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民族团结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

2022-04-16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大学生

章 健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河北 承德 067000)

在当今时代下,大学生作为思想教育的主体,需要对其进行民族团结思想的普及。并且依托大学生团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因此,在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极其必要的。但是,目前高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针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不断深化。

1 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值得高校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党为核心,领导民族团结工作。以大学生为核心,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之能够在未来的工作时,投入到民族团结的工作当中。同时,需要在中国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上,将民族团结的思想筑牢于思想体系当中,使中国各民族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关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指导下持续推进相关的法治建设。

2 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新时代基于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学生需要了解民族团结以与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摆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以民族为基,培养学生对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使各民族同学在学习过程当中增加深厚情谊,从而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让爱国主义侵染学生心灵[1]。

2.2 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聚居状态是极富历史渊源的。在新时代历史潮流激荡的过程当中,各民族之间共同体意识也越发明显。而大学是一个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环境,不同民族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交流。因而,在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能够有效强化学生民族团结观念的重要举措,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2.3 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对于民族团结就极为重视,是中国极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校内学习时,在交流过程中,从需要、习惯、风俗等方面,就能够挖掘出不同民族所具备的不同特点,从而了解到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都有其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文化,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加强民族教育,有利于各族人民强化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使各族人民都能够积极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4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大学生在大学课堂接受到民族团结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并且以此为基础,与各民族同学都能够友好相处,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当中,也能够其他民族的同胞共同奋斗。从而能够使学生系统的了解维护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方法和意义,让学生能够认真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架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

3 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教育规划缺乏科学性

就当前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而言,在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上都有所欠缺。教育模式过于松散,理论内容较为浅显。在课堂上向大学生传递民族团结等思想,未能够以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而使得在高校当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较为困难。没有合适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规划,在具体工作当中,也无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导致民族团结教育出现问题。

3.2 教育实施缺乏持续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当中,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未能形成持续性的联动,而导致教育效果为能够凸显出来,在教育实施的过程当中存在中断的现象[2]。以此,致使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学校对于该项教育的体系也没有进行优化与完善。

3.3 教育结果缺乏实效性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堂当中,对于课堂教育效果的直观体现,是以期末成绩单与教师评价为根据的。而通过试卷答题和理论论述等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基础,但是未能够将其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民族团结教育只存在于书本之上,而未能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

4 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教育渠道相对单一

学生能够接触到民族团结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思政课堂进行学习。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学生众多,讲解方式上就略显单一。只能够借助平铺直叙、漫灌式的理论讲解方式,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导致教育渠道相对单一。

4.2 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讲授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时,只是针对我国民族概况进行笼统概述,并针对各族较为突出的风俗习惯进行着重讲解。以反分裂和反渗透的教育思维进行课堂教学,未能够将传统的文化知识、艺术瑰宝等方面的成就融入其中。使学生觉得这类课程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5 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选择

5.1 发挥课堂教育教学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通过思政课堂进行民族团结理论讲解,并列举多项案例以示证明。将思政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之能够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民族团结思想深入人心。

5.2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

在高校内举办校园文化节活动,以多民族文化交融相关活动主题,让让各个民族的同学,依托自身民族,挖掘民族当中最为特色的食物、服饰、风俗、故事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上进行交流。同时,可以以社团组织为单位,让学生就某一民族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探究[3]。长此以往,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语言等,以此为基础打造民族团结的基石。

5.3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方式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可以通过影片宣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经典历史故事。同时,依托互联网,创设“互联网+民族团结”的网络平台,使各族学生都能够依托该平台宣传本民族文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从而尊重他族文化,建立民族团结的思维意识。

5.4 健全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

民族团结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因而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通过2~3年的理论课程学习,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考评、测评方式,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依托党组织、团组织、学生组织以及社团组织等部门,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4]。

6 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进行课堂理论传授是极为必要的。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团结教育思想为基础,能够拓宽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打造各民族共同体,切实强化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观念,使之能够与各民族人们友好相处,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大学生
我们的民族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多元民族
大学生之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