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鳖“黄金鳖”的繁育制种及稚、幼鳖培育技术要点

2022-04-16高倩杨硕葛京乔艳珍王圆圆管越强张耀红

河北渔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繁育培育

高倩 杨硕 葛京 乔艳珍 王圆圆 管越强 张耀红

摘 要:2018—2021年试验探索了中华鳖“永章黄金鳖”在繁殖制种、养殖环境方面的特定要求,总结出技术要点:采用半拱形日光鳖棚提高温度、延长生长期;提高晒台面积比例;鳖巢的设置比例提高到池鳖数量的5%~10%;亲鳖雌雄比例(5~7)∶1、放养密度1.5~2.5只/m2;稚鳖培育过程中采用微生态制剂调水等措施防控蓝藻。结果表明,培育稚鳖一级率达到86.2%,单位利润提高22元/平米,单位产值提高115元/平米。

关键词: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育;稚鳖;培育

中华鳖“永章黄金鳖”(以下简称“黄金鳖”),是2018年国家审定推广的新品种[1],也是河北省自主选育的第一个水产新品种。黄金鳖体色金黄、营养丰富,兼具食用、观赏价值,特别是其寓意深刻,再加上观赏龟鳖的稀有性,一经问世就成为水族玩家的新宠。

黄金鳖作为新品种,优良的品相是其最大的特点和卖点,因而这也决定了它在繁殖制种、养殖环境方面的特定要求。笔者在多年的选育过程中,探索出了许多新方法,积累了大量详实的一手数据。现将黄金鳖繁育制种及稚、幼鳖培育技术中和普通中华鳖有差异或独特的环节总结如下。

1 设施

1.1 养殖鳖棚及配套

基于保定地区冬季的日照角度、时长以及冬季平均气温,并结合多年实践和黄金鳖的观赏市场特点,采用半拱形日光鳖棚,东西侧墙厚度45~50 cm,北面主体墙厚度55~60 cm[2]。这样的鳖棚,即使在隆冬季节,棚温也在4 ℃左右。在没有加热辅助的情况下,亲鳖、稚(幼)鳖能够在3月中下旬苏醒,4月10—15号正常进食,亲鳖可提前20多天产卵;8月份孵出的稚鳖在当年能长到10 g以上,稚鳖的越冬成活率可显著提升至90%以上。如果再配备空气能加热系统或地源热泵加热系统,在早春、暮秋初冬配合使用,可延长稚幼鳖生长期近3个月。另一方面,观赏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规格是25~100 g,这样的鳖棚在翌年的7月底之前即在稚鳖大批孵化出来后基本上能全部养成,也便于鳖场安排生产。

1.2 晒台及设置

晒盖是鳖的生理需求。长期暗温室养殖不晒盖的黄金鳖,会出现颜色暗沉、表皮无光泽的情况,直接影响观赏性。为避免晒台面积过小、黄金鳖为抢地盘出现的撕咬情况,晒台面积比例要大于普通鳖养殖。通过对照试验,晒台面积为养殖水面的2.5%~3.5%就可以满足黄金鳖的晒盖需要[3]。对采用水上贴饼子投喂方式的,可以将食台兼做晒台。食台入水角度在25°~35°为好,方便鳖攀爬。

1.3 鳖巢敷设

设置鳖巢是中华鳖集约化养殖的必要手段,合理的鳖巢设置密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鳖的争斗、撕咬,减少外伤及因外伤引起的细菌感染;另一方面垂直悬挂入水的鳖巢可以使平面养殖变成立体养殖,提高单位水体养殖产量。考虑到黄金鳖对品相的严格要求,开展了鳖巢设置比列对黄金鳖品相影响的试验(试验情况见表1)。结合试验中黄金鳖稚幼鳖的优质率情况,将鳖巢的设置比例提高到池鳖数量的5%~10%。另外,最近几年,采用不易腐烂的芦苇等水生植物平铺在水面,用做稚鳖的鳖巢、晒台效果更好,稚鳖没有出现咬伤情况,且几天后,芦苇等长出新的枝杈、嫩芽,还能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可谓一举数得。故稚鳖阶段可优先选择这类水生植物做鳖巢。

2 亲鳖雌雄比例及放养密度

考虑到黄金鳖亲本资源的稀缺性,本着尽量提高鳖卵的受精率,兼顾提高鳖场繁育能力等原则,经过对比,雌雄亲鳖规格相近时,雌雄比例在(5~7)∶1、放养密度在1.5~2.5只/m2为好。而目前河北省普通中华鳖苗种场的雌雄比例一般在(7~9)∶1,亲鳖载量也高于黄金鳖30%以上,因此受精率就会出现较大波动,在75%~95%不等。近五年来黄金鳖均保持了96%以上的受精率,远高于保定、石家庄等地普通亲鳖的平均值。不同年份黄金鳖繁育基地受精率统计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雌鳖规格在0.8~1.4 kg、雄鳖规格在1~1.5 kg之间时,雌雄配比在(5~7)∶1、放养量不高于2.5只/m2时,受精率均达到96%以上。雌雄亲鳖配比较放养密度对受精率的影响更大。

