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五个维度[1]
2022-04-16徐碧辉
徐碧辉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审美教育被写入国家发展的长远规划,由此在国内也再度热门起来。它不仅带动了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的繁荣,而且在社会上掀起了“美育热”。加上这些年来“国潮”兴盛,美育于是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宠儿”,这也使我们的时代看上去成为一个“美”的时代。
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人们在谈到美育或者审美教育的时候,往往把它等同于艺术教育,又把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技巧的培训。似乎唱唱歌、跳跳舞、弹弹琴、画点画,孩子就“美”了,就比别人家孩子起点高了。于是,各种“兴趣班”大行其道。本来应该是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孩子们对生活、对生命、对美的敏感度和热爱的审美教育,无形中成为一种枯燥无味的技巧训练,并且在本来就负担非常重的孩子们的身上再压上了一重大山,以兴趣的名义扼杀兴趣,以美育的名义扼杀孩子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和敏感性。
因此,我要跟大家聊一聊一个最基础的概念,或者说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就是:所谓审美教育,其真正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当我们谈到美育的时候,是否意味着灌输给孩子们一些关于艺术的知识和技巧?除了艺术教育和适当的艺术训练,审美教育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和方式?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审美教育跟艺术教育密切相关,但它绝对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能等同于艺术技巧的训练。其次,审美教育应该是一个多维立体的系统,不但牵扯到基本的美学和艺术知识的传授,也涉及对于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或者说是对于美的感受力,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形式感的培养,它还牵扯到人的情感和想象力,以及对于生命、时间、自然这些看似抽象、实则跟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概念的理解与领悟。
这样看来,审美教育至少牵涉到五个方面:情感与想象;时间与生命;艺术创作与欣赏;形式感知力与造形能力;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因此,我们将从五个方面来解析审美教育这一概念:第一,作为情感教育的审美教育;第二,作为生命教育的审美教育;第三,作为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第四,作为形式美感教育的审美教育;第五,作为自然教育的审美教育。
一、作为情感教育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教育。
为什么我们讲审美教育首先要谈到情感问题?为什么说审美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因为,人是感性的存在物。我们知道人是一种生物。人作为一种生物,它最基础的心理是感性,或者说是欲望,是生理本能,这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人之所以为人,恰好在于人跟动物有区别。古人常讲人兽之别或人禽之别。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就是说,人与禽兽的区别其实是很小的。不过是人有义,而禽兽无义。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人区别于动物之处,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人能够通过理性脱离动物的本能,通过理性的融解、内化、凝聚、积淀,让一些动物的本能积淀上社会的、现实的、理性的和历史的因素,使人不再受动物本能的支配。人通过这种理性的积淀来改造自己的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心理,产生人性情感和人性能力。由此,人才能成为宇宙间最高贵的生物、最有智慧的生物。
既然人一方面有生物属性,另外一方面有理性,人便总是常常会受到人的生理欲望的困扰。情感一方面关联着欲望,另外一方面关联着理性,它是人摆脱动物性的本能欲望的控制而成为人的一个中介。所以一方面它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去驾驭它,把握它。情感如果过于强烈,任其泛滥而不加控制,往往就会让人做事冲动鲁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如果人做什么事都以理性来考量,完全以功利得失心去支配人的行为,忽视人的情感需要,那么又会导致压抑情感,把人变成“单向度的人”,变成机器人、工具人,变成无趣之人。因此情与理向来是哲学探讨的一个永恒主题。李泽厚先生曾经讲过,美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情本体”。他说,不是性,而是情,不是性本体,而是情本体,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而是审美的形而上学,才是今日改弦更张的方向。情是性与欲的不同比例的配置和组合,从而不可能构成某种固定的框架和体系或超越的本体。这个情本体即无本体,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体。也就是说,情本体并非脱离具体的生活情态,并非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现实人生之外去寻求某种脱离现实的所谓“超越的境界”。在情本体看来,“超越”就在生活实践中,就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借用古人的话来说,人可以通过立德、立功和立言来达到“不朽”,实现“超越”。当然,人也可以通过艺术活动,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而实现超越。庄子笔下的庖丁通过体悟“道”,通过熟练掌握牛的结构,把杀牛这样一种血淋淋的行为变成了一个富有音乐性和美感的活动。这就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超越”,一种现世的“超越”。
梁启超先生早在100年前就把情感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哪件事,应该做哪件事。用情感来激发人,就好像磁石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可见,情感是人性中最微妙、最令人珍惜、最应该认真对待的因素,是人得天独厚的能力。借用一个准神学概念,情感是造物主对人这种生物所赐予的得天独厚的属性。当然,有的动物也有情感,但是唯有人能使他的情感达到极致化、精细化,唯有人能让情感显得如泣如诉,如歌如慕,让人荡气回肠,一唱三叹,感人肺腑。古往今来,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之所以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艺术作品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仔细的辨析。它们把人类情感的喜悦、哀愁、忧伤、愤怒、向往、无奈等诸般情状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得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的人有一种向往高贵的冲动。这也是这些杰作对于人的德性的提升。所以好的作品不但引导人的情感走向深刻和高尚,往往还可以帮助人提升德行。
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粗糙,心地变得越来越冷漠,与之相应的是,情感也越来越走向粗糙,甚至粗鄙化。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一些原本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大量向日常生活和庙堂蔓延。当然,我们知道,网络语言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生动活泼,表现力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紧扣时代生活。问题是,网络语言往往良莠不齐,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低俗粗鄙的用语。可以说,一旦人们习惯于这类语言,不仅语言会变得越来越贫乏,而且心灵也会变得越来越粗糙,不知不觉中鉴赏力、理解力都慢慢下降。最后,人的情感与心理陷入粗陋的泥潭,成为一个“大酱缸”。
审美教育首先就是要使人学会辨别语言中的美与丑、高雅与低俗、文明与野蛮。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著名诗集《飞鸟集》在20世纪已经被郑振铎先生翻译为中文。郑先生的译文典雅蕴藉,余味悠长,既尽可能保留了英文原文的语感,又体现了中文的雅致与诗意。郑译的确可以说是英诗汉译的经典,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
但前几年,有一位诗人重新翻译了这本诗集,据说是更为接近原文。但真是这样吗?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两种译文。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郑振铎译: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某诗人译:
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
绵长如舌吻
纤细如诗行
再看这一首:
The great earth makes herself hospitable with the help of the grass.
