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元素论

2022-04-16尹定邦广州美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甲方设计师消费者

文/尹定邦(广州美术学院)

科学,第一项是自然科学,第二项是社会科学,第三项是思维科学,第四项是形式科学。学好数学,可以解答计算100万次、1 000万次的问题;学好语言,可以讲10 000个故事、写100万本书,这两门都属形式科学。再后是技术科学,是方法论、方法的科学。在技术科学后,就是设计科学,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技术科学融合起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智慧。

设计,设想、设立、设定;计算、计谋、计划。设计是人类为获得预期的成果必须进行的智慧劳动。个人、家庭、单位、企业、国家、民族、人民的行为,欲达到预期目的,都必须进行智慧劳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行为,欲取得最佳回报,都必须进行智慧劳动。思想、组织、制度、计划、领导、指挥、经营、管理等行为,欲收获最佳效益,都必须进行智慧劳动。政治有政治学,军事有军事学,经济有经济学,技术有技术学,艺术有艺术学,设计为何没有设计学,为何不重视自己的设计学?这是个大问题。

把设计科学归于艺术科学,归于形式科学,归于自然科学,都不对,它是大学问,比哲学具体。这是我对设计学的看法,给设计定个位。既是科学,必强调元素。

元素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有一级、二级、三级、万级直至无限。元素分两大类:天然和设计。宇宙、生命、意识属一级天然元素。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结构、形态、运动、规律,属于构成宇宙的二级天然元素……天然元素是自在元素。在当下,人类去追问它们由谁设计、由谁制成、由谁推广、由谁毁灭等,既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既没有价值,又没有意义。

设计元素论是设计科学第一论,也是最基础的理论。设计元素属于人类的意识和智慧,是运用天然元素积极继承和创造的成果。不认识、尊重天然元素,不遵循天然元素的运行规律,便没有人类的意识、智慧、设计及设计元素。

设计,有一级元素、二级元素、三级元素、四级元素、五级元素或更多,但一级元素只有3个——设计者、设计和服务对象。

其中,设计或者设计者,由投入者、需要者、运作者、决策者、执行者、监理者、消费者、挑战者等群体构成,这是属于“设计者”的二级元素。每一方面都对设计有大影响。本文尝试将这一层级的元素构成进行简述如下。

一、设计的原点——投入者与需要者

2019年接受某杂志采访,有个问题把我给问蒙了:“甲方根本不懂设计,凭什么指手画脚?”这是引起我思考“设计元素”的最初动因。

世间真理都在实践中,自然科学的道理都在自然里,社会科学的道理都在社会中,思维科学的道理都在思维的过程中,不在书本上。

采访我的人说甲方不懂设计,我看他们才不懂设计,真没干过设计。设计需要投资几千万、几亿、几十亿、几百亿。设计师能拿得出来?有本事赚到这么大笔钱吗?甲方投资人就有,他在众多设计师中选中了你,说:“行,你来做我的设计”,你要用设计语言帮他说话。投资方要设计师设计的东西,早已投入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所以我们认识到这个规律后,和委托设计的甲方一起调查研究,共同分析有参考性、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产生共同认知后再设计,过程自然就一帆风顺,做10个成10个,做百个成百个。只有把甲方当朋友,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调查研究,共同思考分析,设计就好做。

还有个概念:“问题导向设计”。都说设计要解决问题,但问题从哪来?问题怎么产生?谁引导问题?谁造成问题?谁化解问题?谁阻止问题发生?

需要是设计的原点,满足需要者才是推动设计产生的社会力量。对需要的研究应成为一门学科,长期以来需要似乎只有马斯洛五层次理论,但人的需要复杂:物质、精神、社会、思想等。科学研究依赖求知欲,求知欲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和需要。设计源于对需要的满足,需要比问题重要。

需要后是可能,即投入者提供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特别是钞票。金钱是交换手段也叫代价,可买到所需的人力、物力,买到思想,买到智慧,甚至买到感情。投资投了多少钱,国家GDP是多少?项目投资总额多少?滚动投资多少?实际投资多少?若无投资人提供条件,包括他的需求、目标和指引方向,设计师会不知该往哪走,要达到何目的。

