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同安与台湾的同宗村

2022-04-17陈金华

寻根 2022年2期
关键词:同安东渡澎湖

陈金华

明清时期,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隶属于泉州府。厦门同安与台湾的同宗村,指的是同安县先民入垦台湾,形成台湾与同安县祖籍地同宗族、同堂号的同宗聚落,充分彰显着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命运相依和血浓于水的特质关系。厦门同安与台湾同宗村,有着相同的风俗、文化和信仰。这不仅表明在台湾的同安籍先民对自己故乡的怀念之情,而且彰显海峡两岸的血缘和地缘紧密联结的客观事实。

同安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宋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在澎湖留屯水军;同安县民有少量迁居澎湖。元至元年间,朝廷设立澎湖巡检司,专辖澎湖、台湾事务。同安县陆续有人移居澎湖。一批批先民的移入,形成了同安台湾同宗村。

同安县许多姓氏族谱均有本族先民入垦台湾。明万历年间,厦门有陈、吴、蔡、庄、方、林、王、许、肖、卢、颜等诸姓先民入垦澎湖,并再东渡迁居、入垦台湾西南滨海平原。

明天启六年(1626年),闽南沿海地区发生严重旱灾,造成饥荒。为了逃避灾难谋求生路,大批同安县先民被迫渡海,竞往台湾投靠郑芝龙。同安先民入垦台湾再次出现了高潮。

明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受明廷招抚之后,继续组织闽南先民入垦和开发台湾,其中以同安先民为多。郑芝龙“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招纳数万闽南籍先民入垦台湾,划地令垦,缴纳地租,推进闽南先民大规模入垦台湾开发。据同安县族谱记载,此阶段入垦台湾的同安县先民有陈、林、李、吴、蔡、许、郑、谢、洪、赵、卢、方、杜等十三姓。

荷据台湾末期,正是明末中国社会大动荡时期,福建沿海战乱不已,自然灾害频繁,迫使大批闽南先民乘船东渡。

据《荷据时代台湾史》统计,1650年时,入垦台湾的闽南先民将近两万人。据清施琅奏疏,郑成功收复台湾前,福建先民“居台湾有三万人,俱系耕渔为生”,其中包括郑芝龙、荷兰当局招垦的泉州府同安县先民在内。明末,有漳州垦首王锡琪入垦台北淡水河北岸的其里岸(今石牌),其所招的垦户大部分为同安县籍先民。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领闽南主要是泉州府两批军民3万多人挥师东渡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形成了福建东南沿海民众随军迁徙台湾入垦的新高潮。

同安县是郑成功抗清的重要根据地,其军队将士许多是厦门民众。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作为抗清基地,有同安县著名将领陈永华、林圯、洪旭等。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时,明郑军队将士和眷属两批计3.8万人迁居台湾。根据同安县各姓族谱统计,同安有20多个姓氏的将校幕僚近百人率其家族、部卒,随郑成功东渡参加收复台湾。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之后,立即下令官兵眷属迁徙台湾,发布垦田条例,实施“寓兵于农”屯田政策;将水陆官兵按镇分地,插竹为社,斩茅构屋,围地屯垦。郑成功的参将林圯,率部属在斗六门开垦。林圯死后,其部属继续开垦,后该地称“林圯埔”。明郑军队中数万名闽南籍官兵、眷属和民众,参加对台湾的垦殖拓展,加快了台湾垦荒开发进程。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弃离厦门时,又率明郑军队官兵、眷属万余人,东渡迁居台湾,安置在台湾的台南、盐水港、凤山、嘉义等地屯垦开发,其中有许多同安县先民。

郑成功、郑经父子治理台湾期间,十分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先后修筑的较具规模的水利工程有23处,其中郑氏父子主持修筑的水利设施有草潭(即今台南市归仁区大潭)、白衣潭(即今台南市新化区香洋仔)、公爷陂(即今臺南市关庙区陴仔头)、赏舍陂(即今高雄市凤山区)等4处。郑经继位后,继续积极推行鼓励垦殖政策。

郑成功、郑经父子治理台湾期间,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鼓励闽南先民进入台湾屯垦开荒;东南沿海各地包括厦门入垦台湾的先民至少净增6万人。早期的台南、高雄、嘉义地区,成为同安县先民入垦台湾的主要聚居地。

清初迁界期间,闽南沿海大批无地可耕或无家可归的民众,被迫东渡台湾垦荒谋生,入垦台湾避难从未间断。郑氏父子利用清政府“五省迁界”的机会,持续用兵船护运大批沿海民众包括同安先民迁居台湾垦殖,被郑氏安置在屯垦、招垦地40余处。据不完整统计,这个时期闽南各地有40多个姓氏的先民入垦台湾开发与繁衍发展。明郑政权时期,明郑军队和家属以及民众,东渡台湾入垦人口约达20万,其中同安县籍先民近3万人。

据同安县各姓族谱记载,明末清初郑成功治理台湾时期入垦的厦门先民,有钱姓族人入垦凤山,刘二正入垦路竹,陈德卿、陈士政入垦嘉义六脚,王世杰入垦竹堑。还有明朝遗老、同安籍志士张灏、张瀛、叶后诏等,随郑成功东渡迁居台湾。

