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实践策略 提升学习能力

2022-04-17李万海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报报数算式

李万海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与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性格观念等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设计好实践环节,引领同学们主动学习、积极发现,勇于探索。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优化’为主题的数学广角”为例,三个例题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探索规律,而通过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这一内容的处理为例,阐述实践策略的应用。

这次实践的题目是: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一、实践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为实践而理解

实践活动要目的明确、规则清晰,这样学生才会有清晰的行动思路,进而想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更想取得胜利。所以,实践可以倒逼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这是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做的准备。

2.为实践而兴奋

当学生明确规则后,在好奇心的催促下跃跃欲试,这里要注意活动形式的提示:以同桌为单位,轮流报数,做好记录,并准备交流,与此同时要思考:怎样能确保获胜。

3.为实践而计划

清楚了解了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规则之后,同組的学生便可商量设计具体实践方案了。为了区分先后,学生可以设计甲、乙两个角色,将两人报的数分成两列记录;有的是边记录两人各自报的数,边记录两人报的所有数的和,这就形成了一个数列;有的直接记录两人所报数的和的累加。

二、实践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为实践而表达

学生边说、边操作、边记录,既促进了数学表达思维的严谨,还为梳理归纳做好了铺垫。几轮操作之后,学生互有输赢。学生先独立思考,这里的思考是学生内心的独白,把之前的实践规则理解、实践计划、实践中的交流、实践过程记录都梳理出来,综合考虑问题,形成有个性的研究结果。

2.为实践而交流

组内交流促进了相互学习,长期而有系统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效率。教师平时要多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比较、分类、转化、类比、推理、归纳等。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研究方法;摆、剪、拼、画、圈、比、量等方法,会记录、观察、发现,教会学生整理研究语言和成果。小组交流时就进入了收集和处理信息阶段,指导学生尝试用规范语言、图表记录整理信息等。

3.为实践而反思

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讲授式,以讲带学,以讲带练;另一种是课堂教师大撒手,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缺少引导,教师执教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践,再交流表达,相互借鉴之后反思调整,形成实践、交流、思考、再实践的路径,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形成螺旋式上升。实践有章法,表达有条理,反思有收获。

三、实践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归纳能力

1.为实践而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尽量用清晰简洁的表达,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这时全班交流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同桌或小组充分实践和酝酿后,进行全班交流,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训练汇报的程序性语言:通过怎样的观察,有什么发现,通过怎样的实践,得出什么结论,做出怎样的猜想,通过怎么证明,又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在组织之间找不同,发现汇报的小组思路、表达、成果等方面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2.为实践而研究

对于不同小组的汇报,教师有哪些评价?哪个更简洁,哪个更有道理?教师可以试一试,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经验交流、实践验证、研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做点拨提升,梳理概括,对探索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3.为实践而归纳

老师归纳梳理,对比择优,小组间的相互评价借鉴,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把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智慧和思想可以得到有效汇集,有可能生成解决这类的问题的算式,10÷(1+2)=3……1,所以先报1,接下来每个回合连续报数之和是3,就可以赢得比赛。学生再一次实践,验证这一结论。每个环节既以是实践为目标,又是以实践为途径。

四、实践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探究能力

1.为实践而拓展

得出结论后,我们不能止步于此,一定要再思考,这个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吗?如果是20或者18呢?发现20与10是同一类问题,有余数,就先报余数,接下来每个回合连续报数之和是3。18能整除3,没有余数怎么办呢?我们还要再经历这样一轮操作吗?学生思考后尝试再报,每个回合连续报数之和是3,这样每一回合都可以得到3的倍数,经过6轮就可以得到18。引导学生总结方法:这类的游戏,可以分为能被3整除的数和不能被3整除的数这两大类来处理。

2.为实践而变化

当学生熟练掌握此方法后,再面对这样的问题自然就会用更优的方法来解决了。而变式题“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2或3,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还用10÷3合适吗?为什么?学生自然想到不合适,因为无法保证,每个回合连续报数之和是3。那么有办法保证的和是几呢?学生会发现应该是1+3=4,所以应该列式是10÷4=2……2,先报2。

3.为实践而探索

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以例题为例,再回过头来探索规律,10÷(1+2)=3……1,这个算式是怎么来的?沿着实践的道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学生会发现如果已得到7,就一定能得到10,因为每次可报1或2,如果对方报1,自己可报2,如果对方报2,自己可报1,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回合报数之和是3,7+3=10。倒推一步,想要得到7,就要得到4,再之前就是1。所以要想得到10就先报1,再经过3轮,每轮报数之和是3,就可以得到10,于是得到另一个算式,1+3×3=10,经过这样的逆向思考后,学生对算式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小学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用好实践策略,围绕实践开展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动手、善于动口,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升。

猜你喜欢

人报报数算式
互动智力题
怎么写算式
虫虫为啥每次都能赢
好玩的算式谜
法国瓦兹发生枪击案致4人死亡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报数与抱树
报数,抱树
张友鸾与中共长江局上海地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