对于设计而言,投入者是设计师的甲方,而需要者又是投入者的甲方,因此第3位才是设计师。

二、设计的调研、策划与计算——运作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设计运作的开始,设计师首先要作调查研究。

集美刚成立的时候,我把设计师派到深圳香港人建的大酒店去住几天。他们都不解地问:“尹老师,工作那么忙,又没钱,你让我们去住大酒店干什么?”我说:“派你们去做调研,今天我们要做它的学生,住进去把肠子肚子都看遍,现场把它画下来,把尺寸量下来,为将来承接类似项目做准备。”

调查研究是为将来投资,为人才投资。

我们要设计宾馆,这门怎么做?我们没这个专业,没师资,我的老师不懂,我也不懂,那怎么办?要教学生,那只有调查,把几十个宾馆的门拍照、测量,看里边的结构,看外观形态。广州、深圳、上海看完,再到香港看,到能看的地方看,一群老师跑遍全世界看。我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要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精英,一有钱就把他们往全世界送,让他们到处去看最好的东西,去做调研和学习。尖端设计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美国人做芯片不卖给中国人,怎么办?只能千方百计想办法学习。设计若把调查研究给忽略了,是极大错误。

其次,策划。白马广告做重大设计的时候,要开几次几十次的策划会议,想破脑袋,一群人白天黑夜地反正要干出创意。策划没有把问题分析清楚,没有把办法想透彻,没有把逻辑理通畅,怎么画?真画出10个、100个、1 000个、10 000个图,都是废物。所以设计离不开策划。

第三,计算。多长时间?多少人?花多少钱?用多少材料?保障支援?全要算得一清二楚。毛泽东主席《论持久战》中指出“用空间换时间”就是算账的结果,中国地大,日本兵多,但他占个地方就要分兵,中国幅员辽阔,日寇能兵分几路?集中优势兵力一块块吃,一月吃不完就一年,一年吃不完就10年,最后全部搞定。设计要算账,政治要算,经济要算,军事要算,科学也要算,教育也要算。我管理学院,首先要各部门做预算,系主任、处长纷纷叫苦,我就耐心一个个教:一年,系里多少师生?多少门课?要做多少件事?要花多少钱?满打满算怎样?略有余又怎样?不够该怎么办?结余该怎么办?

学设计要不会预算,不如赶紧写份退学申请。算账不是艺术是科学,是实打实的科学,算错可不得了。设计师一定要会算账。

集美公司在我手上没出过错,那么多项目都很有秩序。做学校的管理后,建了60 000多m2房子,开创了那么多事业,都没出过错,都是拜预算所赐。设计一定要懂预算。集美有个设计总监,是中国设计界顶尖人物,一开始不会做预算,我替他把某项目的预算大概做了做,有天他来和我说:“尹老师,我刚跟工头谈,按图纸、工作量,他要多少钱?他说38万!我把预算表打开,你写的是42万!真准。我又和他讨价还价到37万,多省了50 000。”我说:“行,这就是利润。”

在我领导下,老师、工人之间从没因为钱的问题打破头。为什么?因为预算清晰,总收入、总支出、收入利益、将来分配……清清楚楚不含糊,所以工作顺畅,人际关系也很好。不要小看预算,可能几千块就能令团队分崩离析,仇恨一辈子,说你骗了我、你抢多了、我吃亏了之类。所以设计师要懂预算、尊重预算,当然还要懂结算。具体说,设计策划又可分5个步骤。

要特别强调第一个理论设计,设计最开始第一项是理论设计,按习近平总书记话说,就是思想设计、路线设计、方针设计、政策设计。每项设计脑海里起码得有个概念,往哪走?指导思想是什么?基本方法是什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用资源是什么?达到目标是什么?希望你们做设计时,第一个设计报告应是理论设计,至少5个方案。若如此,那我就能继续为中国再培养出一批新大师出来。

