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历代方志全书》专家简评

2022-04-16朱玉麒孟彦弘张廷银

江苏地方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历代方志江苏

◎朱玉麒 孟彦弘 张廷银

朱玉麒(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研究分会副会长)

国史、方志和谱牒,对应于国家、地方和家族三个由大到小的社会单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文献类型,江苏籍的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甚至以方志和谱牒为“我国史学领域尚待开发的两座金矿”。其中数以万计的地方志,就是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的区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历史贡献于世界的独一无二的文献体裁。

江苏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注重乡邦文献的保存、方志谱牒之编纂,传统延续,文脉千年,现存本地各级历代方志,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堪称方志重镇。今兹《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印行,也走在全国方志文献整理出版的前沿,是新时代重要的文化盛事,意义非凡。

首先,它体现了保护乡邦资料的政府担当。江苏现存方志虽然居全国前列,但随着历史的推移,散佚之众,也非常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地方各种志书约1200种,而今日流传700余种,孤本、残本也保存维艰。江苏省政府居安思危,不避艰难,于十多年前即毅然启动《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编纂整理工程,锱铢积累,终于使得全省各种现存方志从全国各地荟萃其间,既为当代学者从事区域史研究提供了便利,也使得乡邦资料化身千万,流传后世,成为造福千秋的“名山”事业。地方政府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在这一项不汲汲于功利的古籍整理工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二,它体现了整理方志文献的学术担当。古籍整理是历史文献学的重要内容,江苏方志文献丰富的数量,恰恰也与后世整理的难度系数成正比。许多方志往往孤本单传,散藏各处,征集困难。《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编纂工作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具体实施,他们充分依靠各地收藏单位和出版单位凤凰出版社的支持,并借力高校专家,共同从事此项工作,在文献征集、版本选配、装帧设计等方面,奉献了心力。这一集成式的文献影印,也做足了前期的研究工作:在每一区域地方的府州县方志之前,有一篇本地方志发展简史;在每一种方志之前,又有一篇精审的提要。多达85万页的文献,均经专家学者的细读,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成为古代方志文献传承的当代学术护航。整理与研究的相得益彰,保障了《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立足于当代出版业的学术品位。

孟彦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一部好的地方志,就是一部地方的“正史”,举凡该地的沿革、物产、风俗、人物等,一应俱有。可以说,了解一地的历史文化,最简便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就是阅读该地的方志。同时,方志中的艺文、金石等志,还收集了该地文人名士的一些重要文章或出土的碑志文字,这又成为后人辑考文献的渊薮,比如《全元文》就从方志中辑出了大量未收入文集的元人文章。事实上,方志已经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在明清史的研究中,它的重要性,可以跟档案、文书相提并论。

就方志的修纂而言,各地的方志数量、质量很不平衡。有些偏远之地,方志数量少、份量轻,而且续修间隔较长,能为研究该地历史提供的材料就较少;相反,人文渊薮之地、社会经济发达之区,参与修志者常常是名家硕学之士,对方志修纂有着高度的自觉,方志的体例完善,重修、续纂十分频繁,这样的方志一般质量高、份量重、数量多,为研究者提供的材料也就格外丰富。江苏省的地方志,正是后一类的典型。今天的江苏省,自唐后期以来,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量大且质高的方志,为我们全方位研究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事实上,明清江南地方史的研究,也正是得益于这些方志。江苏早在十年前即规划启动《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编纂整理项目,足见江苏省政府高瞻远瞩、气魄宏伟,地方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方志在刊印流传上,往往数量较少,这为研究者的阅读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就常常听到研究明清史的老师们讲过他们寻找、阅读方志的困难和艰辛,甚至常常要跑到方志所修之地,住一个不短的时期,方得查读。后来,台湾成文、江苏古籍和上海书店等出版社都曾大规模影印过方志,也有不少出版社以收藏单位为主影印过方志,但像目前这样,集中影印出版一省的方志,真是功德无量。这非常符合我们阅读、使用方志的规律和习惯。一地的方志,往往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续修。续修时,一方面是增补内容,另一方面也会保留原有的资料。但对研究者来说,后志所抄前志的内容,就是转录,就成为二手材料;前代的内容,研究时往往仍然需要引用前志。并不是说,后出的内容更多、涵盖面更广的方志,就可以完全取代前志或旧志。像目前这样,将一地的前后志一并影印出版,是必要的,为学界利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这样一部以省为单位的集成式的方志丛书的出版,为学术界利用方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当地民众了解、研究自己家乡的历史提供了容易获取的很多素材,功德无量。我们还有两个期待,一是希望能以“江苏旧志综录或提要”这类名义,将每部方志前的介绍或提要抽出来,适当增加该府或该县方志的编纂史等,单独出版,以利于大家的查询和利用;同时,鉴于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过《中国地方志集成》,而且现存江苏省的方志又占到全国现存方志的十分之一,是不是可以由凤凰出版社出面,在此基础上,逐渐增补,建立一个全国方志的电子数据库,为大家阅读、利用全国的方志提供一个平台?

张廷银(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地方志不仅是一种历史文献,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和文化语境的再现。其中地方官员和地方乡绅在维护国家统一及政策统一前提下,协调融通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实现地方治理的最佳效益,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比如,国家从维护政治统一、思想统一的角度,对地方民间的佛寺道观、堂坛庙宇等设置,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以防止祭祀泛滥和信仰无序。但佛寺道观和堂坛庙宇,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向善、树立正气的作用,彻底杜绝则必然会出现真空状况,反而不利于思想的统一。于是,一些地方官和当地乡绅一起,非常智慧地实施了许多既不违背国家意志同时又可以满足民众需求的措施。又比如,国家经常发布告示,禁止民间演出戏曲尤其是夜戏,理由是会引起谈情幽会等有伤风化的现象。但与此相对,民间对戏曲却有某种程度的赞成和期待。他们觉得戏曲首先有警示的作用,比如看了《铡美案》,很多男子就不敢轻易抛妻遗子了。他们也认为,戏曲其实还有很重要的引导风气的作用,青年男女借观戏之机谈情幽会固然要引起正统人士的不满,但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多余精力去干抢劫偷盗赌博吸毒等影响更坏的事情了,相比而言,利处比弊端更多。这样,地方官员们也往往从当地实际出发,很务实地做出许多变通来。地方官员和地方乡绅的这一些做法,一般不会出现在他们向上级的呈文中,但却会在地方志中得到保存记载。

因此,我们今天要去了解传统社会地方治理的真实情形,地方志就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凤凰出版社将现存历代江苏方志汇集《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出版,对于江苏今天实现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无疑都有很深远的意义,对全国也大有参考的价值。

猜你喜欢

历代方志江苏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江苏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