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稀薄
2022-04-16陈嘉映
杂文选刊 2022年3期
陈嘉映
我们是可以区分哪些事是我们不得不做,哪些事是我们乐意做的,但是这种区分挺有限的。比如说带孩子,换尿布不爱干,逗孩子笑爱干。但你不给孩子换尿布,逗孩子玩就没那么快乐。
好玩的事情怎么跟有点儿苦、有点儿累的事情连在一起?我们并不太清楚,但我们大致知道,你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辛苦,你跟他的相处就会有一些不同的品质。等到把不爱干的事情都交给机器人以后,剩下的爱干的事情的性质也会改变,你作为一个人的品质总体上也会改变。
我们劳作得很辛苦,难免有时会希望别人做这些工作,我们来享受劳动成果。不过,如伯纳德·威廉斯指出的,人并不是只要享受的生物,我们不仅希望获得结果,也希望这些结果是亲力亲为的。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劳动与享受割裂开来,劳动由机器完成,人单单享受结果,人的定义就改变了。
我们实际上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集中到结果这一端。我们住在楼房里,不知道楼房是怎样盖起来的;打开餐盒,里面是大米饭,但我们没见过水稻长在地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过各种屏幕看到海底世界、太空、非洲的动物、世界各地的骚乱,但没有哪件事情是我们亲历的,没有哪样东西是我们亲力亲为的结果。不断进步的技术把人类劳动一项一项地接过去了,我们不必经历劳动的艰辛就能够享受劳动的成果,这让技术乐观主义者欢欣鼓舞——技术把苦活儿、累活兒、难活儿、都干了,我们享受成果,有何不好?但事情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我们只享受结果,不再能感知产生结果的过程,我们的感受也变得越来越薄。
【原载《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