第二是初步设计,第三叫深度设计。标书就是初步设计。大小细节更完整的是深入设计。第四叫工程设计,画成蓝图,按图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最后,反馈设计,这是最能提高设计水平,又是最被忽视的环节。奔驰是内燃机动力设计的第一台汽车,时速26 km。若没有后面100多年的反馈设计,不会是今天这样;再之前是蒸汽车,把蒸汽机放马车上,时速1 km,没有反馈,设计不会被否定。人类语言据说50万年前就已发明,全世界一共发现8 000多种语言,都在漫长的反馈设计中逐步完善或淘汰。所有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能完成的伟大设计,主体都是反馈设计,而非开拓者。

开篇说文字是形式科学研究的对象,中国文字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形成这么好;这是几十代人、几十百代人努力的结果,主要模式就是反馈设计,用后发现这有缺点改一改,哪有不足改一改,改来改去,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事。

真理在实践不在书本,要从实践中提炼出真理。要有反复失败的准备。

三、设计的中坚——决策者与执行者

首位提出建三峡大坝设想的是孙中山,辛亥革命后的建国大纲里,他作了这个设想。抗战胜利后,第二位是蒋介石。1945年底胡佛水坝总设计师到三峡勘测做设计方案,但蒋为了打内战,方案没有实施,当时国家也没这实力。第三位是毛泽东。第四位是邓小平……只有“总设计师”才能举国之力,动用2 000多亿当时的天文数字;又令各种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反复勘测地质、地貌、地基;全国人大为这工程举行10几次论证会议……一切岂止画图这么简单。

当把设计理念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芝麻蒜皮的小设计上,不会理解真正的设计。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代人,从最高领袖到普通工程师、技术员都为三峡工程操劳,其中体现出的设计规律才叫真规律。

如果学设计没有做大设计的抱负,今天没资格进大学。在动辄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乃至几万人才能完成一个设计项目的时候,不培养设计领导,设计师不懂组织、引导项目展开,绝不行,要有领导力。学习领导力从何开始?从现在开始,更早从高中就应开始。我读书时,班上同学都争取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为学生会服务,做社会组织工作,锻炼领导能力。设计需要领袖!

连做科长的勇气都没有,怎么组织设计?不愿做领导,就要学会服从。我做系主任时,人手一本《领导科学的基础》。有人问:“又不是领导,为啥要学领导科学?”我说:“那就学会如何被领导。”结果,设计分院在全校最团结、顺畅,上行下达、下行上达,决策民主化,做事有效率,从不因小事闹翻天。别人开3个会还决定不了一件事,我们一个会决定10几件事,就是这样高效率。因为大家的领导素质都提高了,知道组织科学的规律。所以学设计的同时应该翻翻管理学,研究一下领导科学的基本规律,准备做设计领袖。

中国每年毕业设计学科学生,不算建筑、工程,仅美院的工业、服装、家具、视觉、平面、动漫设计,几十万人,都凭天生感觉来领导,素质就太低了。必须多磨练自己,学习被领导,学会领导人,有团队精神,这是设计的必须能力。

决策者,是设计师的痛苦,凡事都要甲方审批。但设计关键在甲方、出钱方,他们是企业的总设计师,设计项目也只是他众多业务之一而非唯一。设计师痛苦在于不研究决策者,甚至不关心。既想甲方给钱,又不想受甲方指点,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决策者有自己的决策价值观,自己的素养、程序和制度。决策制度一是民主制,大家投票,少数服从多数,大多数人支持的意见比较保险、平稳;缺点是平庸,基本等于平均数,平均还能优秀吗?另一种叫集中制,集中制就是拥有最高权力、最高智慧的人做决策,可能是高质量、高智慧的决策;但决策不是总结不是对过往事情做决定,决策是对未来事情做决定,考虑不周就是高风险;决策错就是大灾难、大破坏。最合适的决策制度要既民主又集中,民主和集中相结合。

研究决策者,俗话说就是“察言观色”,科学说法就是要研究决策者心态、智慧,研究决策者的依据,要懂得与决策者沟通,争取最佳成果。研究决策者是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优秀的决策者,不可能有优秀设计;设计再优秀,设计师再厉害,缺决策者参与,也难成事。贝聿铭设计卢浮宫的金字塔,没有法国总统支持,恐怕早就被扔到海里了。所以遇到这样高明的领导决策者,设计师不去合作怎么说得过去?大家常疑惑,尹老师的成功率怎么这么高?接项目几乎百发百中。我说:一看不对劲就跑,不成器的甲方我根本就不做他生意,做了就不是百分百了。研究决策者,设计师真要下功夫。

