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古树保护复壮技术
2022-04-16赵小青
赵小青
(当涂县林业局,安徽 马鞍山 243100)
枸骨(Ilex cornuta)系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当涂县1株枸骨树高9.4 m,胸围776 cm,冠幅16 m×16 m,2012经鉴定树龄为500年以上,属二级古树,该科属古树在安徽省较为少见。树冠形如巨伞,主干两枝如同连理,紧紧依偎,当地人称之为“夫妻树”,令人叹奇。2018年笔者在进行县域古树资源调查时发现该古树树叶较少,颜色发黄,树势呈衰退状态,即对其进行观测,分析树势衰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复壮,效果明显。
1 古树衰弱原因分析
1.1 通风透光条件差
该古树处于当涂县大青山脚下万山村民组的一片平地上,东边有高大的杨树,南边有房屋遮挡;部分主干腐烂干枯,树枝上附有当地老百姓于节日期间悬挂的祈福带等;内膛通风、透光条件差,具许多徒长枝、纤弱枝、内膛枝。
1.2 生长环境不佳
该古树处于平整地带,到了梅雨季节,多余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导致部分根系因水淹损坏或死亡。同时,地表根系处无植被覆盖,夏天直接曝晒在阳光下,造成吸收根所在的土层温度过高,影响树木根系的正常代谢,导致根系生长缓慢或停滞。
1.3 根系周边土壤密度大
该古树生长在国家AAAA级景区——大青山景区内,此处连年举行太白国际吟诗节、桃花节等公众活动,游客量大,加之有些游客不自觉在古树周边游玩,踩踏土壤,长年累月造成古树根系周边土壤板结,根系伸展困难。据测定,古树附近踩踏严重的地方,表层土壤比重在4~5 g/cm3,严重影响了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1.4 土壤含盐量高
由于该地旅游业的兴起,农家乐不断涌现,大量餐饮、生活污水直接经地表径流渗漏至古树周边,致使古树根系处土壤含盐量高(1.9 g/kg),严重影响古树的生长发育。
1.5 病虫害较严重
受树势衰退影响,古树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经过笔者连续观察,古树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蠹虫、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煤污病、白粉病等。
2 古树复壮措施
2.1 营造适宜古树生长的环境
首先,拆除和采伐影响古树光照吸收的房屋、高大杨树,改善古树透风透光条件。其次,清理树上悬挂物和周边地面上的杂物。再次,在树木四周挖宽50 cm、深60 cm、长50 m的排水沟,结合村庄管网铺设,最大程度阻止农家乐的污水排向古树生长区域。最后,在枸骨周边,种植多株同科植物(冬青、枸骨幼苗),营造适宜古树生长的环境;在古树根系处覆盖草坪,增加根系土壤保水率,促进树木健康生长。
2.2 修复主干、主枝
在保持树冠完整的前提下,采取分类施措修复古树主干、主枝。剪除古树徒长枝、纤弱枝、内膛枝;对于木质部完好的枝干,先涂抹防腐剂,再用桐油覆盖,防止腐烂;对于木质部腐烂不多的主干、主枝,主要是清除腐烂部位,涂抹防腐剂;对于木质部严重腐烂的主干、主枝,在清除腐烂部位后涂抹防腐剂,最后用水泥填充;对有侧歪隐患的主干、主枝及时设立支撑保护设施,防止因自身重量或雨雪因素造成倒伏或折枝。
2.3 增加土壤通透性
在古树投影范围内增设一个环形围栏,悬挂古树铭牌,明确古树保护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并在该牌上明示严禁在古树周边进行人类活动,减少人类活动对古树生长的影响。为改善古树根系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微生物活动环境,一是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增铺一层疏松肥沃的土壤,厚度10~15 cm,再覆盖一层经高温处理的碎树皮;二是在古树四周,离根颈外围3~5 m处,斜埋几根口径8~12 cm的PVC管,长度1.2~1.6 m,管壁打孔,外包麻绳。
2.4 合理施肥
利用当地杨树多的资源,收集杨树自然落叶,用60%腐熟落叶和40%半腐熟落叶混合,加入锌、锰、铁等微量元素配制生物有机肥。每年冬季,穴施农家肥50 kg和自制生物有机肥60 kg。每年3~4月,用尿素10 kg、过磷酸钙5 kg、硫酸亚铁3 kg混合,环状施肥,施肥后立即浇一次透水,提高肥效。
2.5 加强病虫害防治
2018年7月对古树进行打孔注药,注射杀虫双、甲胺磷等内吸性农药3~5 mL,并用菊酯类药物喷洒古树叶片。2019年新叶展开时,用25%的粉锈灵1 500~2 000倍液可湿性粉剂、75%的氧化萎锈灵3 0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当年观察古树病虫害基本得到控制。之后每年春天、夏天各喷1次波尔多液,冬季将树干涂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由于古树抗性差,易受病虫害的侵蚀,要求有关责任人定期对古树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3 结语
通过3年持续性的管护,古树根系处土壤含盐量下降至0.9 g/kg、容重为1.6 g/cm3。古树的叶片颜色明显改观,由复壮前的黄绿色变为墨绿色,新梢长度和数量、冠幅均有较大增长,其中新梢长度由复壮前的0.8 cm增加至1.3 cm、冠幅由11.9 m增加至12.8 m,枯死枝条大幅减少,复壮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