郑振铎译:
大地借助于绿草,
显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
某诗人译:
有了绿草
大地变得挺骚
最后再看一首:
The night kisses the fading day whispering to his ear,
“I am death, your mother.
I am to give you fresh birth.”
郑振铎译:
夜与逝去的日子接吻,
轻轻地在他耳旁说道:
我是死,是你的母亲。
我就要给你以新的生命。
某诗人译:
白日将尽
夜晚呢喃
“我是死啊,
我是你妈,
我会给你新生哒。”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不是说一部作品有了中文翻译且译文口碑不错,后人就不能重新翻译。但是如果重新翻译,只是用一些粗俗甚至色情的言语,去代替原来蕴藉雅致且准确的言语;如果说新的翻译就是对于经典进行庸俗化甚至是色情化,那就是解构经典,那么还不如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人类的精神创造,让人们保留一点希望,让这个世界保存一点纯粹的美。诗歌当然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但既然是诗,好歹至少得有那么一点诗意,至少得有那么一点韵味。既然是诗,就不应该是粗鄙的、恶俗的,而应该当得起它本身——诗本身就意味着美、雅、韵、逸、隽。当然,诗的风格可以是雄浑的、悲壮的、热烈的、崇高的,北风烈烈、草原怒马、风卷红旗、大漠狼烟……这些也都是诗意。但它绝不能是粗鄙的、恶俗的、邪恶的。
当然,人的情感也并不都是美的。前面我们说过,情感本身,它一方面连接着欲望,连接着人的生理本能,另一方面连接着人的理性,连接着人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因此,情感有时候很美,但有时候如果不善加引导,如果让它自由泛滥,走向偏执狭隘,那么它就会变得很丑陋。
举个例子,可能大家都看过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是杨过和小龙女。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爱情的美,爱情的纯,爱情的真。他们爱得艰苦,爱得执着,爱得轰轰烈烈、惊世骇俗。但是他们的爱是建立在彼此奉献,彼此付出,甚至彼此牺牲的基础之上的。他们的爱情发展的高潮是相互牺牲。小龙女为了挽救杨过的性命,毅然决然跳下悬崖。而16年后,杨过来到绝情谷,来到小龙女当年跳崖的地方,没有如约见到小龙女,也追随妻子跳了下去。如果他们没有这样一份彼此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没有对于这份情感的坚定的信念,那么最终的结局,要么是杨过早早地牺牲,小龙女孤独终生;要么是小龙女跳下悬崖,杨过16年之后寻觅不到小龙女,同样得孤独一生。但是正因为他们有了这种相互成全、坚定不移的情感,所以尽管他们历经波折,几度徘徊于生死边缘,最终还是走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苦尽甘来,花好月圆,最终成为真正的神仙眷侣。
爱情也是要有所取舍的。比如小说的主人公杨过。杨过聪明俊秀,风流灵慧,武功高强。这样的人设,肯定会惹出很多风流债。小说中的确也是这样描述的。杨过一生中,碰到许多女孩。这些女孩或者性情温柔,聪慧秀雅,如程英;或者古灵精怪,活泼伶俐,如陆无双;或者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如公孙绿萼。甚至还有像小郭襄那样,把他当作盖世英雄崇拜的同时,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相思和爱恋。这些女孩都容貌美丽,聪明善良,每一个都值得过一种最美好的人生,都值得被命运很好地眷顾。面对这些优秀女孩的深情,杨过虽然也有心动和意乱情迷的时刻,但他终究守住了他的本心,一直等待他的姑姑小龙女归来。由此最终他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
同一部小说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叫做李莫愁。她容貌美丽,武功高强,对陆展元一见钟情。遗憾的是,她最终未能得到陆展元。于是她因爱生恨,对于陆的爱人何沅君恨之入骨。她甚至迁怒于沅江上来往的商船,一口气毁掉了60多只船,只因为这些商船的徽标上有个“沅”字。李莫愁因爱生恨,她心里充满仇恨、嫉妒、偏狭、自私,不仅恨抛弃自己的陆展元,恨并嫉妒陆的爱人何沅君,还妒恨自己的师妹,恨师妹的徒弟、师妹的爱人,甚至连自己的徒弟也忌恨……自己最后葬身火海。李莫愁的遭遇让人叹息,同时也让人痛心、愤怒。为什么呢?因为她把爱情理解为占有,得不到就要毁灭。爱情固然有相互占有,彼此奉献,但真正的爱,爱情的最高境界,它不是占有,而是成全。当然,说到爱情,这又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个体对此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味地成全有时候却是一种痴愚。但有一点,或许是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其共性吧:要想获得真爱,就要付出真心;当爱情不再,一味纠缠,反而降低自己的层级。这时,或许潇洒地转身离去也是对自己的解脱。李莫愁若了解这一点,或许便不会有那么多死于她手的冤魂,她的结局也未必会如此惨烈。
回到审美教育。对于情感来说,审美教育大体上可以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审美教育可以对情感进行规范和引导、提升,让人能够“文化地”“高雅地”表达情感,约束情感,防止情感走向粗暴野蛮和偏狭极端。另一方面,审美教育能够激发并引导那些被工具理性所压抑和异化的人的情感。我们知道,过度的理性化和强大的体制力量往往导致人失去情感能力,变成干瘪枯燥的“机器人”“体制人”“工具人”“单面人”“扁平人”。而审美教育,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让人回归完整的人,全面的人,有趣味的人,有意思的人。
审美教育在情感与理性、心理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创造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最佳的平衡。正如《礼记·乐记》所言:“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发出声音不是人的本事,其他动物也会;但把声音变得“文”化,成为能表情达意的复杂的符号,这是人才有的能力。而人的这种能力正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所以孔子特别推崇“先王”,因为他们“制礼作乐”,创造和制定一套培养教育人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亦即所谓六艺,其中最重要的是礼和乐。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本人也是一位艺术大师,有着极高的音乐才华,既能演奏,也能欣赏。传说他在齐国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一首乐曲的威力如此之大!他流浪到卫国时,有一天在屋里击磬,一个路过的“布衣”——也就是草民——从他的磬声中都感知到了他心有所不平。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乐”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二、作为生命教育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说审美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
