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必要性研究

2022-04-16赵富森

消防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必要性

赵富森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必要性研究,提出了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是应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需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带来安全隐患的复杂性,迫切需要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新冠疫情的全球突发,催生公众的安全和健康需求;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是打造我國经济新的增长极的需要。最后提出安全应急产业对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要以满足社会和人民需求为根本使命。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要紧密围绕公共安全需要,服务国家安全观,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提升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应急管理;应急产业;防灾减灾;必要性

安全应急产业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和支持。为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对安全的需要,2005年4月17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立了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专项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3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华建敏同志在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应急产业。”世界各国对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有不同的解释。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安全产业主要是指与国土安全、社会安全、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有关安全的产品、技术、装备生产制造和服务。在发展中国家,安全产业是指服务于生产安全、社会稳定、职业健康、减灾救灾等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装备和服务。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安全产业”的概念,要求“把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设备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作为安全产业加以培育。”2014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把“应急产业”定义为:“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2018年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财政部、科技部共同发出《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安全产业定义为:“安全产业是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动提供专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

以上表明,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所涵盖的范围基本一致,都是围绕着事故的全生命周期,实施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和救援的产品。综合以上内容,我们把安全应急产业定义为: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等为目的,为保障公众安心安全生活、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和谐稳定运行,提供相关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一、对安全的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7.8%,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31.2%和11%,消费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本该高朋满座的餐馆、人头攒动的景区大门紧锁,全社会消费大幅度下降,导致我国一季度GDP下滑6.8%,可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之强。

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按照世界银行2020年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高于12535美元的为高收入国家。按照世界银行Atlas方法,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0410美元,这就意味着2019年至2025年期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只要达到3.1%就可以实现2020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门槛。因此,即使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到2025年我国进入高收入水平也是大概率事件。收入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是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首次低于30%,2018、2019年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分别为28.4%和28.2%。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的为富裕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以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物质性消费为主的结构,逐渐向服务性消费升级,消费更加多样性,健康、养老、旅游、教育等需求攀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关于需要结构的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其中对安全的需要包括对稳定、安全、受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等。五种需要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与该国经济、科技、文化和民众受教育水平直接相关。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其中安全需要指的是满足民众对“安全”的要求。从市场的角度而言,注重安全就是消费者关注社会产品和服务对身体的影响,健康也属于安全需要的范畴。随着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对安全健康的需求也同样相应会有增加,由丁香医生联合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共同完成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公众对健康的要求也愈来愈重视。“健康”这一选项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高达9.6分(满分10分),96%的公众表示自己存在健康相关的问题。对安全的关注度虽然还没有可供引用的调查报告,但是每一次事故、事件的发生都让公众对安全格外关注,比如2020年的黎巴嫩贝鲁特大爆炸、“8·12”天津港爆炸、“3·21”江苏响水化工企业爆炸、“3·7”泉州欣佳酒店重大坍塌事故等。每次事件发生,都会成为当时的舆情焦点,令公众格外关注,都会掀起民众对个人安全问题的拷问,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公众对安全有着很强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我国现阶段已进入对安全具有极强需求的阶段,因此,安全应急产品和服务将进入民众自觉关注和消费的社会发展阶段。

二、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是应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需要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西南地区的地震和地质灾害、东南沿海的台风等气象灾害、长江流域夏季的洪涝等灾害频发。由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2020年,我国主汛期南方地区遭遇1998年以来最重汛情,直接经济损失3701.5亿元。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全省平均过程降雨量223毫米,有285个站超过500毫米;有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其中,郑州、新密、嵩山站均超其历史日极值1倍以上,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20日16~17时,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有记录以来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多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郑州、新乡、鹤壁等多地遭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灾害损失重、社会关注度高。灾害造成全省16市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紧急转移安置149万人;倒塌房屋3.9万间,严重损坏17.1万间,一般损坏61.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73.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

2012年3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热浪、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一些地区呈显著增加趋势。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显示,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极端性增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1961年至2019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平均年降水日数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年累计暴雨日数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8%。

