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密室逃脱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
2022-04-16杜江
杜江
(江西省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 江西宜春 336000)
密室逃脱类场所是指在有限空间场景内进行真人逃脱、剧本杀、情景剧类活动的场所。经营者为了增强体验感,利用隔断,建造光线较弱的狭小、密闭的空间,大量使用音响、电子设备、游戏道具等电器,使用塑料装饰品、布艺品等可燃装饰物,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逃生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急需解决,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1 场所存在的火灾风险和隐患
1.1 明火源风险存在
由于此类场所人员流动较大,加之缺乏有效管理,场所内员工及顾客违规吸烟、随意丢弃未熄灭烟头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为了更好地增强体验感,在各类剧情中掺杂使用明火源、蜡烛、烧纸及焚香等;在布景施工时,进行电气焊、切割等明火作业,明火源风险突出。
1.2 电气火灾风险较大
该类场所因场景及剧情的需要,大量使用电气设备,甚至存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且受游戏进展的影响,会反复启停,容易出现短路、过负荷、漏电和接触不良等现象。此外,为节约经营成本,部分经营业主未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敷设电气线路,存在电气线路未穿管保护的现象,且受场所和成本限制,容易产生电气线路老化、绝缘保护层破损的现象;还存在电气线路、电源插座、电气开关敷设在可燃材料上,插头与插套接触处松动,受装修时线路影响,在增加用电设备时,采用多个插排延长线路,将设备连接,容易发生过负荷或接触不良的现象。仓库内使用的照明灯具不符合要求,且灯具未按要求安装防护罩。此外,场所内使用的电气设备等未与可燃材料等保持安全距离,有些甚至直接将道具、可燃物品堆放在电气线路上或者插座旁边。有些场所大厅设置在一楼,员工很容易将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平衡车推进场所内进行充电,更有甚者将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带进室内充电,电气火灾风险较大。
1.3 易燃可燃装饰多,火灾荷载大
多数密室逃脱场所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布景。为了更好地获得体验感,在房间内大量使用可燃材料,包括模型道具、木制品等装饰材料,道具仓库内大量堆放易燃可燃服装道具,违规储存氢气罐、煤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空气清新剂、杀虫剂、彩带喷雾发泡剂等未安全存放、使用。并且涉及农村主题的,会在地面上放置大量稻草;涉及老旧住宅的,会增加很多木质结构等,导致密室逃脱场所单位空间内易燃可燃物较多,增加了火灾荷载。
1.4 防火分隔不到位,容易造成火灾蔓延
此类场所防火分隔几乎为零,场所在设计装修时仅考虑场景需要及成本控制,未针对防火分隔进行设计,不同房间及不同场景的分隔大多采用石膏板、木板,达不到阻燃效果。此外,大部分密室逃脱类场所租赁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写字楼等场所,均不会与其他区域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严重威胁其他区域的安全。
1.5 人员疏散困难
此类场所所有的设置在地下室、人防工程,安全出口不足。有的因剧情需要将安全出口封闭,同时疏散通道被各类道具、物品占用、堵塞,部分通道需爬行通过,甚至有些会设置电子门禁,着火时无法正常打开。场所为营造氛围设置的黑暗环境、暗门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有的顾客长时间沉迷情境,疏散反应能力弱,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安全疏散。场所内为节约空间,疏散通道宽度严重不足,安全出口数量较少,严重影响人员的疏散逃生。受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的影响,大部分场所未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或者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足,甚至即使设置了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也被各种物品所遮挡。为了营造黑暗的环境,场所大多未设自然窗,或者将自然排烟窗封死,更别说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了,场所内的易燃可燃物产生的有毒浓烟无法排出室外,对人员疏散逃生造成极大的障碍。
1.6 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较差
此类场所经营者大部分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装修,同时也不会重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些直接交给店长之类的管理,自己从不参与场所的经营管理工作,更别说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了。店长及工作人员多为年轻人,人员流动性大,暑期工及临时工成分居多,往往不重视消防安全培训,仅进行游戏进程及NPC 扮演、经营方面的培训,大部分甚至跳过培训阶段,直接参加工作,没有消防安全意识或者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和扑救处置初期火灾。
1.7 消防设施配置设置不合理
此类场所为满足游戏场景的布置,在改造装修时,会结合场景要求,将原有房间分隔成多个小房间。在改造装修时,根本就不考虑消防设施的改造,仍使用原有设施,像火灾探测器和喷头,有些设置直接被设置在吊顶里,完全发挥不了作用。此外,为加强游戏体验感,场所均是封闭的房间,大多未设置排烟设施,即使原有的设施也因改造后严重影响排烟效果,有些单独设置的场所基本无消防设施,甚至连最基本的消火栓、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都没有,仅配备有灭火器。
2 密室逃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及检查指引的通知》,各省市只能结合该通知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笔者咨询当地文广新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教育体育局和公安分局等部门,均被告知此类场所不属于自身行业部门的监管职责范围内。当前,密室逃脱类场所属于新业态,尚无规章明确此类场所需办理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此类场所如果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对歌舞娱乐场所的要求来设计,其中,所在楼层、使用的装修材料、消防设施、安全疏散及避难等要求将会对密室逃脱类场所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甚至现有的密室逃脱类场所基本都达不到要求;若仅按照一般场所的要求设计,其特殊功能设置将导致人员疏散困难,在安全疏散、消防设置配置设置等方面容易形成先天性的火灾隐患,且后期整改难度大。
3 密室逃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3.1 明确监管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管理,上级部门应明确此类场所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公安还是文广新,要从申报营业执照、装修改造、投入使用等环节实行全方位多要素的闭环管理,确保不留盲区。此外,密室逃脱类场所应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1号)要求,开展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和备案抽查工作,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同时,要充分借助消防安全委员会平台,调动行业部门积极性,开展联合检查,并且要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街办社区人员的优势,结合综治、创文等工作,将此类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中,努力实现群防群治、综合管理。