接着是执行者。设计再好,只有个人做不出来。一个几万人施工的项目,设计师一个人一块块砖头搬一条条钢筋搭,不可能完成。做个动画电影,得有多少人参与工作?我有同学在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工作,一秒钟10几个画面一张张画,画几年才能画部电影出来。导演水平再高,执行者要画不好,那个电影必烂无疑。

设计出成果必须通过执行,这是设计无可奈何的关卡,必须要研究执行这一关。我年轻时候在印刷厂,一张张纸一个个黑稿描,一块块玻璃板把感光液洒在上面,做完拿去晾,晾干用玻璃板拍照,制版成底片。当时就平板、凹版、凸版3种印刷,印一次损耗3%,五六个印版下来,损失二三十张纸。技术落后,但不懂不行。我学设计时,比这烟盒上的小字还小一倍,全靠手写,用纸一包一裱,看着和印刷的一样,你们现在不用费这个功夫了,但现在就没困难吗?你们的年代有你们的困难,没有哪个时候的“饭”好吃,没有哪个时间的日子好过。

我当时还干过一件事。由于两种油墨叠印会是第3种颜色:红和绿叠印出黑色;红色和红色叠印出很鲜亮、很有光泽的红色,而且结实;黄色和蓝色叠印出绿色,但黄色在上的绿和黄色在下的绿又是两码事。为节省纸张节省印次,我在厂里花了大概两个月,一个个调油,请两个工人师傅一张张印,不断调整,保证两个颜色的墨水出来3个颜色的效果,而且3个颜色的效果是包装需要的。当时收费标准是印一次500张纸收7元,印两次也收7元,印3次就收14元。所以我这个叠印就成了窍门。有次我带学生去给人家做设计,用上这个技术,所有包装印3个颜色,只用交一次印刷费,损耗还只有3%而不是9%。这家东莞外贸公司的老总很高兴,说:“尹老师,你为我们既省印刷费又省纸张钱,起码16万到18万。”那个年代,比今天1 800万还多。

设计执行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希望大家要多研究设计如何执行,不然就是放空炮。

四、设计的后续接力棒——监理者、消费者、挑战者

设计执行完成的结果,要移交到后续作为接力棒的监理者、消费者、挑战者3个元素,接受验收、采用和竞争,完成最后的100 m。

监理者。谁都是监理者,工作生活处处有监理。这里主要讲政府。政府用法律设置专门机构,用法律监督整个社会,不然社会就会混乱,失去秩序。所有设计都要遵纪守法。所有领域都受法律监管,在水边做设计要遵守水利法,设计要种点草也有园林环境保护法。不学法不行,不跟法律界交朋友不行。

其实,我是个“狡猾”的人,说好听点,就是善于学习。学校没多少东西可学,设计接触到的知识,读10个本科和硕士都学不会,全要到社会上去学,法律知识更要学。遇到具体项目,找到具体该领域法律上的权威人物,请他吃个饭、喝杯茶,恭恭敬敬向他提问请教,就解决了。倘若自己临场去学,能学到行家这个水平吗?

有一次我在某市做滨江带项目,市有关领导都来和我见面。有的说:“项目在水利工程上很专业,没想到你是水利专家。”园林局长说:“尹先生,绿化带的草根差不多有80 cm到1 m深,水冲不走。泡七八天,水一退还是绿的。你怎么知道这种草?园林方面你也很懂!”公安局长也说:“几十万人在这里聚集,大车小车,大路小路,下车停车,疏散聚会,安排妥妥当当;还有年轻人在江边谈恋爱,安全方面也照顾到了,监控和报警系统安排到位。尹教授在治安方面也是一流呀!”“甚至还是厕所专家,在一个有几十万人聚集的公共场所,厕所及其处理方式都想到了。”面对这些恭维,我回答说:“全靠临时抱佛脚学来的。”

