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牙周病学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16李柠毕小成田浩洋宋爱梅
李柠 毕小成 田浩洋 宋爱梅
在传统的牙周病学实验教学中,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在模型上操作为主,然而,在期末考核时,我们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的掌握并不理想,学习积极性也不够高,即使当节课掌握较好的学生,一个学期后也会有所遗忘。因此,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操作[1],提高学习兴趣,对牙周病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是指一些经过特殊训练后,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的人[2]。自20 世纪90 年代此概念引入我国以来,亦在多个领域取得应用成果[3-5]。尤其是近几年,接诊标准化病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技能考核等多项考试中去[6-8],但将其应用到牙周病学的实验教学中鲜有报道[9-10]。因此,能否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到本科生牙周病学实验课教学中,从而提升实验课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和操作的掌握以及后期的临床实习,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作为牙周病学实验教学任课教师之一,在其他任课教师协助下,结合牙周病学实验教学特点,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8 月进行牙周病学实验课的52 名2016 级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 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上学期期末的综合平均考试成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教学方法
两组实验教学内容均以牙周病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为基础,相同章节均由相同的教师进行授课。
1.2.1 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的构建
学期自始至终,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授课、仿头模型操作等。授课过程中,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与试验组相同的临床病例,授课教师予以口头讲述并告知学生临床接诊患者的要点、处理流程、注意事项、医患沟通技巧等。
1.2.2 试验组标准化病人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构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模式构建。(1)标准化病人的准备。入选标准:①熟知牙周病学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诊疗规范等,并通过相应的考核;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一定的表演能力,能展现出临床患者的真实反应;③有灵活的时间、有充足的耐心开展教学工作。筛选后,我们挑选牙周专业的4 名青年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他们均对牙周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操作技术比较熟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表演能力,且均已通过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对标准化病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建立标准案例。以教学大纲为基础,选择慢性龈炎、慢性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临床常见病例,完善案例库剧本及相关检查资料。课前对标准化病人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使其按照剧本反复练习,熟知案例并尽可能完整地模拟同一病情,保证自身状态与真实患者接近。(3)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实施。试验组学生在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在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口腔卫生宣教等多个章节将标准化病人引入课堂,每次对上述某一常见临床案例进行模拟,让学生对标准化病人进行病情和病史询问、听取标准化病人主诉、模拟临床检查和处理等,并由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分组讨论标准化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临床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讨论后教师对该案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较复杂的临床案例中提取主要问题,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进行补充纠正,归纳总结。
1.3 教学效果评价
对本研究的评价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部分。学期末,同时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作为客观评价。理论考试采用30 分制,通过雨课堂进行限时线上考试,采用同一套试卷。实践考核仍由招募的4 名青年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考前对4 名教师培训同一案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 名标准化病人,每位学生完成对标准化病人的病史采集、临床检查等后均独立进行考核答题。考核完毕后由同一教师进行阅卷,统一评分标准。另外,以腾讯问卷星的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作为主观评价。问卷内容涉及:是否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如何、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否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是否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分别录入统计软件SPSS 28.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描述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采用例(%)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绩对比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的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的成绩比较(分,)
2.2 问卷调查结果
采用腾讯问卷星进行独立匿名作答,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2 份,问卷有效率100%。试验组学生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接受度较高(96.15%),同时对教学方法更加满意(P<0.05)。试验组有更多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对理论知识掌握、自身能力提高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帮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方法对未来的帮助等方面,虽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总体比例较高。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牙周病学是一门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和临床操作的实践性结合非常强的学科。而其实验课的教学则旨在使学生掌握牙周病治疗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牙周病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疾病的正确诊疗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清晰的临床诊疗思维和较高的临床操作能力[9],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临床操作的基础,临床实践反过来又可以夯实理论知识[11]。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习惯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12-13],虽然在实验课上进行了短时间的模型操作或在临床诊室内进行了短时间的见习,但这种教学模式仍然比较脱离临床,无法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病例有机结合起来[14],难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紧张的医患关系、较大的考研压力使得学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机会和时间难以满足需要。在保证理论知识扎实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培养高素质全面型人才一直是医学教育研究的重点[13],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自从1964 年美国的Barrows 教授提出“医学教育中的模拟病人”以来,标准化病人已在欧美等许多西方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15]。标准化病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病例[14],适用于医学生和初级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1]。本教学研究中,作者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到牙周病学本科阶段的实验教学中,增加了临床病例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提前接触较为真实的病人,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养较为完善的临床思维和较为规范化的诊疗程序[16],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这种仿真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下,既能模拟临床环境,又不必担心发生医患纠纷[6],学生可以放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10]。同时标准化病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标准化病人身上实践,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从研究结果来看,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还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15,17],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接受度、满意度较高,学生也感觉到自身临床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可以将书本上“冷冰冰”的知识应用于“活生生”的患者身上[18]。但是成绩的提高只是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表现[19],后续仍需追踪调查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是否有更长久的影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20],活跃课堂教学氛围[18]。学生可以在接诊标准化病人时进行有效的临床对话,在小组讨论中畅所欲言,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21-22]。同时教学过程允许学生犯错误[23],授课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17],在错误中不断学习、改进提高。
该研究尚有若干不足之处。(1)标准化病人可分为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P)和非学生标准化病人。关于SP 的招募和培养,在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学生标准化病人较为常见,非学生标准化病人则以社会招募人员较为多见[17,23],亦有采用在职专业人员作为SP 的报道[14]。经过入选标准筛选和多方面因素比较,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离校、社会人员情况复杂等诸多因素[24-25],本研究最终采用我科在职医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相比于学生SP 和社会SP 更为固定[14],可以减少培训难度、成本和时间[15]。但标准化病人只能接近真实患者状态,与之仍有差距[7],如何更为有效地正确运用标准化病人仍有待于在后续研究中继续完善。另外,少数学生可能面对教师标准化病人时会出现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能力的发挥[15]。(2)本教学改革研究仅在一个教学班级中进行,样本量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后续将完善案例库建设并扩大开展范围,以期获得更好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认为在牙周病学本科教学实验中引入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短期内有利于提高理论和操作成绩,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当今时代医学教育方式趋向于多样化,我们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深入研究,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探索适合于牙周病学实验教学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