我们知道,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种非常偶然的现象。我们是偶然间来到这个世界的,是被“扔入”这个世界的。生命的诞生是偶然的,死亡却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我们的来,我们的存在,并没有必然性。我们并没有必然的理由说这个世界上一定会诞生某个人,无论他是伟人还是凡夫俗子。但是我们的结局却是可以确定、可以预见的。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向那个终点,那个唯一的、可见的死亡之终点。生命还非常脆弱。偶然来到世间的我们并不一定会走向终点,而有可能是中道崩殂,英年早逝。生命就像一首交响乐,有起点,有呈示部、展开部,有结束部。但也可能中途琴弦绷断,从而中止乐曲的演奏。
那么这是否说生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呢?如果说生命的诞生只是一个偶然,它的结束却又是必然,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正因为生命是一次性的,是偶然的,才衬托出我们的独一无二,才显示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是不可取代的。正因为人是种种机缘巧合才能够诞生出来,诞生出“这一位”,这独一无二的一位,所以每个人的生命才都值得珍惜。所谓“这一位”,就像恩格斯所说的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就是这位独此一人、不可取代、无法更改的“一”。他是他自己,又是一种典型,因而同时他身上又带有普遍的人性。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由此,生命才值得珍惜。
因为生命是种种机缘巧合才会诞生,它就不是工厂的流水线,就不能是事先计划好、做好安排的。一个工厂,它要生产什么产品都是事先计划好的。可能产品还没有出厂,人们的愿望中、想象中已经可以看到产品的模样,了解产品的功能。而且人们还可以有计划地对这些产品进行批量生产。生产多少,什么时间生产,产品往什么地方销售,等等,这些都可以事先做计划。产品的外形可以一模一样,它们的功能也一模一样,但是人不一样。人类的诞生需要诸种条件完备。事实上,我们知道,从类人猿到现在也不过十来万年的历史而已,而地球却已经存在了45亿年。可见,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人的,甚至是没有生命的。换一个角度,站在生命和人类的立场,我们可以说这是在为生命、为人类的诞生做准备。由此也可见,人作为地球上最富有智慧、最有灵性和创造力的生物,是独一无二的。落实到每一个个体身上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经过非常严酷的选择,需要爸爸妈妈有强壮的身体,有愉快的心情,要有各种主客观条件。出生之后还需要精心呵护,因为人类幼崽跟小动物不一样。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就会走路,而是要经过父母在漫长的时间中耐心仔细周到地看护照顾,才能够顺利成长起来。我们知道,从前医学条件不好的时候,人类婴幼儿的成活率是很低的,人类的寿命也很短。婴儿能够出生,却很难长大。而且,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意外,罹患各种疾病。
但同样还有一个事实是,经过地球漫长的准备才诞生的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宇宙中最美丽的花朵。生命本身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世界有了人去感知,才能呈现出五彩缤纷、五色斑斓之美。审美教育正是要启迪人去发现、感悟、品尝、领会生命的美,生命的伟大,生命的高贵。人作为一种高级生命,应该学会敬畏生命,因为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各种主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诞生的奇迹,所以人不能不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有一位作家,小时候一场大病让她不幸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变成了重度伤残人士。但是,在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的不懈努力下,这位作家学会了用双手去触摸和感知世界,由此而去感受生命,并且迸发出对于生命的无限的激情。作为一个丧失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的重度伤残人士,她对于生命的感受却格外敏锐。她去一趟森林,能够发现我们这些五官健全、视觉良好、听觉敏锐的所谓正常人都未能发现的生命之美。各种植物不同的外观和形状,不同季节绽放的花儿,每种花儿开放时的不同芳香……她由这些现象中感受生命的奇迹与珍贵。这位姑娘就是著名作家海伦·凯勒。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遗憾地写道:
最近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来看我,她刚刚从一片森林里远足回来,我问她观察到了什么,她答到没什么特别的,如果我不是习惯了听到这种回答,我可能不会相信很久以来确信能看得见的人,却什么都看不到。
作者这个看不见的人,却看见了许多东西:
我自己一个不能看见东西的人,仅仅通过触觉都能发现许许多多令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感触到一片树叶那完美的对称性,我用手欣喜地摸过一株银白桦那光滑的树皮,或一棵松树那粗糙的树皮。
虽然看不见,也听不见,甚至也说不出话,海伦·凯勒却能够感受森林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不同的样貌,不同的韵味:
春天我摸着树干的枝条,满怀希望地搜索着嫩芽,那是经过严冬的沉睡后,大自然苏醒的第一个迹象。我抚摸过花朵那令人愉快的天鹅绒般的质地,发现它那奇妙的卷曲,它们向我展现了一些大自然的奇迹。有时我很幸运,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时,还能感受到一只高声歌唱的小鸟愉快地颤抖着。有时,我十分快乐地让小溪冰凉的水穿过张开的手指流淌过去。对我来说,一片茂密的地毯式的松针或海绵一样的草地,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更受欢迎。对我来说,季节的轮换是一部令人激动而永不谢幕的戏剧,这部戏剧的情节是通过我的手指间表现出来的。
可见对于我们来说,只要用心去感受,去体悟,就能够随时随地发现美。那么具体怎么做呢?一方面,要经常回到大自然,去看自然的四季变化,听流泉鸟语,闻花香草芳。用我们的脚去淌一淌小溪,踩一踩鹅卵石;在森林里深深呼吸新鲜的空气,在大海边欣赏潮起潮落、日出日落……另一方面,要阅读、欣赏前人的艺术杰作。阅读不是对于文字的接受,不是去背诵一些美好的句子或段落。阅读,是读者跟作者的对话,是读者跟作者的心灵的交流。当你阅读一部杰出的文学、哲学或历史著作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著作蕴含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意志甚至欲望。作者把他对于世界的认知,他的灵魂感受,他的精神境界,总之,他的所感、所思、所想、所知,通过文字表达、呈现出来。因此阅读一部杰作就是对于他人经验的借鉴,是对于他人领悟的再领悟。
因此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古今中外那些杰出的不朽的经典,那都是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我们生活在21世纪。21世纪的我们有太多的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海量的文学经典和艺术杰作,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文和科学著作。这是我们的幸运。
三、作为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
说到阅读经典,欣赏艺术杰作,这便涉及审美教育的第三个维度,这就是艺术教育。应该说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或手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情感表达,是人类心灵的一种创造,或者说是人类精神的创造,而且是在人类的精神创造中最绚烂、最璀璨、最有魅力、最能够浸润心灵的创造。艺术比哲学更为形象,更直观;比宗教更讲道理,更诉诸积淀了理性的感性。人类,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艺术的活动。到今天,虽然就像黑格尔所说,艺术不再是人类精神最重要的呈现形式,但是它依然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需要。人们需要用艺术去滋润干涸的心灵,去反抗或者说纠正工具理性对于心灵的异化,去摆脱工具人、机器人、社会人、单面人等处境。
那么,艺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为什么艺术可以在一个工具理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让人从中解放出来,摆脱这种工具理性的控制,摆脱人的异化状态,从而保持本真的心灵,保持自己对于世界的鲜活的感受,或者说对于情感、美、生命这些珍贵的东西的敏感性呢?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也就是说,首先,艺术是人的一种情感呈现;其次,这种情感呈现不是无序的或者混乱、粗鄙的,相反,这种情感呈现在艺术里,显现为一种雅致的形式,或者是震撼人心灵的形式。艺术教人摆脱那种直接的、庸俗的或者是粗鄙的表达,它让人学会“文化地”“高雅地”表达情感。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言,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是一种自由的形式。
前面我们说过,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是要教育人去体察人的情感,去热爱生命。但是如何去体察情感、热爱生命呢?其中一个重要的中介或者途径就是艺术教育。早在20世纪之初,我们的先贤梁启超先生就曾经对于艺术对情感教育的作用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说: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住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因为他有那么大的权威,所以艺术家的责任最重。为功为罪,间不容发。艺术家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就该知道:最要紧的功夫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挈,向里体验。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它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
比如,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经历,绝大多数人到了青春期会春心萌动。正如歌德所言,哪个少女不怀春?谁家少年不钟情?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谈个恋爱,其语言之贫乏,表达之苍白,有时候看着都让人着急。但实际上,在中文中表达爱情的诗歌数不胜数,表达感情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比如《诗经》,里面表达爱情的诗篇极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我们最熟悉的可能还是开首之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表现爱情的诗篇不胜枚举。“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下面这一段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
不,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给我一些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不是根据习俗规则,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在跟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对话,就好像我们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生来就平等!