我请广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吃顿饭,他就教我主道、辅道;怎么阻流50年一遇、100年一遇、200年一遇的大水;水力阀门怎样、枯水期怎样、蓄水期怎样、所有的建筑必须要跟水流方向平行等水利知识。我的一位老同学老师是“广美”设计分院前副院长,工作上的老搭档。她叔叔是华南植物园总工程师,植草方面他是行家,问他就行了。我还有个朋友是公安厅处长,后来做了副厅长,喜欢和我聊天,我问什么他都能解答,并且总能给出关于安保工作的最高水平意见。如果善于把同学、朋友联系起来,越多聪明脑袋结合,越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消费者。第一个概念需要者和本概念是同义词,厨师设计新菜,好不好?最权威评价者是消费者、美食家,还不是美食家的嘴巴,是他的胃,他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美院太多艺术家,艺术家瞧不起消费者,而设计家得非常重视消费者。只有消费者、读者接受了你的作品,创作才叫完成,设计的完成在消费者,这是设计的终结者和归属,设计如没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是好事。

退休后我有段时间在画画。一位油画系教授问我:“尹老师,您今年卖了多少画?”我说:“到9月份才卖了90张。”“啊!才卖了90张?”我说:“对,还有人等着买。”“我5年没画到90张,5年没卖出一张。”我说:“这没办法,我是做设计的。画前就会想,这画是挂在人家客厅、餐厅、书房,还是挂在卧室?是挂在什么类型的人的书房和卧室?我的画是被当作礼品,还是作为收藏品?”设计师要学销售学和市场学,知道消费者的重要性。如果不想这个问题,那就是“太上皇”,5年卖不出一张画,也活该。无人欣赏就说明艺术创作没完成,就像厨师做了菜没被吃到肚子里,而是倒到垃圾桶去了。

设计一定要瞄准消费者,而且是什么样、多少、多大数量的消费者,什么样文化层次的消费者,什么样审美爱好的消费者,什么样经济购买力的消费者,一定要在心中提前有预习,没这个还叫什么设计?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出一流音乐家,也出一流音乐听众;没有一流听众不可能产生一流音乐家,没有一流音乐家也不可能培育出一流听众,这是维也纳的规律,也是艺术设计的辩证法。

消费者对设计而言,是强大的反馈设计者。前文中强调了反馈设计的重要性,反馈设计的主力就是消费者。一种语言,如果文盲会说,老太太会说,小孩也会说,就是该民族普遍接受的成熟语言。一个设计所有消费者都接受,就是优秀设计;不良之处被反复琢磨,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地琢磨,使它趋于完美。最伟大力量就是大家认为最没有力量的力量——消费者,也就是毛泽东主席说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人民。最无助的人民一旦组织起来就最强大。

全人类100%都是消费者,刚出生的婴儿和病得即将失去生命的老人,不是生产者但都是消费者。生产者大概只占总人口60%或65%,连70%都不到,但生产者100%是消费者。老人只剩下一口气了还伟大?对,因为他是人民的一分子,为将失去生命的人设计的东西好不好,还得看他的那口气。现在中国设计师的关注点有问题,中国医疗器械95%甚至98%靠进口,设计师没管。

中国有太多东西设计师没管,还需要更强的自主性、自信心和自我定力,培养国家亟需的设计建设人才,如果没有这个雄心壮志,中国设计教育我看就要往下走。只要有雄心壮志,中国设计教育才能再往前。

挑战者,又分敌、我、友3种挑战。挑战自己是成长。战友跟自己竞争,跟自己比赛,正常情况互相激励;朋友间的竞争是一种正面力量。敌对力量的竞争,那是反面力量。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挑战随时随地存在,挑战是设计的宿命。生下来就要面临挑战,一直到死都逃避不了。