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每年出现灰霾的天数都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地表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内涝的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水汽对流运动,相同情况下城市雨量不仅比郊区多,而且暴雨频次也高于郊区,从而产生了城市“雨岛效应”。中国城市的不透水地表面积约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长,钢筋水泥构成的不透水地表让雨水很难通过地面渗透,而湖泊、绿地、池塘、农田和湿地等水生生态系统的减少,使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也随之降低,内涝的问题只能更多地通过人工排水系统解决。提升城市灾害监测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这是非常现实的需要。应急管理部门正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集中治理城市内涝、地质灾害、火灾等问题,提升应急管理“硬实力”非常重要,服务于政府的公共安全治理将成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政府在基础设施防灾安全设备上的财政投入将逐年加大,在未来新基建计划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安全应急产业将大有作为,市场需求才刚刚开始启动。

三、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带来安全隐患的复杂性,迫切需要发展安全应急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2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以上,8000多万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效显著。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7.35%。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用火用电用气不断增加,致灾因素也随之增加。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带来新隐患增多,各类潜在危险源增多,防控难度变大,很多事故存在“外溢”现象,各种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带来了巨大的公共安全压力。例如,北京“11·18”火灾事故(19人死亡,8人受伤),“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36人死亡,49人受伤),“8·12”天津港爆炸(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3·21”江苏响水化工企业爆炸(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这一系列“灰犀牛”性质的突发安全事件,呈现出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和突发性、复杂性等特点,反映了城镇化速度加快给城市本身必然帶来的高风险和脆弱性凸显。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致灾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因此,作为为城市公共安全和韧性建设提供保障条件的应急安全产业,一定要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四、新冠疫情催生公众的安全和健康需求

新冠疫情催生公众对安全和健康的需求。澎湃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相关学者联合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消费行为调研。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对身体安全与健康需求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升,80%以上的消费者都增加了防护用品的消费,防护消费和提高免疫力的健康消费成为最凸显的刚性消费。调查显示,相较于疫情之前的消费习惯,消费者预期在疫情结束后会增加对健康、保险类消费的支出。新冠疫情也将影响人们今后的生活方式,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加强个人防护会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和风尚,将会增加安全和健康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需求,面对“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配备个人和家庭避险产品会逐渐成为共识,这些都将成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重点。人是消费的主体,而目前安全应急的个人消费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安全应急产品需求侧的消费需求值得期待。

五、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是打造经济新的增长极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应急产业不仅能够满足公众对安全的需求,同时也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众对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对应急产品研发和生产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催生了应急、消防、安防、反恐、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专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6年至2020年我国应急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01万亿至1.24万亿元。

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应着力扩大内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安全应急产品和服务提出了较高要求,也为安全应急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安全应急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的特点,发展安全应急产业,一方面,要着力发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实现安全应急产品和服务向专业化方向转变,从而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增强新的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要紧密围绕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战需要和公众需求,推动安全应急产业的社会化发展,拓展安全应急产业市场,扩大社会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以及我国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实体经济遇到很多困难。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双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不少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不足,企业产能利用率低、扩张意愿不强。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首次提出要“更为安全的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将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类要素交织,影响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急迫和重要。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危机中也将孕育新机,对安全应急产业是一个发展的新机遇。

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方面,在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方面同样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安全应急产业成为“顶天立地”的事业,所谓“顶天”是指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安全应急产业对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立地”是指安全应急产业惠及民生,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要以满足社会和人民需求为根本使命。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要紧密围绕公共安全需要,服务国家安全观,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提升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閃淳昌.建设安全韧性城市[J].安全,2018(09):1-2.

[2]陈倩云,余弘婧,高学睿,等.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01):55-63.

[3]刘南江,费伟.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分析[J].中国减灾,2019(05):14-17.

[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J].劳动保护,2020(08):86-87.

[5]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全国灾情月报2006年6月[J].中国减灾,2006(08):51-59.

[6]王建光.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3):80-85.

[7]李志华,郑君.安全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J].劳动保护,2018(10):12-16.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必要性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