3 稚鳖培育

3.1 稚鳖感官性状要求

用作普通商品养殖,只考虑苗种的纯度、健康状况就可以了。一旦作为宠物饲养,其感官上带来的享受与愉悦就尤为重要,因此根据玩家的观赏体验,将感官性状作为黄金鳖稚鳖的质量要求[2]。并在体型、裙边、背腹部颜色等方面进行了特别的规定,详见表3。

3.2 稚鳖肥水入池,一次放足

稚鳖阶段最怕感染白点病,感染后轻则体表留下疤痕,失去观赏价值,重则造成成批死亡,肥水入池能够很好地预防白点病发生。一般情况下,水色为嫩绿色、褐黄色,透明度小于35 cm时即可进行稚鳖放养。

為准确掌握稚鳖数量,避免以大(早)欺小(晚)、保证放养成活率,稚鳖放养前必须分级、计数,按设计的密度一次性放足。

稚鳖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综合考虑单池面积、抢食效果、饲喂管理等因素,放养密度在50~80只/m2为宜。

3.3 稚鳖暂养

刚出壳的稚鳖有的胚外组织还没有脱落,有的在破壳过程中被踩踏,或沾染其他稚鳖胚盘等杂物,尽管在孵化时淘汰了小规格的鳖卵,但仍然有少量的稚鳖规格偏小或畸形,或不符合稚鳖选育标准,剔除这些不符合标准的次苗,将优质健康稚鳖收入光滑的容器中,加水8~10 cm,加入维生素C(50~100 mg/L)、维生素B12(50~100 mg/L)浸泡、暂养,提高鳖的活力。2 d后分级(按规格)、计数入稚鳖池进行养殖。实践证明:暂养是提高黄金鳖苗种生产成活率的必要环节。

3.4 稚鳖的饲喂、管理

稚鳖贪食,很容易因吃得过多造成积食或引发肠道疾病,所以要尽早诱食形成抢食习惯,以便于准确判定吃食情况,控制好投饲量;同时为了尽早建立良好的肠道菌群,正常吃食后在饲料中添加酵母菌、乳酸杆菌、纳豆菌等微生态制剂,还可添加适量南瓜、胡萝卜、甘蓝等菜蔬,体色光泽度更好。日投喂2~3次,日投喂配合饲料量(以干粉计)为鳖体重的3%~3.5%,10月后,逐步降为1%,水温降至18 ℃时,停止投喂。之后连续分多次换水、加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池水的1/4~1/5,直至水色通透,透明度在40 cm左右、水深80~90 cm左右时即可。

4 鳖病预防

4.1 免疫预防

为避免因越冬期间体能下降,免疫力降低而造成的病害及应激反应,稚、幼鳖在越冬停食前、春季开食后的两个阶段,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及黄芪类免疫增强剂,连喂15~20 d[3]。

4.2 蓝藻防控

蓝藻爆发产生的蓝藻毒素会造成黄金鳖表皮组织受损,进而褪去光泽,失去观赏价值。因此蓝藻防控是稚幼鳖养殖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环。

微生态制剂调水是最方便、有效、安全的防控方法。每周泼洒芽孢杆菌,乳酸菌或高菌EM粉等降解池塘水体中的过多有机质,每15 d换水1次,换水量依藻类密度调整,一般控制在5~15 cm,换水后及时补充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4]。6—8月,每10 d换水1次,加大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量,维持优良的菌相。

此外,蓝藻喜欢强光,换水可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边加水边排水,使富含藻类的表层水在溢水口溢出,利用这种物理方法可辅助移除部分蓝藻,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3]。

5 繁育结果

2018—2021年,黄金鳖繁育生产基地近四年的亲鳖平均产卵量56.5枚/只,平均受精率96.4%;蓝藻得到控制,稚鳖一级率达到86.2%,单位利润提高22元/m2,单位产值提高115元/m2。

参考文献:

[1] 王建波,高勇,韩枫,等.2019年水产新品种推广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112-124.

[2] 张跃红,管越强,高倩,等.日光导入式中华鳖温室大棚养殖装置:201921925541.X[P].2020-07-28.

[3] 葛京,管越强,张耀红,等.DB1306/T187-2021中华鳖“永章黄金鳖”养殖技术规程[S].保定: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5.

[4] 张耀红,管越强,葛京,等.DB1306/T188-2021中华鳖“永章黄金鳖”繁育制种技术规程[S].保定: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3.

(收稿日期:2022-02-14)

猜你喜欢

繁育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蕙兰的繁育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探讨
郁金香子球繁育成商品种球的研究
桂中地区“双高”甘蔗示范繁育与产业化推广
虫虫攻略之“枯叶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