前文中提到的那位设计总监,有次为北京做个项目,甲方看初稿很喜欢,但正式投标时有套方案更漂亮,所以中标了。送方案的是北京一设计公司。但甲方对该方案提出质疑:“怎么造型、构图、色彩与“集美”的一样?就是画得更漂亮更精致。”经查,原来那位设计总监找了毕业生,帮他把图画出来。结果学生回家画了两套,好的那套以10万的价格卖给了北京公司,画得差的那套交给“集美”拿去投标,那还是25年前的事。事后那位设计总监跟我说:“尹老师,这回我真理解了你为什么要讲德性。我以前只把设计师的专业摆第一位,没注意品德问题。这下我信服了。好在甲方觉得不正常,揭发了北京公司买图之事。”这就是挑战者会利用不法行为甚至敌对力量来伤害你。

五、结语:设计命运共同体

最后提出一个新概念:共同体。上述所有方面,归根到底其实就一个——设计命运共同体,设计利益共同体,设计成就共同体。

由设计的需要者、投入者、作业者、决策者、执行者、监理者、消费者、挑战者构成的设计共同体,各有所长、不可或缺是它的第一特征;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它的第二特征;共同责仼、共同利益是它的第三特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是它的第四特征。因此,建构设计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便成为中国设计及设计教育的伟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伟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这是一个大设计,有大文章也有大使命。设计在践行这一指示中当能发挥大作用,也更需要设计的领袖去团结建构设计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设计者和设计教育者不能不响应与行动起来。

近20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设计移位》(2005)。再之前,我写过另一篇文章,叫《设计目标论》(1998)。我主张设计师要站在甲方立场上,要站在施工方立场上,要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深入研究自己的设计。这就是一个设计利益共同体。各有所长,谁也离不开谁。不要以为中国的设计只有设计师好才好;整个中国的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共同提高,中国设计才会真正好。着急没用,必须努力。这就是设计共同体的概念。要为共同体奋斗,而不只是为自己奋斗;要照顾共同体的利益,而不是只照顾自己的利益。

如果想做伟大的设计,做成功的设计。真理在实践中,不在书本里。我就是干出来的,没吃过“洋面包”,不但没博士学位,也没硕士学位,连学士学位都没有。我就相信真理在实践中,但是要在实践中把真理提炼出来太困难。

信息时代,有很多信息工具;信息的转化、计算、储存敏捷、快速。我们要用好它。40多年前我刚教学生的时候,做个设计方案很艰难,一个星期都拿不出来一个。但到了下一代,一个上午出20个、30个、40个方案,思维能力提升了;再后来教的学生,一个上午60个方案60个设计,最后100个方案。如果现在我给学生上课,我可以这样要求:“一个上午1 000个方案必须做出来,做不出来别想吃饭。”要出1 000个方案,只要思路一清晰,就是“吃个沙拉喝杯茶”的事情。这种方法在前文中已经贯穿——“要素变化”。一个造型,几个设计元素,几个基本型,几个节点,几个尺度变化,几个形态变化。10个基本型,10个节点,10个形态变化,10乘10再乘10,不就1 000个方案。再乘个10,就10 000个。过去用手画10 000个方案太为难,但今天电脑按一下,1排、2排、3排、4排,方案就都出来了。

再想一下我们坐的椅子,总共有几个要素?椅桌,椅腿,椅面,扶手,椅背。几个尺度?几个基本型?几个节点?每一样变20个——尺度变,形态变,材料变,色调变,肌理变。有腿的椅子,没腿的椅子;2条腿的椅子,3条腿的椅子,4条腿的椅子,没轮的椅子,滑轮的椅子,摇滚的椅子……还只是变腿;变靠背、变扶手、变椅面,材料、色彩、肌理、形态、节点、装饰,再一加进去,就是1 000个。有人说:“尹老师,这太简单了。”头脑若很清晰,思维四通八达,10 000个10万个都没问题。头脑要是“浆糊”,一两个都做不出来。但有没有足够的时间选择?有没有标准去判断?这又是新问题。设计师不是去解决老问题,应该多去思考新问题,去面对新挑战。

希望我们的设计师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把本文所提8个“设计的元素”的贡献和需求都数据化,做兵棋推演,变成划时代的信息共同体。那样的话,中国设计肯定强大。

猜你喜欢

甲方设计师消费者
小小设计师
房地产工程中甲方管理成效提升策略
施工中的甲方质量控制研究
设计师访谈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做生活的甲方很奢侈吗?
推荐一个设计师
知识付费消费者

创意与设计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