清初时期,同安县先民入垦迁居台湾成为潮流,并对海峡两岸人文历史进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基于国家政治上的需要,实行“以内地水师营分兵丁轮班戍守”的班兵制度,从闽粤沿海调派班兵轮流戍守台湾澎湖地区,持续长达200余年。其中,大批同安县籍官兵先后赴戍澎湖,澎湖成为同安县先民的主要聚居地。

据施琅奏折载,17世纪中叶,郑成功收复台湾前,澎湖移民“已有五六千人”。据1926年日本殖民当局所作《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统计,澎湖居民中祖籍同安者计4.51万人,占汉族居民总人口的66.7%。其中,七美村居民均为明代同安浯屿(金门岛)先民的后裔。马公市旧名“妈宫”,即得名自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同安县先民参与创建的“妈祖宫”。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鼓励垦首并组织入垦先民修筑水利设施。入垦台湾的同安先民在大规模土地开垦的基础上,同时掀起组织开凿陂圳、兴修水利的新高潮。

《台湾府志》记载,著名同安县垦首王世杰在台湾经商得屯田令,留在台湾垦荒。组织开垦竹堑社、西门大街、外辣脚;清康熙年间,再垦滨海之地大小南势、上下羊寮、虎仔山、油车港、南藏等共二十四社;后又垦迤南之地共十三社。王世杰率领同安先民入垦新竹、苗栗等地沿海大批土地,激励更多的同安先民纷纷迁居台湾入垦。

同安县所属的曾厝、白石头、大担、料罗湾、刘五店、莲河、塘厝港,均为先民入垦台湾的偷渡码头,有“客头船户”专事偷运。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政府废除入垦迁居的管理旧例,准许入垦台湾的闽南先民携家眷迁居台湾。许多符合条件入垦台湾的同安县先民,纷纷带领家眷和族裔迁居台湾垦拓。这也使得台湾地区的人口与劳动力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对台湾移民社会的安定与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持续加快推动同安县先民进入台中、台北地区的垦荒开发。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政府全面取消海禁,同安县先民迁居台湾入垦再次出现新浪潮。同安县有许多族谱,都详细记载了这三个时期携家眷入垦台湾的历史,更多的是族亲结伴东渡台湾入垦。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据清政府人口统计,闽粤先民迁居台湾有200万余人。其中,同安县先民入垦台湾达29万人。

明清时期,同安县先民入垦台湾有68个姓氏,迁台始祖1000多人,现存有1026部同安县籍台湾族谱。同安县是台湾同胞的第一大县级故乡;同安县先民是垦拓开发台湾的最主要族群,也是形成海峡两岸同宗村的最主要族群之一。

按同安县籍姓氏分类,现存台湾民间1026部祖籍同安的族谱中,可确定明清时期有68个姓氏1000余个家族移居台湾。祖籍厦门的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10姓先民入垦台湾最多,约占全部同安籍移民的50%以上。其中,陈姓占11%强,林姓占8%强,黄姓占6%强,张姓占5%强,李、王、吴3姓各占4%弱,蔡、刘、杨3姓各占3%强。

同安县籍陈氏先民入垦台湾的宗支数195个,主要分布在台北市万华、士林、北投、内湖,新北市景美、五股、大同、泰山、三重、淡水、石碇、树林、芦洲、新庄、八里、石门区,桃园县芦竹,新竹县竹北,苗栗县后龙,台中市神冈、大肚、龙井、梧栖、大甲、沙鹿、清水、大安区,嘉义县六脚、朴子、新港、大林乡,云林县,彰化市,彰化县大城、溪湖、秀水、二林、埔盐、芳苑、北斗乡,台南市学甲、善化、佳里、将军、大内、盐水、麻豆区,南投县竹山,高雄县冈山,屏东县林边、新园乡,花莲县玉里乡,澎湖马公市。

据1926年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汉族祖籍地的調查统计,当时全台湾总人口375.16万。其中,祖籍泉州府同安县的有55.31万人,占台湾汉族总人口的14.74%,约为全台湾人口的1/7。以祖籍地划分,泉州府同安县籍为最多。

在台北市及邻近地区,泉州府同安县籍人数比例占居台湾首位者计有新北市芦洲、五股、八里、北投、三芝、内湖等六个区。泉州府同安县籍人数比例占台湾第二位的有汐止、士林、石碇、中和等四个区。台北市内的大同、延平、中山、建成等四个区,是泉州府同安县先民入垦台湾的主要聚居地。新北市三重区、台中市大甲区人口,也是以泉州府同安县籍先民占首位。

——————————————————————

作者单位:闽台缘博物馆

猜你喜欢

同安东渡澎湖
《东渡黄河》
明末清初浙东东渡海洋文学的文本形塑
大陆航空首航台湾澎湖
唐朝风 东渡情
澎湖公投,反对建“博彩特区”者大胜
宝岛之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