目的,需要大力推动消防站建设,跑立项、跑规划、跑国土、跑住建、跑财政等等。

第三,家庭层面。消防救援队伍不仅担负着维护社会火灾形势稳定的重任,还承担着各类急、难、险、重灭火救援,以及抢险救灾、社会救助和各类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消防救援队伍24小时值班备勤的工作模式,加班在各单位普遍存在。而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年轻化,这个阶段的人基本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近年来,上级在加强从优待消工作中,强制要求消防救援人员阶段轮休、年度休假,但因基层人员少、事情多、任务重,在基层一线单位根本没有办法完全落实。

三、如何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幸福感”

第一,要在强化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向消防救援人员注入“正能量”。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党中央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灾害事故特点、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时指出,“长期以来,消防队伍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你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应要大力组织广大消防救援人员认真、充分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时时处处用训词精神鼓舞自己、鞭策自己,不断注入正能量,激励自己去干事创业。

第二,要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上下功夫,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政策保障。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以来,虽说各地党委政府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关注,在消防救援队伍的争取下也出台了部分优待政策,但各地都不尽相同,各行业部门在执行落实中也各有不同,亟须国家层面出台明确的政策、法规等,明确消防救援队伍广大消防救援人员应享受的政策、福利待遇等,提高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家庭生活困难,为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要在关心、关爱上下功夫,为消防救援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各级领导干部要随时随地俯身倾听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心声,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困难和需求,在他们父母生病、孩子入学入托、爱人工作等重要事项上给予组织上的温暖和关怀,给予切实的照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特殊工作阶段长时间不能回家时,要安排人员去家里探望、慰问,帮助解决家里的问题,在消防救援人员家庭发生重大變故时,要及时跟进送去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第四,要在成长进步上下功夫,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成长的良好氛围。随着改革转隶,消防救援队伍要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这就需要广大消防救援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在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尽可能整合资源,为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平时的晋级、入党、考学、学技术、战时的立功受奖,都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确保每名消防救援人员都能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把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同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生活、工作需求结合起来,要以人为本、从优待消,使广大消防救援人员在工作、生活中获得职业荣誉感、工作归属感、事业成就感和生活满意感。

参考文献:

[1]包志亮,李洋.浅谈消防战士心理障碍及调适[J].传承,2008(11):54-55.

[2]郑亦璟.消防官兵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03):70-71.

作者简介:刘彦海(1971.11—),男,河南濮阳人,本科,技术七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灭火救援指挥工作。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PRIZONE 随行冰箱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