3.2 制定行业标准
结合密室逃脱类场所实际,建议住建、消防等部门联合制定符合实际的密室逃脱类建设和管理标准,让经营者和监管部门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是场所选址、设置及防火分隔应符合标准。密室逃脱类场所作为经营性场所,不应设置在居住建筑内,形成三合一场所。当其设置在公共建筑内时,应按照防火分隔的要求,采用符合要求的楼板和防火隔墙进行分隔,不得使用密度板、石膏板等材料。同时,场所内的不同主题之间、同一主题内的不同房间也应进行防火分隔[1]。
二是安全疏散及避难应符合要求。密室逃脱类场所应按要求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安全疏散设施,同时,场所内的疏散通道应按照百人疏散宽度要求设置,总疏散宽度及安全出口数量、安全出口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要求。密室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2]。不同主题的房间内部应设置应急照明,既不影响游客体验感,又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照度,满足疏散要求,同时要配备逃生面罩,按照最大容纳人数进行配置。此外,对密室内设置的在平常状况无法正常打开的机关、电子门锁、密码锁等,应选用在紧急状态下可以打开或者断电自动打开。
三是装饰和装修材料应符合要求。密室逃脱类场所不宜选用易燃可燃装修装饰材料,不应选用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材料[3],特别是聚氨酯泡沫,在进行防火分隔时,杜绝使用泡沫彩钢板。为增强游戏体验感时,选用木质道具、布艺装饰等材料,应采取阻燃措施,提高耐火等级。此外,涉及具体主题时,在内部不应放置和悬挂过多可燃物,如稻草、木质结构、布帘等。
四是配置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设置、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内部装修改造时,原建筑无消防设施时,应根据规范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如室内消火栓、软管卷盘、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原有的消防设施也不应被拆除或者遮挡,在改造的同时,应核查现有消防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每个游戏主题密室需设置不少于2 具灭火器,面积超过保护范围的,需增设灭火器。此外,密室逃脱类场所为提高游戏体验感,大部分将自然排烟窗封闭,因此,结合场所面积和主题实际,增设防排烟设施,未设自然排烟窗的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4]。未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场所,建议安装NB-IoT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探测器和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五是用电设施设备应符合要求。密室逃脱类场所应选用合格的电气设备产品,包括电气线路、空气开关、插头插座等。场所应建立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电气线路的敷设和安装应符合要求,不得随意私拉乱接电线[5]。在密室内或者公共区域,禁止使用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电气线路不应直接敷设在可燃材料上,必须穿管保护,电气设备、用电开关、照明灯具等不应靠近可燃物,如必须靠近时,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营业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电气线路开展巡查检查,禁止长时间超负荷运行。要安装智慧用电设备,通过远程监控和自动处理,提高电气故障火灾的防范率。
3.3 加强管理,落实主体责任
要明确法人、经营业主和店长、员工等各自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场所租赁使用单位与产权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防火巡查、检查制度,对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必须落实专人值班,且值班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同时落实控制室值班制度,做好消防控制值班记录登记。落实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培训和疏散演练,从而让员工熟练掌握组织疏散逃生及扑救处置初期火灾的能力。由具备从业条件的机构和执业人员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测[6]。
3.4 加强排查检查,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行业部门要加强实地排查检查,重点针对以下方面:法定代表人、经营业主和店长等人是否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是否知晓本场所的重点部位和突出风险;场所内员工是否掌握本场所火灾风险和消防安全常识,是否掌握应急处置程序措施和组织疏散能力;场所是否公开承诺消防安全,承诺内容是否属实;核查防火巡查、检查记录真实性,核对登记火灾隐患是否整改;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场所主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保持畅通,是否存在占用、堵塞、封闭,是否违规采用聚氨酯泡沫等可燃材料进行装修和改造;是否违规采用泡沫彩钢板进行布景、用房搭建和室内隔断等现象。进行全方面彻底的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5 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现场模拟火情并拉动演练,测试场所与所在建筑消防控制室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通信联系。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和监控室值班人员熟悉自身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处置,通知其他员工和组织顾客进行疏散逃生,并开展初期火灾的扑救。开展灭火和疏散全要素演练,在演练时,必须实地测试检测场所的密码锁、电子锁,通过监控室一键启动全部开锁或者断电自动打开。场所内员工熟练掌握灭火器、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反应,并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顾客疏散逃生。
3.6 创新监管模式,大力推广物联网的使用
在进一步加强密室逃脱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中,结合场所员工少、火灾风险大的因素,大力推广智慧消防物联网的运用。要将自动消防设施、消防水系统、智慧用电等纳入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报警等,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发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密室逃脱类场所存在明火源、电气火灾风险、可燃物荷载大、人员疏散困难等多方面的风险隐患,一旦发生险情,将造成群死群伤等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警惕。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培训演练、创新监管模式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管理水平及能力,切实提升火灾防范水平,给人民群众更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