这是电影《简·爱》里女主人公简·爱对男主人公罗彻斯特的表白——其实也不能称为表白。家庭教师简·爱发现她爱上了男主人公罗彻斯特,但是男主人公却有妻子。她发现这个事实以后伤心失望、自怜自伤,还有对自己和罗彻斯特的生气、愤怒。种种情绪堆积,终于爆发,然后就有了这一段著名的台词。这段话表明,电影里的女主人公深爱男主人公。她爱得深沉、坚定,但也爱得绝望。因为她不想做男主人公的附庸,她首先要求的是自己要有独立的人格,要能够跟对方站在平等的地位,进行平等的对话,而不是像一个见不得光的小三儿一样,在晚上偷偷地溜过他妻子的房门去跟他约会。作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简·爱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电影形象。
所以多读书,读好书,多接触人类的艺术杰作,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表达,而且能够滋润和丰富人们的心灵本身。
艺术不仅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滋润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而且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发现自然美的多样性,感受造化之神奇,深度感悟和领略自然的绚丽多姿。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你多读一点书,下次看到自然的美景,比如说看到雨后的彩虹,你就不只会说:“好美哦!”甚至觉得这还不够,还无法表达你的喜悦与感动,于是就爆个粗口,由此充分显露出你粗陋的心灵。若你好好地读过我们的老祖宗的作品,这时你就可以脱口而出:“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这样,你的感叹就有了内容,有了质量,而不再是空泛的感叹词,更不是粗口的堆集。你的心灵真正感受到了自然那种神奇壮观的美,而这不仅来自眼前的美景,也来自你用优美的词藻对自己的心境的表达。
月圆之夜,你偶然抬头看到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如果你多读了点书,就不只会说:“哇!今天的月亮好圆啊!好漂亮啊!”翻来覆去只是几个叹词。你的头脑中会涌出很多诗句,它们似乎自动从你脑海中跳出来,你张嘴就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假如你这时候恰好站在水边,你甚至可以假装深沉地追问一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类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这时候便会成为一种真实而迫切的追问,逼迫你去思考,去反思。由此,你的假装深沉便成了真正的深沉。你看,这样一来,你的情感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敏捷,思想更加深刻。是不是这样?
艺术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创造,它本身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因为艺术所创造的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因此,掌握、运用它能够使人脱离庸俗,脱离实用功利,使人变得纯粹和高尚。
那么,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是什么意思呢?按照我们中学时候所学的哲学,形式是质料的外壳,是内容的外形。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是这样的吧?但是,这几句套话真的让我们理解了“形式”的涵义吗?显然,这种说法不仅没有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而且让我们更加迷惑。这个问题说起来复杂,仔细一想却也简单。所谓形式,它就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样态。形式不是质料的外壳,不是内容构成的外形,而是物本身的存在样态。举例来说,人的身体由皮肤和皮肤之下的血肉、骨骼等构成。你可以把皮肤看成形式,而皮肤之下的就是内容。皮肤是人体显现在外的一面,是外观,而血肉与骨骼等是皮肤之下的“内容”。人的体型、体态、形象等的确取决于其骨骼等“内容”,而皮肤显现出来的外观只是“形式”,皮肤的色泽、质感可以决定人的外观看上去美或普通。但是,我们能说,是骨骼、血肉“决定”了皮肤,而皮肤“反作用于”骨骼、血肉吗?能说骨骼、血肉可以离开皮肤,而皮肤离不开前者吗?显然,我们不能这样说,对不对?所以,就像皮肤和骨骼、血肉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样,内容和形式也是有机整体,不能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刘勰说,“文”是与天地一同生成的,有天地的同时就有了“文”。这个“文”怎么体现出来呢?就体现在天地万物的形、色、象、声等方面。天地玄黄之“色”,方圆长短之“体”,日月星辰之“象”,山川峰谷之“形”……这些都是“道”的“文”,是作为万物之本体的“道”的存在方式或显现出来的外观、外貌、外形,亦即“形式”。所以,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其外显于人的形状、色彩、声音,都是其所存在的方式。所以这个“文”本身就是“道”存在的方式,就是“道”的形式。“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质料、内容。但是“道”与“文”本身就是交融一体的,是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的。
形式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与人有关,为人所了解、掌握的形式才是有意义的。能够为人所掌握并且运用的形式,便是自由的形式。
所谓自由的形式,是指人能够认识、了解、掌握并且能把它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形式。比如,一块石头,当它自在存在于世界时,虽然它有形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但它只是一块无生命的石头。它的形式是“死的”。但是,当原始人拿起石头敲击另一块石头,把它变得更为尖利、更适合于人作为工具或武器使用时,人敲击的过程和结果使得石头的形式初步具备了自由性。因为这样一来,石头中包含的形式就不再是外在于人的、与人无关的,而是能够被人掌握运用的,那么它就变成了自由的形式。这个过程便包含着美的创造过程。所以实践美学说,美是自由的形式。艺术便是人在掌握客观世界的形式规律基础上创造的新的形式,也就是克莱夫·贝尔说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无论是它的构图还是色彩,还是人物的表情,包括眼光所注视的方向、人物的坐姿或者是动态,都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人与周围环境之间,有一种愉快的和谐的关系,一种适宜得当的关系,正如贡布里希所言:“无疑的,这幅画美丽动人,人物美得令人欣羡,圣母凝视小孩的表情真是扣人心弦,但是只要我们看看拉斐尔的草图便知道,这些表情并不是最伤脑筋的,这部分轻而易举便达成了。他一再努力想要掌握的是人物间的得当平衡,是使整幅画面达到最和谐状态所需要的得当关系。”
从这幅画的草图来看,拉斐尔先后构思过多种人物的关系,对这三个人的结构进行过多次布局,一直到最后才形成现在这样一种完美的关系。
我们还是来看看贡布里希怎么说吧。“由左边角落的速写,可知他想让婴儿走开,再向后上方看着圣母;他试着将母亲的头部安于不同的位置,以适应婴儿的动作;随之决定将婴儿整个转过来,让他向上瞧着圣母;接着又另试一画法,引进了小约翰,但是不让婴儿看他,却叫他转头望向图外,然后再采用几种别的画法。最后,显然变得不耐烦了,把圣婴的头试过好几个位置。在他的速写里有好几页同样的素描,他反复研究如何能使这三个人居于最均衡的状态。”
但是这种构思的过程,在最后的成品里,其实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再看看他的成品,便会发现他达成他的目标了。画中每一个部分,好像都站对了位置,拉斐尔经过艰苦尝试所获得的姿态与和谐,似乎都自然天成,得之毫无费力。然而,叫圣母之美更美,叫婴儿之可爱更可爱的,就是此种和谐的作用。”
这种和谐与适当在每一件古典艺术品中都可以看到,每一件杰作都体现出艺术家在探索人物造型方面所做的艰苦努力。《米诺的维纳斯》《掷铁饼者》《拉奥孔》这三个雕塑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作品。《米诺的维纳斯》中,人物的表情与姿态完美地组成一个经典造型,趋于完美的S型曲线,真的是“增之一分则太曲,减之一分则太直”。甚至她断掉的胳膊都成为这个著名雕塑的不朽形象,许多艺术家都曾试图复原这两只胳膊,却没有一例成功的。似乎无论怎么设计还原,都会破坏现在这样一个残缺作品呈现出来的美的力量。这样一种静穆的力量,神性的力量,美本身的力量。就像黑格尔说的,它有一种沐神的宁静的光辉。
再如《掷铁饼者》。我们都知道,雕塑要表现运动是最难的。因为雕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更适合塑造那些静态的、在空间中陈列的物件,而不是描述一种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然而,这件作品的作者巧妙地选取了运动员的力量将发未发的一瞬间,就是朱光潜所说的最富于包孕的那一瞬间。因此,虽然这是一个静态的雕塑,我们却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动感,人物的这样一种造型使之充满了张力,就像一张被拉满的弓箭,下一刻就要离弦出箭。
《拉奥孔》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按照温克尔曼和莱辛的说法,希腊时代的雕塑有一种理想的美。这种理想的美不允许雕塑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呈现出某种丑陋的形象,不允许作品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不好的联想。但是,拉奥孔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它充满痛苦。故事发生于特洛伊战争的最后一年。特洛伊的大祭师拉奥孔识破了希腊人的阴谋,极力劝阻特洛伊人把希腊人的木马放进城里。这一行为触怒了支持希腊的女神雅典娜,后者就派了几条大蛇去绞杀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罗马诗人维吉尔在他的诗中描写道,拉奥孔放声大叫,他张开嘴,朝着天空大声哀嚎。还描述了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是如何被大蛇绞杀的:蟒蛇围着拉奥孔的颈脖缠绕三圈,在他的胸前也绕了三圈;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全身被蟒蛇紧紧地缠住。但是这个雕塑中,拉奥孔并没有像诗里说的那样张嘴大叫,而只是微微地张开嘴,好像发出了一声叹息。大蛇也并没有在他身上缠绕,而是从他的胳膊绕了一圈之后绕到了背后,露出了身体的前胸和大腿。包括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如此。之所以有这种区别,正是因为雕塑作为视觉艺术,就像温克尔曼和莱辛所说的,要尽量呈现美,塑造一种理想的美的范型,而不能让不美的形象出现在上面。当然,这里要顺便说一下,这是古典艺术的理念,这种理念在现代艺术中早已经被打破。
可以看到,无论是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还是这三个雕塑,艺术家们都各自找到了他们所要表现的题材或者观念的最佳表现形式。也可以说,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形式对于他们就变成了一种自由的形式,而不再是束缚他们或者是困扰他们的一种形式。
除了我们已经谈到的,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生命教育、艺术教育,它还是一种爱的教育。优秀的艺术作品,它总是能教给人以爱、责任、宽容,教人洞悉人性的同时保持仁慈和善良,而不会宣扬仇恨、暴力、恐怖等反人类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稍微地盘点一下古今中外那些最为优秀、最为杰出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什么题材,它们所表达的价值观都一定会是刚刚说的,教人以爱、责任、宽容、善良、仁慈等人类的优秀品质,对于恐怖、暴力、仇恨等负面的价值,这些作品一定会进行反思和批判,而不会把它们作为一种正面价值来讴歌。比如说战争题材。提到战争,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战争与和平》,还有比如说《飘》《九三年》《格尔尼卡》《内战的预感》,等等。我国古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无论中外,绝大多数战争题材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绘画,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现实处境不同,但是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思仇恨和暴力所带给每一个人,特别是亲历者的心灵的伤害,这种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永久性的。一场战争,对于一个民族的创伤,要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愈合。所以,那些叫嚣战争,动不动就宣扬要去打谁、跟谁开战的人,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一旦战端开启,那就是为祸苍生。大势之下,没有人能逃得开。像战争这样的国家机器,一旦启动,它就是一个绞肉机,无论你是哪一方,都是一场悲剧。一些手握权力的野心家、战争狂人、疯子,悍然发动战争,伤害的不仅仅是他所侵略的国度的人民,也是本国的人民。
回过头来说,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使人学会艺术地、高雅地表达的教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形式感的培养和训练。它也让人脱离低级的欲望和蝇营狗苟、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让你的心灵能够得到片刻的喘息,获得真正的升华。正如王国维所言:“故美术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蔡元培也说过,明月千里,人我共有之,可以无私与人共享,而不用独自占有。所以,艺术创作和欣赏,确实是带领人脱离低级趣味,脱离庸常生活而带领人的心灵走向纯粹,走向高雅,走向美与真、善。
四、作为形式美感教育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第四个方面,是形式美感教育。
前面我们说审美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一种情感教育,我们要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要学会欣赏自然,那现在就有了一个问题,是否所有自然都是美的?换句话说,是否自然就是美、生命就是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会有“风景名胜”和“穷山恶水”的区别?为什么有的生物明明是益虫,人却不喜欢它、讨厌它?比如癞蛤蟆,我们知道它对庄稼有益,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它美,我们看见它就会起一身鸡皮疙瘩,从心理上排斥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显然是因为癞蛤蟆的外观那密集的疙瘩让我们产生了抵触。那么,为什么我们产生这种抵触心理呢?这就涉及我们对于客体的外观形式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知觉。所以,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普及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使我们能够在面对某个对象时,大体上分辨出,这个对象是美的还是丑的,并一般性地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呢?或者换句话说,美是什么?丑又是什?如何辨别美与丑呢?
按照实践美学的观点,美是自由的形式。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形式问题,这里再从美学的基本原理上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论是从宏观的宇宙的视角,还是从中观的人类的视角,还是从微观视角来说,都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形式法则,比例、均衡、对称、节奏、韵律、秩序、大小、色彩……这些规律和法则,我们称之为形式规律和形式法则,它们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但是当它们只存在于客观世界的时候,当它们跟人无关的时候,它们便只是一种自在存在,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当这些形式规律和法则被人掌握,并且人能够自由运用它们去改造世界的时候,这些规律和法则就不再是与人无关的自在存在,而是有了意义,因为它们成了被人掌握和运用的自由的形式、美的形式。也就是说,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并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的自由形式便是美。实践美学认为,美是自由的形式。就内容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
这个听起来太抽象了是吧?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都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似乎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创构出来的,这个世界于人而言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和谐与美。举个例子来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布局是以太阳为中心,呈现出规则的椭圆形,各行星之间以及它们与太阳之间存在着某种黄金分割的比例。再比如说,我们稍微仔细地观察一下,也会发现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大多呈现出一些美的规律性特征。节奏、韵律、比例、对称、均衡、色彩、曲线、多样统一等,这些都是人们所谓的美的形式规律。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太阳运动的轨迹呈现出来的形状,是一个双螺旋结构,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轨迹也是如此。太阳系的模型、星云的模型呈现出来一个双螺旋结构,是不是很奇妙?甚至有些自然现象,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很奇妙的曲线、波浪、对称、双螺旋这样一些结构。比如,龙卷风。龙卷风是自然形成的,对不对?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气旋中看到很奇妙的曲线和椭圆的形状?而且这个比例非常完美,从中心到边缘,一圈一圈地放大,很规则,对不对?还有海浪,从中心向边缘呈辐射状席卷,构成一个完美的螺旋结构。我们再看植物。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在植物中存在着很奇妙的现象,比如说,很多树叶都呈现出完美的对称性结构。双螺旋结构在大自然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大家看有的植物的花茎,再看螺丝的纹路,是不是完美的螺旋形?在微观世界,构成生命的最基础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DNA,就是一个双螺旋结构,而这种双螺旋结构被认为是最美的一种结构和造型。
当然,作为自然的造物,人才是自然界中最美的作品。可以说人是到目前为止最美的一种生物,没有之一。人体的结构非常完美地诠释了美这个概念。我们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从这个雕塑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男人的美。强健的肌肉,对称的结构,完美的五官,匀称的身材。如果大家更详细地分析的话,可以发现这个雕塑体现了几乎所有人体美的规律和法则。再看安格尔的油画《泉》。这是一副女性的身体。在这幅油画上,我们也同样能看到上面提到的那些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但是作为女性形体作品,它的色泽和质感与《大卫》相比,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同的美感。它线条柔和,皮肤光泽,有着一望而知的优雅与柔美。很显然,男人的美和女人的美,它们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一个充满阳刚、强健与力量,一个呈现出柔婉、典雅与纯洁。用古典美学的话来说,男人的美偏于壮美,而女人的美偏于优美。我们再看列奥那多·达·芬奇为罗马时代的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所作的插图。列奥那多·达·芬奇在这幅画里,以他一贯严谨的、科学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以解剖学的精神呈现出人体结构,严格的比例、人体的对称性、完美结构,处处体现出来。
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问一句:世界对于人来说,为什么显得如此之美,如此和谐?如此美妙和谐的世界,是不是某种大能的神的创造?或者说是某种意志作用的结果?宇宙是不是由某个全知全能的大神按照完美的目的构建出来的?否则它们怎能如此之美妙,如此之和谐?包括我们人类自身,难道不是神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吗?如果不是,人体为什么如此完美?
当然不是。
作为无神论者,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所谓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这个世界、这个宇宙、这个地球,它就是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结果。它看起来好像呈现了某种目的性,因为它处处符合人对美的判断。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目的性,而是一种如康德所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恰恰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了外在世界,另一方面改造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结构。这种改造的结果,就使得一方面,外在世界更加符合人类的目的,我们所在的星球能够让人类更加方便舒适地生存和生活,对于人来说呈现出来一种合目的性。这是对外在自然的改造,实践美学称之为外在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在改造外在自然的同时,我们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也得到了改造。在漫长的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的双手脱离了动物的状态,变成可以自由地握取、操作和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双手,我们的大脑变成能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并具有自由意志,自由直观和自由享受的认识、伦理及审美结构的人类的大脑。而我们的心理,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类的美感。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人类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结构都逐渐地脱离了动物的直观的束缚,而变成了自由的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产生了人性能力和人性结构。其中包括自由直观的认识能力、自由意志的道德能力和自由享受的审美能力。这是内在自然的人化。这样一来,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那些形式规律和法则,不再是与人无关的、外在于人的客观法则,而是被人所掌握,而且能够到处运用的一种自由的形式,一种主体性的形式力量,一种实践性的可以改造世界的形式力量。
这种被人所掌握和运用的自由的形式便是美。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句名言的真正的哲学含义。
审美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培养人类个体掌握和运用形式美的法则的能力,从而把广泛存在于客体世界的形式规律和法则变成主体可以运用的形式力量。从心理层面说就是培养出人的形式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教育也是一种形式美感的教育,是培养人感知和创造形式美的造形能力的教育。所谓感知和创造形式美的造形能力,可以包括实践方面,也可以包括艺术创造。事实上,艺术创造能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教育,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对艺术杰作的观赏、临摹、反复体味,培养教育对象对于形式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比如说,通过绘画学习色彩、线条、结构、比例、对称等形式规律;通过音乐学习和掌握声音、旋律、节奏等形式规律;通过阅读诗歌、小说培养语感和艺术感。
五、作为自然教育的审美教育
最后我们还要提示一点,审美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自然教育。
我们常说,人是自然之子。人类社会诞生之初,在农业社会,农业时代以及之前,人作为自然之子,跟大地、跟大自然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一种内在的关系。人跟自然之间就像有一条脐带连接着,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的生命源泉、人们的习俗与社会法则,基本上都是按照自然的节律来建构和展开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多神话传说以及节日都跟大自然相关。人们感恩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感恩自然产出食物,让人们得以延续生命。所以春天有春之神,秋天有丰收节。人们量入为出,小心地维持着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维持着人和这颗星球及大地之间的一种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人类的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创新与发明,使得人类脱离了自然,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人们脱离了自然环境,聚集在一起,改变了生存方式,从旷野走向都市,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朴实无华的自然文明走向完全由人创造的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因此,人和自然之间的血肉相连的关系被割断了,人总是试图去挣脱自然的母体而独立,甚至狂妄骄傲地宣称人是宇宙的中心,把自己抬到了超越一切其他生物种类,甚至超越所有的客体的地位。人膨胀了,僭越了。
这种膨胀与僭越带来了后果。这种后果已经开始呈现。各种生态灾难频繁发生。空气污染,大地污染,水体污染。很多城市发生下沉。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当然,这里有些是自然本身运行所带来的结果。但是人类无度的开发、过度的开采,难道不也是诱因之一吗?
恩格斯早就有警告,我们对于自然的每一项胜利,自然都以它的方式向我们进行了报复。所以人类征服自然、干预自然是有限度的。为什么会诞生生命伦理学这样一门新兴学科?正是因为人必须对生命心存敬畏,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生命是自然的奇迹。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似乎已经掌握了许多生命的密码,甚至能够通过基因编码对生命进行重组,但是这种重组的后果不是人能够承担得起的。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所有的探索都还处于试验阶段,而这些试验实际上已经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试验也必须谨慎。
自然教育是要重新连接起人与自然之间被割断的脐带,让人学会感受自然之美,尊重自然,不要试图僭越,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上帝的位置。人就是人,人是自然之子,我们得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自然对于人来说是一个无比神奇美妙的世界,自然之美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命运的恩赐,因此人要学会珍惜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感恩自然对我们的馈赠。
所以在今天,实践美学不但讲自然的人化,更提出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要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亲密相处中,让人们的心理皈依自然,回归自然,学会跟自然和睦相处,和谐相处,并且感恩自然,敬畏自然。这就是实践美学所说的人的自然化以及自然的本真化,同时也是实践美学建立新的审美形而上学的目标。
注释:
[1]本文根据作者2021年9月27日在西南大学做讲座的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